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番外(第2/3页)
范氏又只有萧景轩这一个儿子,对于他的婚事自然是要精挑细选的,甚至早就在心里有了思量,只待明年春闱后再看结果决定。
相比起来,精心培养的嫡长子若是娶一个六品知县的女儿,非但没有助益,反倒是拖累了。而且以小姑萧明锦那样的性子,范氏也不认为她的女儿能当得起未来萧家主母的位置。
常嬷嬷为自家主子不平,“老夫人年纪越大,反而是越糊涂了。”
范氏淡淡不语。
常嬷嬷又提议道:“要不要同老爷说一声,好劝阻老夫人。”
范氏摇了摇头,“老夫人年前生了场大病,现在身子还不大好,这个时候要是硬碰硬,气坏了老夫人身子,不仅老爷的官声有损,连景轩的科考功名都要受影响。而且老爷也未必不会碍于孝道,答应老夫人的要求。”
百善孝为先,若是老夫人以死相逼,老爷还真能坚持反对不成。还不如先按下来,徐徐图之。
为此范氏特意给萧明锦母女准备了离翰文斋最远的梨落院,而非萧明锦曾经的闺房,还以提前扩建修整为由堵住了婆母的口。
今天又只匆匆见了表姑娘一面,暂时看不出什么性子来,但容貌着实盛了些,细看之下五官眉骨精致,一双眼眸尤其生得漂亮,仿若含着一汪清亮的泉水,这样鲜妍又可人的姑娘,难免不会招惹什么是非。
范氏担心有个万一,又吩咐常嬷嬷,“你让人在府里盯紧点,莫让景轩和表姑娘有什么往来接触。”
常嬷嬷闻言更是下军令状般保证,不会让太太失望。
*
颜昭随后不久也见到了那位大舅舅萧廷恩,是个容貌端正儒雅的中年男人,眉眼间与母亲萧明锦依稀有两分相似,态度倒是和颜悦色的,但气质言行上,威严与谨慎兼有之。
而且大多时间也不在府里,来去匆匆,大概正是年富力强的仕途上升期。
在萧府的日子还算轻快,大多时间都是陪着外祖母说话。
萧老夫人连连道女儿瘦了,听闻颜昭在来的路上受车马颠簸,吃了不少苦,连忙吩咐人道:“快去开我的私库,取那几盒年前送来的血燕,让厨房每天给阿昭炖两盅。姑娘家就要好好补一补,打好底子,不然等嫁了人就知道苦楚了。”
底下的嬷嬷立刻应下来。
说起来这血燕还是宫里赏赐下来的贡品,不过是给靖远侯府的,论圣宠优渥,萧家官位最高也只萧大舅舅一个光禄寺少卿,还到不了御赐恩赏的地步。
年前萧老夫人不小心吹风受寒,生了一场大病,靖远侯夫人,也就是萧家的三姑奶奶送来的药材补品中就有这极品血燕。
大宁朝以孝治国,作为萧家的老太君,无论嫡庶底下的子女孝敬上来的东西都不少。
萧明锦虽不知道这血燕的来处,但也不是什么眼皮子浅扒拉亲母私房的人,立马推辞道:“她一个小姑娘,哪里值得这样的好东西,母亲还是留着自己多多享用吧。”
母亲年前生病的事,萧明锦还是后来看到娘家的书信才知道,心里十分愧疚,当时不能侍奉在母亲床前,现下也只能多关心劝慰老夫人几句,免得为自己挂忧。
萧明锦笑道:“江南水土养人,母亲不用担心我们日子过得不好。”
她这话说的也是实情,刚嫁给夫君时是少不了磕磕碰碰,还有婆母刁难,还有外放偏远之地的处处艰辛。但女儿大了之后,很快便表现出过人的早慧。不仅不需要她操心,还帮她打理账目产业,甚至连家中里里外外的事都有女儿管着,底下的管事有什么都直接和阿昭去说,所以近些年来她过得相当舒心。
不仅有闲暇与夫君谈论一下琴棋书画风花雪月,还恢复了未出嫁时的闺阁情趣,每天尝尝女儿教厨房变着花样做的新点心汤水,绣绣花看看戏曲,时不时让裁缝来做几身新衣裳,或是出去上香踏青逛庙会,日子可以说清闲无忧。
没有婆母要小心伺候,不用端着架子表现威严□□下/人,不用上下周全,也不需要重视什么规矩。
颜昭:……
所以是她表现得太能干了咯。
这些话若是写在书信里,萧老夫人肯定是不信的,认为女儿报喜不报忧,但人过得舒不舒坦,单从精神面貌容色焕发上就能看得出来。
“阿昭孝顺懂事,女婿又尊重爱护你,这也是你的福气。”
她原本也就担心女儿外孙女这些年在地方县城上吃苦受累,见过得比她预想得要好,萧老夫人总算稍放下心来。
其实就颜父多年来都没有纳妾,在子嗣这一事上没有怨言,就足以令萧老夫人好感满满了,甚至私心以为幸好是低嫁给颜父。若是嫁入高门,只这么一个女儿,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外人看着金玉锦绣,内里可能比黄莲还要苦。
情况更坏的还可能不知道哪天就传来了女儿‘暴毙’的消息,人家欢欢喜喜迎新人进门生儿子,自家有冤都难诉。
只要不受委屈,日子过得清苦些也没什么,大不了她的这些私房以后都多贴补给明锦母女俩。
颜父最初外放的是个比较偏远的县城,后来做出了政绩,三年后便换了州县,虽说职位一直是县令,没升上去,处在大宁朝的基层打转,但任职的地位越换越好,最后是江州的云泽县,有名的鱼米之乡。
这也是颜昭比较佩服颜父的地方,虽不擅于官场交际,却是个认真干实事的能吏。
就这点萧老夫人还忍不住埋怨大儿子和大儿媳,“怎么说你也是他嫡亲的妹子,也不想着拉拔一下妹夫,哪怕疏通些许关系调回京城也好,好歹还有萧家照应着。”
“我看他就是听范氏的唆摆,对自家亲戚也这么不近人情。”
当然这些话是不可能在颜昭一个姑娘家又是晚辈面前说的,在此之前萧老夫人见外孙女身上的发饰配饰太少了,甚至有些寡淡,便让人带颜昭去私库,有什么喜欢的就挑什么。
事实上是颜昭觉得佩戴这些太过繁重累赘,但在外祖母这里也不能驳了她老人家的一番好意,就听话去了。
“大嫂说的也没错,大哥在朝中做官,更需要谨慎小心些。”
萧明锦心思本就简单直率,颜父骨子里又不是那种喜欢钻营的,比较淡泊名利,她也嫁夫随夫不强求高官厚禄这事。
萧老夫人面带忧色道:“可是以女婿这官位,想给阿昭找个好人家可就难了。”
她的明锦,堂堂萧家嫡女,下嫁寒门多年来也就是个六品官家太太,等到阿昭嫁人,好点门当户对的可能也就是同等的小官人家,再差一些,难不成做个普通举人秀才娘子,甚至是嫁到满是铜臭味的商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