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最难成为名将的时代(第2/2页)

谁知道人家不走寻常路,在贡品被劫了以后,既没有跑回大唐哭诉,也没有向中天竺申诉,而是去吐蕃和泥婆罗借了八千多兵马,硬刚回来了,不仅抢回了贡品,还顺手把阿罗那顺给灭了,并且打包带回了长安。

搞得当时已经进入晚年的李世民都懵了。

所以王玄策不是真的想建立灭国之功,他只是单纯的想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是阿罗那顺飘了,非要在人家身上找刺激,然后真就被刺激到了。

如果再给阿罗那顺一次机会的话,他估计不仅不会劫掠王玄策押运的贡品,说不定还会给添更多的贡品,然后派遣大军将王玄策一行好吃好喝的礼送出境。

所以在大唐,想成为大将和名将,那是相当困难。

你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文臣,或者那个外交官,在脱下了文臣的官袍,脱下了外交官的官服,披上了甲胄以后,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来。

也许人家稍微一出手,就能立下你一生都在追求的功业。

就像是西汉的李广,追求的一辈子马上封侯,可是到了死了也没封侯,同时代的霍去病只是稍稍出手,侯爵就手到擒来。

人生的机遇就是如此,充满着各种意外、变数和刺激。

虽说侯君集的功绩没办法跟元谋、从龙、灭国等功臣相提并论,成为大将和名将的道路上也布满了坎坷,可听到自己被称之为将军中的佼佼者,他依然很高兴,笑容灿烂的道:“殿下谬赞了……”

李世民看不惯侯君集小人得志的样,不屑的出声讥讽道:“将军中的佼佼者,就你?!”

也配?!

这两个字李世民虽然没说出口,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侯君集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不过却没有反驳,而是讪笑着退到了一边。

不是他不想反驳,也不是他没胆子反驳。

而是他没资格反驳,也不好反驳。

因为在李世民面前,没几个将军能自称佼佼者,而且他原本是李世民的部下,现在却背叛了李世民,所以在李世民面前他长气不起来,只能装作没听到李世民的话。

李元吉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世民欺负自己的人,当即反问道:“不是他还是你啊?”

李世民被怼的有些胸口疼,倒不是说他没有成为将军中佼佼者的能耐,而是他没怎么做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