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章合一(第4/5页)

只怕这群来排队的小娘子们要当场改志愿了。

“好巧啊,孟郎君今日也来浴佛。”

孟琼舟点头:“是很巧。”

“可是来求姻缘?”话一出口,林稚才发觉自己说了句废话。

人都在月老像前站着了,还能是来做什么?

“是。”果然,孟琼舟不出所料地答道。

林稚开玩笑道:“看样子孟少卿是有了心仪的小娘子了。不知是哪家的女郎?”

孟琼舟不置可否地看着他,须臾微启双唇,似乎打算回答,下一刻却听林稚道:“不行,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郎君还是不要告诉我为好。”

孟琼舟重复他的话:“说出来就不灵了?”

林稚严肃地点点头:“嗯。”

上辈子他过五岁生日时,把想要一只小狗玩偶的愿望说了出来,结果得到了一个芭比娃娃。

从那以后他就十分笃定地相信,愿望说出来真的不会灵验,再没把自己的愿望告诉过任何人。

孟琼舟依他,“那便不说了。”

“祝孟郎君心愿得成。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

回到食店,林稚和阿青商量片刻,果真在食单上的“素菜”那一页添了几道仿荤菜。

其中一道,便是在相国寺吃到的用冬菇制作而成的素甲鱼,其余几道分别是假煎肉和玉灌肺。

葫芦和面筋切成薄片,加料后用油煎熟,就是一道假煎肉,不仅外形与煎肉片相同,而且味道也仿似油香的肉味。

玉灌肺是宋朝特色小食,做法麻烦一点,真粉、油饼、芝麻、松子、核桃和莳萝六种原料加白糖和红曲粉末蒸熟,切作肺样,浇上辣汁拌着吃,味道很香。

这三道仿荤素菜做法有难有易,味道有甜有咸,很好地弥补了食店在假荤菜方面的空缺,得到了不少食客的好评。

“比相国寺的做得还好吃。”

“林小郎君这玉灌肺做得真不错!”

除了信佛的素食爱好者,还有不少荤素不忌的食客,也对这几道仿荤菜爱不释口,几乎每天都要来吃上一遭。

林稚猜测,大概是真鸡真鸭吃厌了,来吃假的尝尝鲜。

春夏交接之际,天气一点点热起来,林稚去西街成衣铺子买了些孩童所穿的夏□□物,打算去慈幼局给小蛮他们送过去。

慈幼局每年都会带着孩童参加浴佛活动,本以为会和小蛮他们在相国寺碰面,谁知一天下来也没看见慈幼局的人来过,他有些担心,正好借此机会去看一看。

来到记忆中那扇红色大门,林稚推开门走进去,池塘边上,三个小童正在斗草,正是小蛮阿福和云儿。

他们还没到能够读书上学的年纪,一天到晚有一大把玩闹的时间。

小蛮和阿福左手各拿一枚草叶,应该是蒲公英和狗尾巴草,两枚草叶勾缠在一起,被捏住尾端向后拽动。

断者为输,两个小朋友都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没留神草就断了。

云儿站在二人中间,左右看了看,朗声道:“你们放心,我很公正的!”

林稚勾起唇角轻轻一笑,他懂了,这是在当裁判呢。

片刻,很轻微的一声,小蛮向后退了两步,似乎是草叶断了,“啊,我输了。”

阿福一边拍手一边蹦跶:“我赢了我赢了!”

云儿拿起掉在地上的狗尾巴草仔细看了看,“嗯,没错,是阿福赢了。”说完,她往阿福手心里放了一块饴糖。

林稚在远处看得好笑,还是个有奖游戏。

小蛮道:“再、再来一次,我肯定能赢的!”

听到他们还要再来,林稚连忙出现:“孩子们!”

静默一两秒后,一叠声的“阿稚哥哥”连串儿地响起来,几个小朋友哒哒哒跑到他身边,抱住了他的腿。

“阿稚哥哥!”

“你怎么才来呀,阿稚哥哥。”

林稚揉了揉他们的头,心中一阵内疚:“食店最近有些忙,对不起。”

“没关系,阿稚哥哥忙的话,可以不用经常来看我们。”云儿抢道。

林稚把夏装发给他们,孩子们试了试,都很喜欢。

“谢谢阿稚哥哥,有新衣服穿喽!”

林稚笑了笑,忽然想起什么,“浴佛节那天,你们是不是没去相国寺?”

“是的。”小蛮抱着新衣服点了点头。

“为什么?”

“因为……”小蛮小声道:“有好多人拉肚子了。”

“拉肚子?”林稚皱起眉头,“怎么回事,为何会突然拉肚子?”

云儿道:“那天他们吃过饭之后就那样了。”

三个小孩叽叽喳喳地说下来,林稚总算捋清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原来,李局长不知从哪里请来了一批新厨子,做出来的饭食味道确实不错,只是用料太不讲究,慈幼局里的孩子大多体弱多病,肠胃较弱的吃一次落下了病。

此事恰巧发生在浴佛节前一晚,十几个孩子上吐下泻,李局长哪里还有心思带着他们去浴佛活动?

“那他们现在如何了?”

阿福回答:“当天就去瞧了大夫,现在已经差不多好了。”

林稚忍不住道:“李局长也是,好端端的给你们换厨子做什么。”换也就算了,关键还换出了事。

云儿撇撇嘴:“阿稚哥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原先的饭菜实在是太难吃啦!”

林稚眨眨眼,有吗?他怎么没觉得?

大概是成年人的承受能力比较强。

“那你们三个怎么没事?”

小蛮犹犹豫豫道:“可能是……我们的身体比较好。”

林稚想了想,确实如此。

记得有一年冬天下了好大一场雪,他和小蛮他们外出堆雪人,玩的时间有些长,回来之后便发了一场高热,在床上结结实实躺了三天,结果人家三个小孩一点事都没有——这就是差距。

他叹了口气,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这个迷迷糊糊的想法还没成型,就听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小稚回来了?”

林稚站起身来,“李局长。”

李局长快到花甲之年,精神头却很不错,高兴地拍了怕林稚肩膀,“好孩子,回来还给他们带东西,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孩子。”

林稚摇摇头,“慈幼局于我有养育之恩,小蛮和云儿他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应该的。”

“前几天庖厨可是出了事?”

李局长叹了口气:“是啊。总听孩子们抱怨饭食不好吃,我便想着换些厨子,谁知这一换就换出了事……”

“说到底是我岁数大了,有些事情考虑不周。幸亏孩子们没真出什么事,要不然我真是……”后面的话他没再继续说下去,重重地叹了口气。

“您已经做得很好了。”林稚作为一个晚辈也不好安慰长辈,只问道,“正好我开了个食店,您若是放心,不如让我来承担幼局的饭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