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4页)

沈珩见她激动捧着饭盒,耳根子一热,点头答应。

“嗯。”

“沈家哥哥?”

“……”

“哥哥,你真好!哥哥,你脸好红!”

“好好说话。”

叶秋莹扑哧一笑,不再逗他。

“最近工作怎么样?”

“很顺利,丰源机械厂大有起色,新业电子基本上也走向正轨,未来的发展势头,必定不会差。”

沈珩盘膝坐在她的旁边,手里摘着野草藤蔓,似乎在编花环。

叶秋莹连连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

她背着沈珩送的小包,急忙从包里拿出一张材料表:“我们工厂想和你们合作,你瞅瞅合不合适。”

无尘车间马上就能腾出来,到时候想要制造电器,当然要自主研发电子主板,少不了要和电子元件生产商合作。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事,当然得跟自家人一起合作。

沈珩见她开始吃饭,细细看了眼计划表,缓缓点头。

“合作没有问题,这些元件我们的确生产,等会儿我跟许州说说。”

“明天我让周科去谈,我俩谈估计不合适。”

毕竟不是个人公司,两人都是技术入股,又是情侣关系,公私分明,以免影响两家工厂关系。

叶秋莹抿唇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以后要是有机会,她和沈珩一定要成立,属于两个人的研发工作室。

想想能和沈珩一起工作,一切研究机械电子,默契夫妻档似乎也不错。

沈珩知道她的顾忌,点头道:“好。”

别看她年纪小,人情世故倒也周到,处理事情让人很舒服。

沈珩将材料表放回她的包中,顺手将编织好的花环,放在她的手里。

叶秋莹刚吃完饭,两眼亮晶晶接过手工编织的花环,手法不算熟练但缠绕得很扎实。

“真好看。”

说时,立马戴在了头上。

沈珩见状,心满意足笑了笑。

叶秋莹倚靠在他的肩头,与他安静欣赏夕阳晚霞落下,直至夜空挂满繁星。

叶秋莹刚吃过晚饭,难得放松下来,卸去一身疲惫,倚在他的肩头,晚风吹拂不禁昏昏欲睡。

沈珩扭头看她,发现她眼皮耷拉着,显然是困了。

他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我送你回去。”

“我还想和你待一会儿。”

沈珩心尖一颤,对这话根本招架不住,也就安静坐好,任由她倚在自己的肩头,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山边的萤火虫萦绕,时不时落在两人身侧。

许久许久,少女的声音越来越模糊。

沈珩轻叹一声,将人抚好,转身将人背在身后。

为了防止她摔倒,沈珩微微俯身,背后的人似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趴在他的背上。

因为困倦迷糊,对方呢喃的声音太小太小,听不太清。

沈珩哭笑不得,一步一步将人背回叶家。

其实走到半路,叶秋莹已经醒了过来,不过赖在他的背上,有些不想下来,宽大结实的肩,膀既安全又温暖。

眼见就要到家,竟有些舍不得与他分开。

叶秋莹心跳加速,有些紧张搂住对方的脖子,她缓缓趴上前,缱绻埋在他的脖颈间小声道。

“沈珩,我也喜欢你。”

沈珩心尖一颤,浑身似乎变得滚烫。

好不容易将人送回家,这会儿却突然想要的更多……

沈珩将她放下,深呼一口气,在她眉心落下一个吻。

“你先回家吧,好好休息。”

“好。”

少女一望三回头,男人站在原地没有离去,直到女孩儿进去之后,才缓缓离开。

*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半个月后。

八月初,工厂终于正式运转起来,草草办了场迟来开业剪彩。

亲朋好友纷纷赶来祝贺,不过工厂最近在赶进度,仪式不仅简单,而且很快就结束。

随后像寻常老友聚餐,简单吃个饭。

半个月的时间里,前前后后生产的三批小电器,几乎已经全部售光。

一来都是成本低的小家电,目标客户群广,价格低廉买得起的人也多。

二来都是手电筒、小收音机、电水壶之类的家居常备的小家电,使用频率高,革新换代快。

再则夏季炎热,电风扇刚好大卖了一波。

至于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大家电,价格高昂,普通人也买不起。

等电器厂步入正轨后,再来生产销售也不迟。

不得不说,订单大卖开了一个好头。

试卖效果不错,三人决定将维修店重新装修一番,定制新的展示柜,改成丰源电器店,主营家用电器。

除了售后以外,不再接承接维修的工作。

这样一来,周科也能腾出时间,回工厂帮丽丽姐的忙。

至于电器店,后期直接雇佣员工,做好订单出入库即可,三人隔三差五过来查看情况就行。

只要金钱到位,装修起来也快。

半个月后,八月中旬,丰源电器店正式开业。

店铺内的装潢已接近后世,现代化特殊定制的展示柜,仿真电器模型、投影幕布灯光氛围,轮播的电视节目,音箱音效与高清视觉的享受,无一不带着高新科技感。

本就是城中数一数二的电器店,霎时吸引了不少新老顾客光临。

哪怕买不起,也忍不住想要近距离,感受科技带来的冲击感。

电器店因此,甚至上了报纸头条、当地新闻。

有了报纸宣传,销售更不是大问题。

与此同时,福星电器厂的电子贴片车间,也终于正式启动。

原本20个员工,也增加至50人。

50个员工虽然不多,还处于小厂范围,但这笔工资支出,对于三人来说仍旧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食堂和办公楼、宿舍也终于装修完毕,刚付完尾款。

维修店翻新改成电器店,又耗费了一笔不小的资金,工厂险些要维持不住。

好在随着几批电器售出,瞬间满血复活。

不得不说,生产电器前期投入的确大,但回报也高!

在电器价格高昂的年代,除了物以稀为贵,还有技术设备不足的问题,但这些在叶秋莹面前完全不是问题。

再则,她之前设计了不少设计稿,几乎每个月就能推出几个新品。

推陈出新走在时代最前头,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叶秋莹时刻也没有忘记要保证质量,工厂才能长久存活。

当然,不得不说他们也赶上了好时代。

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发展现代化建设,人民对生活品质追求越来越高,惠民小家电的售卖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不火都不行。

三天后,已经九月初。

历经一个半月,工厂已经逐步稳定下来,慢慢走向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