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想刚正面的魏徵(第2/2页)

你非要弹劾她们,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魏徵挺起了胸膛,目光刚毅的道:“我等身为人臣,就是要匡扶人君的得失,她们也算是人君,做了错事,就理应被弹劾。”

王圭摇着头道:“罢了罢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只要不连累老夫就行。”

虽说王圭的年龄还没有到七八九十岁,但以古人的寿命算,王圭也有资格自称一声老夫了。

不仅仅是如此,古人三十岁就能自称老夫。

像是已经迈过三十门槛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都可以自称老夫。

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寿命短,平均年龄就在三十五岁之间,所以三十岁就算是步入晚年了,所以自称一声老夫也没错。

除此之外,古人成婚也早,十四五成婚的一大把,三十岁就有了孙子的人也不少。

有了孙子的人,再把自己当小年轻就明显不合适了,但又不是长寿的老者,所以自称老夫也合适。

所以,在大唐,在各种因缘际会下,三十岁的人就有资格称老夫了。

王圭都五十多岁了,自称一声老夫,怎么都不过分。

魏徵对王圭这种怂里怂气的说辞很不满意,在王圭准备收起谈兴,开始做事的时候,忍不住道:“我记得王公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人,昔日在东宫的时候屡次仗义执言,怎么到了这件事上变得畏首畏尾了?

难道是经历了此前的变故,变得胆小了?”

这话有点讥讽人的意思。

如果魏徵没有妻子背后的世家做靠山,也不得掌权者赏识,他这么对上官说话,是会挨批评的。

王圭就好似没听出魏徵话里的讥讽一样,一脸的淡然,他也不好给魏徵说出实情,说是怕那个混账女婿折腾他,所以就淡然的说了一句,“我这不是变胆小了,我这是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没必要做了。”

魏徵的眉头一下子皱的更紧了,他有点不明白王圭话里的含义。

什么叫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没必要做?!

“你这话什么意思?”

魏徵盯着王圭质问。

王圭施施然的道:“谋国之事,我们该做;匡扶君王得失之事,我们必须做;家长里短之事、妇人之事、我们就没必要计较了。”

魏徵拧着眉头道:“可她们不是普通的妇人!纵容她们这么肆意妄为,迟早会让她们养成欺压良善的恶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