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华国高铁轴承之疼(第2/3页)
同时,星海集团只愿意搞汽车高端轴承和高铁高端轴承,同行也不会与星海集团竞争。
星海集团这么开放技术,实际就是捣乱了整个国际高端轴承市场。
如果星海集团的最顶尖轴承钢和轴承技术水平打分是100分,次一级就是95分,世界顶尖轴承钢和轴承分数大概就是95分,国产一流是85分。
有些钢厂受制于设备问题和质量管控问题,就算有星海集团的次一级技术和工艺,也难生产出好的轴承钢,能达到90分就不错了。
生产轴承钢和加工轴承太依赖设备,热处理工艺也同样依赖设备,星海集团的设备太先进了,比国际同行领先许多,更不用说国内钢厂和轴承厂。
但不管如何,星海集团开放技术,也能把国产的85分水平拉到90分以上。
“好!董事长此举利国利民。”
“就是,反正我们不要,也不能让老外要,还不如让国内同行去争取,还做了人情。”
所有人员赞同沐阳的建议,思想一致,要把老外,特别是FAG赶出华国市场。
就比如钢材厂使用星海集团的轴承钢生产技术,只能低价向国内轴承厂供应,对外资企业或出口,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价来,否则就是单方面毁约,取消技术授权,并赔偿毁约金。
8月底,沐阳召开新闻发布会。
如今,星海集团每隔段时间就有新闻发布会,大多数由星海集团的新闻发布官或者高层主持,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沐阳才会到场发布。
只要是沐阳的新闻发布会,一般都是重要事情,说不好就涉及全球商业大事,媒体记者都会蜂拥而来。
这一次,同样如此,受到邀请的媒体多达数十家,还有一些不请自来的媒体记者,现场来了上百家媒体记者。
除了大佬或者其他官方,国内没有哪个人物有如此厉害的号召力。
“各位先生,女士,非常感谢参与星海集团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沐阳,穿着休闲薄款西装,一头帅气的大背头发型,大佬气息洋溢全场。
一般人驾驭不了大背头发型,弄不好就不伦不类,身材太瘦,五官圆润或脸太白太嫩都不行。
沐阳今年已经23岁,经常锻炼身体,五官棱角分明,脸白皙但有一种阳光之气,哪怕他不是星海集团的董事长,看上去就是一位商业大佬,气质十足。
光这个发型,就征服了现场所有人。
现场比较年轻的女记者,盯着沐阳那吊炸的发型,帅气的脸,口水都想流出来了,恍悟醒来,发觉今天的热点话题会多一个。
沐阳接着说:“在国民经济中,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轴承工业作为机械工业的鉴础产业和骨干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机械工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至今,很多轴承产品和技术仍被许多军事大国列入技术封锁的范畴。
我国虽已是世界轴承生产大国,但还不是世界轴承生产强国,我国轴承行业的产业结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效率效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想要发展高参数、高精密度和高可靠性的轴承,就必须优先发展轴承钢冶炼技术、提高轴承钢品质。
我说到这里,有不少媒体朋友迷糊了,我说这个跟今天的媒体发布会有什么意义呢?
不会又是宣传星海集团的轴承产品吧?”
沐阳停顿了下,现场不少人陷入了思考。
“当然不是宣传产品,今天的话题就是轴承,而且是高端轴承。”沐阳自问自答,“为了解决国产高端轴承的技术问题,星海集团向国产钢厂开放轴承钢制造技术和轴承技术。
当然,不是免费开放,但跟免费开放的区别不大,技术授权价格非常低。
估计现场不少媒体朋友问,星海集团的轴承钢制造技术和轴承技术很强吗?
一直以为,我也没有为自己公司的产品做什么宣传,都是依靠强悍的质量获得市场份额,从而获得良好的口碑。
现在,我可以这么说,星海集团,只热衷于制造世界顶尖技术,如果哪天星海集团生产制造世界二流产品,就说明星海集团已经落寞了。
轴承品种非常多,星海集团在轴承方面,专注汽车高端轴承和高铁高端轴承,在这个领域,不惧怕竞争,各方面性能超越同行同领域同品种高端轴承。
当然,拥有顶尖的技术和工艺,并不代表就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我相信在位的都明白这个道理,别到时候说,采用我们的技术和工艺,却生产不出好的轴承钢和轴承,就怪我们。”
沐阳这么说,其实跟承认星海集团的轴承是世界第一没啥区别。
在以前,他没有这么高调,那是没有资格,说了估计被同行嘲笑。
如今这么说,的确有这个资格。
估计他这么一说,就相当于公开挑战了,竞争对手就要跳出来了。
但有时候,特别是针对国际巨头竞争时,就不能低调,就要敢于竞争。
就算沐阳不说,难道竞争对手就不跳出来了嘛,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干就是了!
实力会吊打一切质疑。
“哇,这么牛比!”
场下有不少人惊呼起来,感觉有戏看了。
一位女记者问道:“沐先生,这个技术授权价格能有多低?”
沐阳朗声回道:“这位记者朋友问到关键点来了。
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费用,保证专利方的权益。
如果说,正常顶尖技术授权费用占到产品出厂价的3%—5%,甚至更高,那我们的廉价,就只有0.3%。
如果,不经星海集团授权而进行生产销售,我想我们的法务部很乐意看到这类事发生,他们最怕闲了。”
产值一个亿,就只收30万元的技术授权费,对于顶尖技术来说,算得上非常廉价了。毕竟除了这个技术授权费,再也没有什么技术授权费了。
国内轴承厂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在传统行业,能有10%净利润老板就笑醒了,高端轴承会高一些,但如果再收取超过3%的技术授权费,相当于为星海集团打工了。
如果是垄断产品,没有什么竞争对手,那这个技术授权费就恐怖了。
说到底,这个技术授权费,就看被授权方获得技术授权后能够从中赚到多少利润。
又一名记者问道:“沐先生,这个技术不低价向海外厂家授权,那国内的外资企业,是否拥有国内厂家相同的优惠呢?”
“星海集团不向海外厂家及外资企业授权相关技术,我们没有义务提供这样的优惠。我这里所说的外资企业,只要外资占股达到20%以上,都不具备优惠条件,我们也不进行授权。而且,外资占股每增加1%股份,技术授权费用就增加0.1%。”沐阳说道,他不可能让外资企业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