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5页)

自那日燕王府的上空在出现龙一事后,朱棣又率领大军再次离开北平府。

按照原计划,朱棣应该是再次南下,但是他却改变了路程,对外说要去攻打辽东。他这一招声东击西非常成功,直接攻下沧州。

之后,朱棣大军又先到了冠县、幸县、东阿等地。他又派人一支军队去了济宁。得知盛庸军去了东昌,他又往东昌进驻。

在他刚抵达东昌的时候,又做了一个梦,梦里与盛庸军交手打败。不仅如此,盛庸军与平安军汇合,朱棣大军不及他们,不仅惨败,还失去了张玉这个得力干将。

在梦中,东昌一战,朱棣大军损失惨重,是他发兵后输得最惨的一次。对南京朝廷来说,东昌一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军心。【选自——明成祖传】

“爷爷,看到了吗?”

朱棣脸色发白地说道:“看到了。”

朱瞻基伸手摸了摸他爷爷的脸,奶声奶气地安慰道:“爷爷放心,有我救你,你不会有事的。”

朱棣伸手紧紧抱着朱瞻基,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有你在。”

朱瞻基抬手拍了拍他爷爷的后背:“爷爷,我很喜欢张玉叔叔,我不想让他死。”

想到刚才看到张玉战死的情形,朱棣心中一阵抽痛:“爷爷不会让张玉死的。”张玉是他的左膀,他是绝不会让张玉战死的。

“我相信爷爷。”朱瞻基伸手轻轻地拍了拍朱棣的额头,软糯糯地说道,“爷爷,我去睡觉了,你也赶快睡觉吧。”

朱棣哪里还能睡得着,立马从梦中惊醒。

他回想了下梦中的情形,后背惊出一声冷汗。他决不允许梦中的情况出现。

“王爷,您怎么醒了?”马三保听到营帐里有动静,立马走了进来。

“去把张玉他们叫来,本王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马三保见朱棣脸色凝重,不敢迟疑,立马就去叫张玉和朱能他们。

没一会儿,张玉和朱能他们就过来了。

朱棣见到他们,直接把他刚才梦到的内容跟他们说了。

张玉和朱能他们听完,神色非常沉重。

“现在还没有发生,我们还来得及阻止它发生。”朱棣拧着眉头说道,“我决不允许我们这次惨败。”

“王爷,您打算怎么做?”

“离间计。”在出兵的过程中,朱棣不止一次离间敌军,而且每次都成功。”离间盛庸和李景隆,还有一个叫王度的人。”梦里,这个叫王度的人向盛庸出主意,才有了东昌大捷。

朱棣详细地跟张玉他们说了说接下来的作战计划,直到天亮才结束。

”张玉。“朱棣忽然开口叫住张玉,他神色非常严肃地说道,“本王不能失去你,明白吗?”

“王爷,臣有小殿下的护身符,一定不会像您梦中那样战死。”

“张玉,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的性命最为重要,明白吗?”朱棣不敢想失去张玉的代价,“瞻基说他很喜欢你,不希望你死。”

张玉听到这话,双眼一亮,神色有些激动地说道:“小殿下真的这么说?”

朱棣微微颔首:“瞻基让我好好保护你,不要让你死。”

“王爷,属下绝不会死!”王爷和小殿下这么看重他,他怎么能死。

“本王相信你能说到做到!”

“属下绝不会死!”

听到张玉这么说,朱棣心里就放心了大半:“下去安排吧。”

接下来,朱棣没有急着攻打盛庸军,而是使用离间计,挑拨盛庸和李景隆的关系。

李景隆这个人不仅好大喜功,还小心眼。当他得知盛庸比他厉害,他当然不服。最让他不安的是他怕盛庸会抢他的功劳。

朱棣又用离间计挑拨盛庸和王度的关系,导致王度被盛庸怀疑,他的提议不被采纳。

除了离间计,朱棣又重新安排作战计划。

等离间计成功后,朱棣大军这才攻打盛庸军。

因为在梦里提前知道盛庸军的作战,朱棣大军轻松破解,没有让盛庸军成功。

第一天,朱棣大军大胜,而盛庸大败。

第二天,两军又交战,战况非常激烈。虽然朱棣大军再次获胜,但是也死伤了不少人。不过,盛庸军损失更加惨重。

在两军交战时,张玉被敌人火器伤到胸口。好在只是伤到心脏的边缘,没有生命危险。

在朱棣的梦中,张玉就是被敌人火器命中胸口,当场毙命。

张玉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伤势严重,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对朱棣来说,张玉没死真的太好了。

“多亏了小殿下的护身符,不然臣这次真的……”张玉到现在还非常后怕。

“本王已经写信给王妃,让她再给你做一个护身符。”张玉之前一直佩戴的护身符帮他挡住了火器,护身符里的朱瞻基的胎毛烧没了。“你这段时间就在军营里好好养伤。”

“麻烦王妃了。”张玉虚弱地说道,“王爷放心,属下会好好休养的。”虽然他很想上战场,但是他现在深受重伤,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乖乖听话养伤,争取早日痊愈。

“等我们赢了,本王就派人送你回北平养伤。”在军营里养伤终究不方便,毕竟药材有限,吃的喝的也不是太好,不利于养伤。

“是,王爷。”

朱能没有多说什么,让张玉好好休息。

朱高燧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朱高煦却说了很多,还把他特意带来的人参送给了张玉。

张玉自然拒绝,但是朱棣让他收下。有了人参,张玉的伤也会好的快一些。

朱棣又跟张玉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离开。

接下来,朱棣大军和盛庸军又继续交战数日,终于在年尾的时候彻底打败盛庸军。

盛庸军大败是盛庸和铁铉,以及李景隆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原以为这次一定大胜朱棣大军,但是没想到他们惨败。

这次为了大败朱棣大军,南京朝廷可是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粮草,结果还是输了。

这个消息传回南京朝廷,对建文帝的打击非常大。

马上就要过年了,盛庸军的大败,让南京朝廷弥漫着浓浓的阴霾。

说来也奇怪,在盛庸军大败之前,南京的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不过,当盛庸军大败的消息传回来,南京的天气立马变得阴沉。

天空黑沉沉的,仿佛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架势,令人觉得非常压抑。

南京老百姓们的心头上也笼罩着阴霾。原本以为他们今年能过一个安稳的年,没想到却是一个惶恐不安的年。

东昌大捷,朱棣大军军威大振,将士们的情绪和信心也非常高涨。

朱棣没有回北平过年,而是决定南下。趁南京朝廷大军失败,乘胜追击。朱棣大军不过年,那么南京朝廷也没法安心的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