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页)

“爹、娘,瞻基身为侄子,本应每天都该来看望二弟。”朱高炽果然帮朱高煦说好话,“你们就让瞻基每天来看看二弟,陪陪二弟说说话。”朱高炽身为兄长,于情于理都应该帮受伤的弟弟说话。

朱棣看了看可怜巴巴的二儿子,没有急着答应,而是问怀中的孙子:“瞻基,你愿不愿意每天来看二叔,陪他说话?”

朱高煦忽然想到什么,忙说道:“瞻基,二叔会给你金豆子。”

一听有金豆子,朱瞻基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愿意,我愿意每天都来看二叔。”只是每天都来看二叔,陪他说说话就有金豆子,这买卖太划算了。他一万个愿意。

朱棣被孙子这副财迷的小模样逗笑了:“我们瞻基真懂事。”说完,他就瞪向朱高煦,“还不谢谢瞻基。”

让他一个长辈谢谢一个一岁不到的晚辈,朱高煦觉得很没有面子,心里也非常不情愿,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能乖乖地听朱棣的话向朱瞻基道谢:“瞻基,二叔谢谢你啊。”

“二叔,不客气。”虽然二叔的语气听起来有些不情不愿,但是看在金豆子的份上,他不介意。

朱高煦:“……”心里好气,但是只能忍着。

朱棣见不得二儿子这幅苍白虚弱的模样,“行了,你好好休息,我们走了。”说完,就抱起朱瞻基往外走。

朱瞻基对朱高煦挥了挥小手:“二叔,我明天再来看你。”

从现在起,朱高煦在朱瞻基的眼中就是金豆子。

“二叔等你。”

韦氏把朱棣他们送到门口,随后才返回朱高煦的房间。

“二殿下,你之前不是不愿让瞻基来看你吗?”韦氏之前跟朱高煦提过这事,但是被朱高煦拒绝了。她刚刚也是擅自做主提出来的,没想到朱高煦竟然答应了。

朱高煦嘴硬地说道:“我就是看看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是不是那么神。如果他来看我,不能让我快点好起来,就说明他没有那么神,爹娘他们全部都错了。”

“原来是这样啊。”韦氏觉得朱高煦这么想很对,“还是殿下聪明。”

朱高煦得意地说道:“本王一向聪明。”

朱棣他们又去看了下朱高燧。

朱高燧没有什么大碍,就是累到了,好好休息几天就会好。

看完朱高燧,宁王他们一家人就回自己的院子休息。朱盘烒舍不得离开朱瞻基,硬生生地被他娘抱走的。

朱瞻基回到他爷爷和奶奶的院子没多久,就在朱棣的怀里睡着了。

朱棣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睡着的孙子,这才起身离开去找燕王妃。昨晚太晚,有很多话来不及说。

“王妃,十七弟他们一家人住在府里,要劳烦你多照顾了。”

燕王妃嗔怪地看了一眼朱棣:“王爷,你我夫妻之间不需要说劳烦。”

“好,不说。”

“王爷,十七弟他们真心的?”

“一开始不愿意,不过现在是真心的。”朱棣知道燕王妃在担忧什么,宽慰她道,“十七弟他们不会做什么。”

燕王妃闻言,心里便放心了:“那就好。”她的话刚落音,想到用午膳时,宁王说的那番话,“王爷,你跟十七弟说了瞻基能梦到父皇他们一事?”

“不说这件事情,十七可不会心甘情愿地跟着我。”朱棣说着,轻叹了一口气,“当年,爹走的时候,我们兄弟都没有见到爹的最后一面,十七想在梦里看看爹。”

“王爷,你就不想看到父皇和母后吗?”

“我当然想看。”说到这里,朱棣面上露出一抹苦笑,语气也有些苦涩,“但是,我现在没脸见他们。”

“王爷,说不定父皇他们并不怪你……”

燕王妃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棣打断:“允炆是爹的孙子,是大哥的儿子,他们不可能一点都不怪我。”

“王爷……”燕王妃很是心疼地叫道。

“王妃,我现在没脸见爹他们,等日后我做出一番成就再去见爹他们。”那个时候他就有底气见爹和大哥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他做皇帝比允炆做的好。

“王爷,你日后一定能做出让父皇和大哥他们骄傲的成绩。”燕王妃对朱棣充满信心。

“我一定要做到。”如果他做不到,不仅爹和大哥他们不会原谅他,就连全天下的老百姓也会唾弃他。

“王爷,你们回来过年没关系吗,南京那边不会……”

“不会,他们也要过年。”朱棣握住燕王妃的手,手指轻抚着她的手背,“等过完年,我们就要南下了,届时会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回北平了。”

“过完年,瞻基要抓周了,王爷你等不等瞻基抓周?”

“不等了,那个时候太晚了。”朱棣也想等孙子抓完周再走,但是要真的等到那个时候,南京朝廷会派人来攻打北平。再者,他们之前攻下的城池,决不能再让南京朝堂收回去。

燕王妃微微颔首:“也是。”

“王妃,上元节前,我们就会南下。”朱棣打算初十南下。那个时候,老百姓们都过完了年。而南京朝廷的人准备过上元节,届时一定会松懈,他们利用这个时机南下。

“我知道了。”燕王妃没有多说什么。

朱棣陪燕王妃说了一会儿话,就去庆寿寺找道衍,商议做法事超度一事。

在出兵过程中,朱棣的军队死伤的人数和南京朝廷大军相比,自然少了很多。这些士兵为他而死,他得为他们做些什么。再者,是他发动战争,造成不少人死亡,他该为这些在这场战争死去的无辜人超度。

朱棣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迷信又心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收买人心,让天下人知道他真的是逼不得已出兵,还让世人知道他有一个仁慈之心。

道衍赞成朱棣这么做,并且安排在过年的前一天做。

“殿下,贫僧早就为您做好了一切准备。”

朱棣笑道:“还是大师了解本王。”

“王爷有一颗仁慈之心。”道衍一脸慈悲地说道,“天下人会感激王爷的。”

朱棣摆摆手,谦虚地说道:“本王只是为了心安而已。”

“王爷,除夕那天,您带着小殿下一起来寺里祭拜那些在战场失去性命的亡灵吧。”

“本王正有这个打算。”做事当然要做全,只做一半只会让人怀疑是做戏。做全了,世人才会觉得他是真心的。

“殿下考虑的周到。”道衍拍了下朱棣的马屁后,问道,“殿下,接下来是不是打算南下?”

“本王打算初十南下。”朱棣的手指轻抚着茶盏的杯口。“金忠算了算日子,初十是好日子,适合出行。”

道衍轻点了下头说:“初十的确是个好日子。”

朱棣放下手中的茶盏,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过完年南下只怕不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