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性情中人(第2/2页)

所以你唐寅还是滚到南京当个清贵的官最好,想当六部侍郎?

没门!

当然也不会亏待你,给你个正四品少卿当当,既全了你当官的梦想,又让你远离京城和西北……

一举多得!

“你怎么知道杨介夫会这么做?”

孙交不解地问道。

朱浩笑道:“我会稍微提醒一下杨用修,或者他就如此跟杨阁老说了呢?其实此等事,说不说都一样,或许唐先生会被安排回京,继续当个六部郎中,或者在京当个少卿什么的,也是有可能的。”

孙交叹道:“所以你想让他留在京城?”

朱浩摇头。

“那你想干嘛?”

孙交很生气。

他发现根本猜不透朱浩。

很多事,朱浩能想到的,孙交发现自己居然想不到,就比如说唐寅下一步的安排,朱浩是想让其继续留在西北当总督,还是调到哪儿去?

朱浩也不在藏着掖着,叹息道:“唐先生忙碌这一阵子,恐怕已经很疲乏了,而且他年岁不小,我怕他心力交瘁,突然无疾而终,所以替他想好了,若是他真从西北退下来,便直接退出朝堂,安心静养几年,等杨阁老致仕后,再让他重新回朝,那时从侍郎当起,以后朝堂上将会有他一席之地。”

“什么?你想让他激流勇退?为什么?他碍你事了?”

孙交连珠炮一样问出上述问题。

朱浩没有回答。

难道要告诉孙交,历史上的唐寅,还有一年就要挂了?我是防止他被阎王爷给召唤走,所以先让他退出朝堂,休养个两年,我也好随时给他治病,等以后杨廷和不干了,再让他一飞冲天?

有些道理,好想不好讲。

朱浩道:“孙老,晚生问您一句,您准备在朝中,留多久呢?”

孙交没想到朱浩还有心思关心他的事,神色间略显不耐烦,喘着粗气道:“最好是年后就退。”

“先等等吧,等个半年……你不要以为我是想让谁来取代你,这职位,其实没谁比您更合适,就连南京那位黄尚书也不行。”朱浩道。

孙交冷冷道:“他比我强,筹钱的本事比我厉害多了。”

“但他心思全在仕途上,一个人一旦热衷于功名利禄,做事就难守住本心,只有孙老在朝,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杨阁老若致仕,非要有孙老这样大公无私顾全大局者完成过渡,方能让朝中不生出乱子来。”

朱浩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黄瓒能力是过关的,背后关系网也强大,筹措钱粮的本事无敌。

但问题就在于黄瓒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客,做事先讲利害得失,权衡利弊是其立身之根本。

说白了,就是黄瓒的能力朱浩很看重,但其做官的理念,却不为朱浩所喜。

而孙交和唐寅更多是性情中人,其秉承的原则就是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可以用利益外的东西比如说感情打动他们,而不是每次都要先跟其申明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