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报情(第2/2页)

“哪一句?”陆柔隔着屏风,望着眼前立着的人影。

“县主说,与我之间的恩情,我已经还完了。但阿洪觉得,恩虽不言,情却未尽。”周洪源望着屏风,眼睛好亮,“日后我可以向县主提亲吗?”

屏风后,陆柔凝视着那个模糊的身影:“你可以试试。”

王襄率兵进驻洛阳,随后长安中关于建立行台和司州税改、司法的新条目也有诏书下达。

王襄不属于洛阳大行台,诏书自然也不是下给他的,但皇帝还是有意让他知道,因此特地抄送一份。

王襄一身戎装,身量看上去并不高大,手臂也较为枯瘦,但目光中透着精神。灯火通明,传诏的内侍把帛轴给王襄看了看,确定封口的烤漆没有被动过,这才把帛轴拿到蜡烛上,将漆烤化,当众宣读起来。

然而随着内侍宣读诏书,王襄的面色却越来越白,连额角也渗出了汗珠。他双腿跪地,整个身体都僵在那里。

片刻后,宣诏的内侍低声提醒:“刺史,该接诏了。”

毕竟宦海沉浮多年,经历了大风大浪,王襄很快镇定下来,从容接过了诏书。

“中贵人辛苦,喝口茶再走吧。”王襄这一次不是客气,是真心留客,“阿福,现在就取茶具来,我亲自为中贵人点茶。”

内侍也都明白,安心留了下来。

直到深夜,王襄才送走了内侍,旋即对一名副将下令道:“传我的手书,命司州所有陈留王氏的子弟,与陈留王氏有关系的子弟,能做到以下几条的,五日之内来洛阳准备恭迎行台。”

“第一,遣散所有门客。第二,停止与司州本土、甚至外镇官员的所有钱帛上的往来。第三,以后不许克扣治下民户、自家荫户的粮帛。如果钱粮上有困难,可以告诉本家,由本家解决。以上三条,做不到的,十日之内要把辞呈递到洛阳。有任何阳奉阴违者,日后身死,本家概不负责,并除名族谱。”

“是。”那名副将领命而去。

王襄闭目养神,年迈的他不能熬夜,一旦晚睡,便要睁眼到天亮了。可是这一夜他注定无法安睡。税改和反腐严令颁布,但离政策落实还差了一步。这一步是杀一个背景过硬,且与陆氏交情不错的贪污典型,如此才能震慑朝堂,让每个人都遵从新法。这个人或许就会出现在陈留王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