15(第2/3页)
夏日时节,巴黎的天空湛蓝而炽热,她闻着上等面包和黑烟草的香味。受到观察的感觉已经消退,她从地铁站走向帕科留下的地址。圣奥诺雷郊区街。地址有点眼熟。一家画廊,她心想。
对。罗伯茨画廊。主人是一位美国人,他在纽约还经营着三家画廊。昂贵,但已经不太走红。帕科在一幅巨大的画板下等她,画板上凹凸不平地刷了一层清漆,底下是几百张方形小照片,都是火车站或巴士终点站那种老式机器拍摄的,照片里千篇一律全是年轻女性。她不由自主地去看艺术家的名字和作品标题:《请在死者名录里阅读我们》。
“你大概能理解这种东西。”西班牙人皱着眉头说。他身穿巴黎商人样式的昂贵蓝色正装和白色罗纹布衬衫,打着非常有英国气质的领带,多半来自夏尔凡。他不再像个侍者了。他斜背着一个意大利品牌的压纹橡胶包。
“什么意思?”她问。
“死者名录,”帕科朝画板点点头,“你以前买卖的就是这种东西。”
“你有哪儿不明白吗?”
“有时候我觉得这个——这种文化——完全是个骗局,是个诡计。我从小到大一直在侍奉主人,伪装成各种样子,你明白吗?我的工作并不缺少满足,有许多胜利的时刻。可是,只要他交给我的任务与艺术有关,我就没有过半点满足的感觉。主人他很有钱,这个世界充满了无比美丽的物品。然而主人他追求的……”他耸耸肩。
“那么,你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她对帕科微笑,“为什么选择这家画廊见面?”
“主人的代理人在这里买到了其中一个盒子。你没有读我们在布鲁塞尔给你的历史记录吗?”
“没有,”她答道,“那会干扰我的直觉。维瑞克阁下花钱买的就是我的直觉。”
帕科挑起眉毛,“我介绍你认识画廊的管理人皮卡德。他也许能帮你发挥你的直觉。”
他领着玛丽穿过前厅,进了一道门。一个粗壮的法国人戴着话筒正在打电话,他头发灰白,身穿皱巴巴的灯芯绒正装。她在电话屏幕上看见了分成几栏的文字和数字。纽约市场的今日报价。
“啊哈,”男人说,“埃斯泰贝斯。不好意思,稍等片刻。”他抱歉地笑了笑,继续打电话。玛丽看着报价的数字。波洛克又下跌了。
艺术的这个方面恐怕是她最难以理解的地方了。皮卡德——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叫皮卡德——正在和纽约的交易员交谈,安排购买某位艺术家的一定数量“点”的作品。一个“点”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意思,取决于所涉及的媒介,但几乎能够肯定的是皮卡德永远也见不到他购买的作品。假如那位艺术家备受尊崇,那么真迹多半被装箱保存在保险库里,谁也看不到那些作品。几天或几年以后,皮卡德会拿起同一个电话,命令交易员卖出。
玛丽以前的画廊买卖的是真迹。钱相对而言没那么可观,但自有它发自肺腑的吸引力。另外,你永远有可能撞上大运。当初阿兰安排那幅科内尔赝品浮出水面,诡称是了不起的意外发现,她也曾说服自己说你撞了大运。科内尔在交易所拥有单独的位置,他的“点”非常值钱。
“皮卡德,”帕科说,像是在对仆役说话,“这位是玛丽・克鲁什霍娃。主人请她参与匿名盒子的事情。她想请教你几个问题。”
“太好了。”皮卡德笑得热情洋溢,但她好像在那双棕眼里瞥见了一丝火花。十有八九,他把这个名字联系上了最近的一起交易丑闻。
“据我所知,你的画廊经手了那次交易,能说说具体情况吗?”
“好,”皮卡德说,“我们在我们纽约的画廊展出那件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竞价。我们决定让它也在巴黎露露脸,但是——”他笑得分外灿烂,“你的雇主做了个非常有价值的决定。埃斯泰贝斯,维瑞克阁下最近可好?有几个星期没见过他了……”
玛丽扭头看了帕科一眼,但他黝黑的面颊不为所动,完全在控制之下。
“要我说,主人很好。”他答道。
“那就好极了。”皮卡德似乎有点过于热情,他转向玛丽,“一位了不起的绅士。传奇人物。伟大的艺术支持者。伟大的学者。”
玛丽似乎听见帕科在叹气。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纽约分部是从何处得到那件作品的?”
皮卡德的表情垮了下来。他看看帕科,又看着玛丽说:“你不知道?他们没有告诉你?”
“你不能告诉我吗?”
“不行,”皮卡德说,“非常抱歉,但我做不到。你要明白,因为我们不知道。”
玛丽瞪着他,“不好意思,但我觉得这好像不太可能……”
“皮卡德,她没有读过报告。你就告诉他吧。亲耳听你告诉她,能帮她发挥直觉。”
皮卡德好奇地看了帕科一眼,随即恢复镇定。“当然,”他说,“乐意之至……”
“你认为是真的吗?”她问帕科,两人走出画廊,踏上夏日阳光下的圣奥诺雷郊区街。人群里挤满了日本游客。
“我亲自去过蔓城,”帕科说,“询问过全部与此有关的人。罗伯茨没有留下购买记录,不过通常来说,艺术品交易商都是这种偷偷摸摸的角色。”
“而他确实死于意外?”
帕科戴上保时捷太阳镜。“这种死亡总是很意外,”他说,“我们无从得知他是何时何地、如何得到那件艺术品的。八个月前,我们在这里发现了那件艺术品,所有逆向追踪的努力都结束于罗伯茨,而罗伯茨已经死了一年多。皮卡德没有告诉你的是他们险些弄丢那件艺术品。罗伯茨把它和另外一些物品保存在他的乡间大宅,继承人认为它们只是普通的猎奇摆设,几乎跟着整幢屋子公开拍卖。有时候我真希望它就那么被卖掉。”
“另外那些物品,”她和帕科并排行走,“都是什么东西?”
帕科微笑道:“你以为我们没有一一追查吗?我们当然查了。它们是——”他皱起眉头,强调自己在拼命回忆——“‘一些不甚出众的当代民间艺术品。’”
“大家知道罗伯茨对这类物品感兴趣吗?”
“不知道,”帕科答道,“但他去世前一年左右,我们得知他申请加入巴黎的非主流艺术协会,还允诺成为汉堡艾施曼收藏馆的赞助人。”
玛丽点点头。艾施曼收藏馆只收藏精神病患者的作品。
“我们有理由相信,”帕科扶住她的胳膊肘,领着她转弯拐进一条小街,“他并没有计划使用这两家机构的资源,除非他雇佣了中间人,但我们认为这个也不太可能。主人雇佣了几十位学者阅览这两家机构的全部档案,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