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花眼(第4/4页)
“明儿是礼拜天,开始四方放飞训练。”二舅信心十足地说。
“什么叫四方放飞?”我立马来了个不懂就问。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由近到远。”二舅认真地讲解着。
“要训多少回?”我接着问。
“前十二次,两只一起放飞。后十二次,单只依次放飞。”二舅再次认真地解答。
“哎哟,什么前十二次后十二次,还双拨单拨的。”赵姨显然反应不过来了。
“这是科学训练,不能像以前图将军那种经验型玩法。”二舅说。
“得,二少爷您科学!”赵姨没辙了,向二舅竖着大拇指。
“前十二次之所以要两只一起放,是因为没有经验的幼鸽有伴同飞,能够互相帮助。有了前面的经验,后十二次单飞,就可以根据它们飞行的情况来判断各自的优缺点了。”二舅向我们解释着这样放飞的原因。
“瞧瞧,这样训出来的鸽子能不灭崔二吗?”赵姨终于听明白了原因,立马夸上了。
“崔二算什么!”二舅不屑地说。
“就是!就是一混混儿!”赵姨立马回道。
“赵姨,您就在家给我记好了它们各自飞回家的精确时间就成。”二舅认真地说。
“得嘞,不就是辰时巳时嘛,放心吧您哪。”赵姨也认真起来。
“不对,要精确到几点几分。”二舅一听赵姨这话,有点儿急了。
“瞅瞅,急了不是,好歹咱家出了三个大学生,我还不懂几点几分,开玩笑呢我。”赵姨冲我挤了挤眼睛。
“哈哈。”我们都笑了起来。
晚霞紧贴着西北边的钟鼓楼,我仿佛看到单飞的桃花眼在晚霞中欢快地飞舞。
五
不过,我对四方放飞训练实在不感兴趣,太枯燥了。
放飞前,二舅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我,我抱着罩着黑布的鸽笼。骑到了目的地。二舅从我手上接过鸽笼,揭开黑布,打开鸽笼,桃花眼相继飞出,在空中盘旋不到一圈,就朝家的方向飞去。
每当这个时候,二舅就会得意地哼着小曲,掉转车把,冲我一摆头,来一句:“家走!”
我只能很不情愿地再次坐到自行车后座上。
但这还不是最枯燥的,最枯燥的是移动训练。
我终于累得受不了了,便说:“训鸽子一点儿都不好玩。”
“当然不好玩了,军鸽的训练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军鸽的淘汰率很高,有时上百只幼鸽中,只有十几只能成为合格的军鸽。真正的军鸽训练还要在山区、江河和强磁矿区等复杂地形以及各种天气和距离中展开,一星期至少有一次五十公里以上的训放,二十到三十天就会有一到两次二百到五百公里的训放,有必要时还要训练夜间飞翔。”二舅认真地说。
“二百到五百公里,这么远?”我吃惊地问。
“当然了,从北平到正太铁路的起点正定也就三百多公里。”二舅回答。
“咱们也要训二百到五百公里吗?”我更加好奇地问。
“咱们用不着。”二舅说,“当年日本的民间赛鸽组织、养鸽专家都以自己的信鸽参加日军为荣。日本军鸽汇集了国外和日本本土最顶尖的鸽子。日军联队的每个通信中队,都有军鸽班。”
“咱们有吗?”我问。
“中国军队当然也有军鸽,等你大舅回来,你可以问他。中国军鸽与日本军鸽相似,有不少是从比利时引进的安特卫普鸽种,桃花眼就属于安特卫普鸽种。”
“安特卫普鸽种?”我头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对。还有法国的西翁鸽种。”二舅又说出一种鸽子的名字。
“那咱们把桃花眼训练好了献给国家!”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冒出这个想法。
“对,中国民间对这类鸽子的训练本来就不如日本民间,更多的就是像崔二那样玩,而不是为了国家出力。”二舅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二舅,我不上学了,我跟您学训鸽子吧。”我又冒出了一个想法。
“你现在就是要好好学习!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说过一句话,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已经奠定了。国民素质决定军队素质,如果我们的国民都像那个三爷和崔二一样,混混儿们参了军,就成了兵痞,我们的军队也好不到哪儿去。”二舅的语气越发沉重了。
“等我大学毕业后,也参军,像大舅那样!”我听懂了二舅的话。
二舅不再说话,而是低下头,抚摸着手中的一只桃花眼。
二舅白天只要没课,就会带上桃花眼。夜里一听到桃花眼“扑啦啦”拍击翅膀的声音,我就知道,是二舅回来了。二舅说,这叫夜间传递鸽的训练,而这时候,赵姨早已打着手电筒在东后院候着了。
赵姨一边往鸽棚里放食盆和水碗,一边开着玩笑:“你们这俩小祖宗,我可得好好伺候,要不二少爷又得跟我急!”
从二舅开始训飞桃花眼开始,为了更准确地记录它俩回到鸽棚的时间,赵姨特意从倒座房搬到了东后院的耳房里。她每天记录着它们回来的时间,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