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探花(第2/3页)
他看见燕明荞高兴,心里的紧迫去了不少,两人看了一会儿兔子,燕明荞不好在太傅府久留,很快就回去了。
从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天气转暖,燕明荞和顾绵没有再去上香来祈求兄长们考中,毕竟卷子已经写完了,菩萨就算想使劲儿也没处使。
不然人人都去拜佛求菩萨,谁还会下苦功夫读书呢。
三月上旬清明前后春种,现如今有章辛媛管着府内的事,也慢慢上手了。
燕明荞乐得自在,就忙活自己的庄子,去年的腊月份,她又添了两个庄子,一个四百多亩,一个三百多亩。四百多亩不在盛京,但离盛京也很近,买的良田,主要种麦子和花生。
三百多亩的是在江南,并非稻田而是桑田,这也是燕明荞几个庄子中第一个种桑的,这样能产丝织稠,一匹丝绸几十两银子,算下来比种稻谷更赚钱。
不过一亩地的桑田也更贵,燕明荞想有机会,去江南那边看看桑田长什么样。听说蚕丝是蚕吐出来的,她还没见过蚕长什么样呢,能吐出丝织好看的绸缎,那蚕应该也很好看吧。
而且最令燕明荞高兴的是,有了桑田就能养蚕吐丝,有了蚕丝就可以一部分卖钱,另一部分让绣娘纺成丝线,然后再织成绸缎。府里的绣娘技艺精湛,燕明荞问了,还真会织绸缎,那样想穿多少绸缎就穿多少绸缎。
也不必拘泥于外头卖的花样了。
而且桑田已经种了十几年,庄户也是养蚕的老手,自不必担心养不成蚕。
不过,这丝绸生意这么赚钱,燕明荞也没想过去插一脚,因为这丝绸生意有很大一部分由朝中把控,其中水太深,她可不想去淌。
这银子下了大半,燕明荞心里却踏实了许多,因为她银子多,花了还能再赚,等今年过完,还能有这么多的钱,甚至更多。
如今她庄子就有七个,宅子两个铺面四个,银子还有八千余两。今年二月份林枣嫁人了,母亲又给她了一个绣工精湛的丫鬟,是从绣房拨来的,估计也是为了以后陪嫁的丫鬟得用。
燕明荞选了两日晴朗的天气,看了看库房,又让丫鬟们打扫了一遍。去年添了不少衣裳首饰,收藏的贵重之物也多了许多,比如前朝漂亮的小瓶子、名家字画、书册孤本。
虽说不是日日拿出来赏玩,但摆在那里,看着就高兴。
一件价值几百上千两,若说有用其实也没什么用。
三月初书院放了几日农忙假,但是燕明烨和顾言都没有回府,沈氏还找傅仲宴走关系,让两个侄子去书院上了几日课,于氏感激得不得了。
燕明荞和顾绵关系比以往更亲近,两人一起去庄子玩儿了几日,每日吃草莓,进山打猎挖野菜,乐不思蜀。
日子过得极快等三月十四,盛京城杏花开放的时候,放榜了。
在沈氏的意料之中,燕家这边只有于氏的长子燕明诚考中了,燕明烨和燕明栩没中,不过两人出考场之后心里就知道了,所以对这个结果没太失望。
沈氏也没失望,毕竟自己的儿子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若是考中,他自然说考得好,考完那日也不至于是那副憔悴的样子。
明烨和明栩两人年纪还不大,慢慢考就是了。
沈氏又问看榜的小厮,“顾家公子可考中了?”
小厮喜道:“夫人,五姑娘,顾公子考了第六名,极其不错呢!”
前头有外省的,而去年盛京乡试第一名的柳公子今年考了第三名,顾言前面的都是年纪比他大的,以他的年岁,能考第六名,已然是非常不错了。
燕明烨也挺高兴,毕竟这是明荞的未婚夫婿,等殿试之后,两人就可以定亲了。现在还是以殿试为主,没多长时间了。
沈氏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中了就好,名次高不过锦上添花。于氏长子考中,心里高兴,闻言顾言也中了,且名次不低,更觉得欢喜,笑着对沈氏道:“这顾家公子当真不错。”
沈氏道:“也是他自己争气,加上顾大人和夫人教导有方,当初乡试考了第二名,这会试考了第六名。”
燕明荞听着也高兴,只不过二哥哥没中,还是觉得有些失望罢了。
而章辛媛一向心大,反正燕明烨年岁也不大,再等三年就再等三年,况且现在做官也不错,毕竟他们有了儿子,燕明烨也这么大的人了,都当爹了,还有手有脚的,哪能总靠妹妹和府上养活?
长这么大,燕明烨光花家里的钱了,一文钱都没赚过呢。
再过几年大哥任期满了就会回来,这府上的事儿,她也就是先管管,等大嫂回来了,肯定还得由大嫂管着。但她学到的可不少,等分家了也能把家里管得井井有条。
章辛媛觉得能嫁到燕国公府,有这么一个夫君,有这样的婆婆和小姑子,已经够满足的了,不能要求事事如意。
燕明烨会试没考中,日后也不回书院了。沈氏想法子让燕明诚去书院,上几日课,四月份再去参加殿试。其中自然少不了人情走动,但为了殿试,也是值得的。
这读了十几年书,终于不用那样读了,燕明烨心里其实挺松快的。
不过燕明栩没他想得开,看起来不太高兴,强颜欢笑的。
一家人在一块说了会儿话,沈氏让宁湘去拿荷包给这个看榜的小厮,银子到手,沉得惊人,小厮欲言又止,不知道后面的话该不该说。
说了怕夫人不高兴,可不说又怕夫人不高兴。
宁湘看他这副样子,道:“有什么大事儿,还不赶紧跟主子们说,非要等着一会儿再过来一趟是不?”
小厮低着头,小心地抬起眼皮,像是吸着一口气的样子说道:“夫人,三公子也考中了。”
堂屋里静悄悄的,谁也没说话。
小厮虽然是门房那边的,但是对燕国公府的事儿还算清楚,毕竟当日燕明泽离开燕国公府,是傍晚走的,搬东西都搬了许久。想起那日的情形,说是丧家之犬也不为过。
如今,锦华院的已经不在了,三姑娘早已经嫁了人,这三公子也走了,说是离开燕国公府,可这跟逐出去有什么两样?
眼下二公子没考中,三公子却考中了,夫人能高兴才怪。但若是不说,等日后知道了,兴许还会觉得他办事不力。
沈氏扯了一抹笑,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等屋里没别人了,她才说道:“考中也好,他功课本来就不错,日后有自己的路要走,考中还好走些。反正已经离开燕国公府了,管他日后是发达还是落魄,都跟燕国公府没关系。明诚,你好好温书,明烨和明栩都回去吧,好好休息,但也别把书本放下。明栩要是想出门转转,就让明荞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