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如愿(第2/3页)

沈氏给拿了五千两银子,嘱咐许静姝,“银子要用到刀刃上,若青华县有事,这些银子也可以拿来用的。”

许静姝听着一番话,感动得眼泪汪汪,“母亲,媳妇这一走,也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回来。家中大小事儿还要托弟妹五妹妹照料,我这个当长媳的实在不孝。”

她带着熙宜跪下,老老实实地冲沈氏叩了三个头,又冲章辛媛好好道了谢,最后对着明荞道:“家中有劳妹妹了。”

说实话,婆婆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和五妹妹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府上铺子生意兴旺,银子大把大把的,要是没有这么多钱,婆婆怎么可能一下子拿出来五千两。

燕明荞道:“嫂嫂言重了。”

都是一家人,这些是她该做的,她也盼着燕国公府越来越好,兄长仕途一帆风顺,能青云直上。

章辛媛就没那么多说的话了,但也帮着打点了行李。等三月十五一早,总共三辆马车,不少丫鬟护卫,一行人前往兆州。

这燕国公府一下子又少了人,显得冷清了几分。

不过临近中午,燕明烨和家中的几个兄弟就回来了,燕明轩不在,他就是长兄,叮嘱三个弟弟要认真读书,还考究了他们功课,这搁以前,是敢想都不敢想的。

偶尔燕明烨还会想起十多岁的时候,每天想的就是玩、玩蝈蝈

买蝈蝈笼子。

现在想想,当初真是贪玩贪闹。

燕明烨训斥弟弟的时候,燕明泽就在一旁静静听着,不会多话插话。

等回到府之后,一众人先去正院请安,然后便各自回各自的院子,虞小娘和郑小娘的孩子,同她们性格很像,不爱惹事,安分守己,都是一门心思读书。

虽然做不到数一数二,但是没有太差。日后多读几年,也能考中举人,入朝为官。

经过这么多年,这些妾室也摸清沈氏脾性了,只要不威胁正院,不对燕国公府有碍,沈氏对她们和庶出子女们一向很大方。就拿公中的银子来说,只要用在读书正道上,都能支来。

更何况,燕国公如今在萧阳,等他回来估计就分家了,她们这些妾室还折腾什么呀?就连最爱折腾的苏巧慧,如今都变得安分守己了,只偶尔去许秀心的院子说说话。

对燕国公,她早没那种心思了,就算等他守孝回来,能生下个孩子,可那么小一个孩子,养不养得大另说,看沈氏也不像会因为有喜给她银子的。

苏巧慧对分家也是一直半解,她觉得一直没孩子,就能一直跟着沈氏,也挺好的。

家中人不齐,沈氏也懒得折腾家宴,连晨起请安都省了,单图一个省心。

铺子的账本、庄子大大小小的事儿一下都到了燕明荞这儿,她也没心思留意别人。

更不知,第二天一大早,燕国公府人还在睡梦之中时,燕明泽就出门了,他买了一匣子点心去黄府,探望老师黄启和师母黄夫人。

这并非第一次去,他差不多三四个月去一次,到那儿之后说说话,坐一会儿就出来。点心也不贵,不收的话他会说,不是什么精贵东西,留着吃就好了。

黄启就会把东西留下,平日在功课上会留心燕明泽一些。

他从未留过饭,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燕明泽记得,是当初从萧阳回来,父亲那边靠不住,燕明泽只能自己找出路。

做这些事不能太过明显,让人一眼看出有事相求。他每次来带的东西并不多,端的是一个晚辈的心意。从尧桢九年到现在,送了也有七八次了,他见过黄芷心两次,但想来来黄家的人不少,黄芷心没有留意过他。

今日不知道能不能碰上,若是碰不上,只能再等几个月了。

燕明泽相信滴水穿石,总能找到机会的。

燕明泽去得早,今日黄启和师母又要留他吃饭,燕明泽依旧拒绝了,他声音清朗,姿态也大方,“学生就过来看看,一会儿还要回去温书,就不留饭了。老师和师母就是有用得到我的地方,直说便是。”

或许一开始黄启疑心过燕明泽,觉得他别有用心,但谁藏心思能藏这么久,若有事相求早就求了,现在他是真觉得燕明泽是知恩。

哪怕是知遇之恩也能记在心里,不然也不会一直来探望他。

日久见人心呐。

等燕明泽走后,黄夫人把点心收起来,拢共一匣子,是玉芳斋的,她道:“明泽这孩子是不错,这两年都来了多少次了。”

“是,他功课也不错,就是不知道为何大前年会试落榜了,不过明年会试,我信他能考中,他心境不错。”

两人说着话,门口传来一道轻快的声音,“父亲母亲。”

看见小女儿过来,黄启笑了笑,“嗯,过来可是有事?”

黄芷心道咳了一声,道:“刚才是谁来了?”

她刚才来时,在前头看见一人,身影和燕明泽特别相似,但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总不能跟过去看人是不是燕明泽,所以就过来找父亲母亲问。

来黄家的人不少,要么是父亲的学生,要么是父亲的同僚,若那人是燕明泽,那岂不是说燕三公子还是父亲的学生了!

黄启道:“学生,过来看看我。”

是学生呀,黄芷心道:“父亲真是桃李满天下,不知道是谁家的呀,看着有些面生,不会又是来求父亲办事的吧?”

她是故意这么说的,要是直接说眼熟,父亲定然不会告诉她是谁的。

黄启皱了皱眉,道:“那是燕国公府的公子,来过许多次了,可不许乱说。”

还真是!

黄芷心哦了一声,她觉得真是缘分使然,也没多问,蹦蹦跳跳就出去了。

倒是老两口,觉得女儿这般有些不同往常。

黄夫人给黄芷心议亲时,并未考虑过燕国公府的公子。一因为燕明泽的年纪有些大,已经十七岁了。等黄芷心及笄,那年岁更长。这是他们的老来女,还想多留两年,真的十六七岁才出嫁,那燕明泽不得二十多,一般人家的公子,哪里会愿意等。

另一重原因便是燕明泽是黄启的学生,怕他别有用心。如今看来,这孩子数年如一日,心思纯良,倒是可以考虑。

“你说她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再等明年好小子都被抢了,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定亲,不然我打听打听燕国公府的公子?”

黄启道:“她若嫁不出去,我就养她一辈子,不过明泽这孩子我也了解,你去问问吧。”

做父母的总想让子女如意,老来女又过分疼惜,总怕所托并非良人,斟酌来斟酌去的,真是愁得很呐。

下午黄夫人试探地问黄芷心了几句,又找媒人去探燕国公夫人的口风,黄芷心这般总算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