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要确保冤有头债有主(第2/2页)

婉儿不太明白那言语里的深意,却也问道:“师父,你也要出征了吧?”

李彦点头:“我自然是要去的,还要将留在吐蕃王城的的内卫带回来!”

婉儿想到吐蕃王赞普,神情有些古怪,想到昔日与师父出使吐蕃的经历,那是她人生的转折,自己此番不能同行了,情绪有些低落,却也懂事地道:“师父,我会为你看好家的!”

李彦露出欣慰,又看向随行的禁卫和内侍:“宫内你确实要盯紧些。”

婉儿神情严肃起来:“是因为杨思俭么?这些人中会有他的手下么?”

李彦道:“还不能确定,但你们一出宫,我其实就在观察了,目前发现几个神态有异,可能是心怀不轨的人,等回宫后你督促内官询问一下,如果是犯了些小过错,就先调离原职,这段时间不得接近皇子,如果矢口狡辩,那就移交内卫,你丘叔会审问的。”

婉儿应道:“是!”

李彦在收到杨再威传来的消息后,基本确定了“佐命”为杨大娘子,其父杨思俭将要做最后的复仇。

杨思俭曾经假死,藏身只会更加隐蔽,直接将他找出来,短时间内是办不到的,那就得好好查一查宫内。

这不是草木皆兵,对方敢将武氏祖坟毁掉,已经是毫无顾忌。

自古以来就有盖棺定论之说,还有后来著名的死者为大,可史书中,开棺毁尸,挫骨扬灰者,也比比皆是,那些死后仍不得安宁的人,往往是被后代犯案牵连其中,比如李绩的孙子李敬业造反,也有趁机报仇,发泄心中的愤恨,比如郝处俊,历史的上官婉儿墓葬也被毁去,棺椁都找不到了,后世推测是朝廷官方所为,也就是李隆基下的命令。

无论是哪种,挖坟都代表着不死不休的仇恨,杨思俭把武后他妈的骨灰都扬了,若说就这么偃旗息鼓,谁也不信。

正因为如此,李彦才让婉儿陪同皇子出来习武,并且一路观察,检查他身边之人:“陛下和皇后那边,我也会找机会好好筛选一遍,防范于未然,至于太后……”

婉儿眨了眨眼睛:“太后近来处死了不少内官,整顿宫纪,好似不需要我们帮忙啊~”

李彦点头:“既如此,主要保护陛下一家,相信太后只要多行善事,会有福报降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