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徐贼(第4/5页)
徐尚书深吸一口气,抬手朝着关大人行礼,“关大人,还请公平审问,接下来也需关大人多多费心。”
这是让他偏心徐家……
关大人自然满口答应,等到送走人,却是叹口气:“我儿子求着我帮容昭,还说他是要去作证的……我能偏心徐家吗?若是容昭真被指认有罪,我儿子也得倒霉啊。”
所以,他肯定不会帮徐家。
徐尚书老奸巨猾,自然也知道关大人的敷衍,也是这时候他才突然惊觉,别看容昭从未入朝,只是一个小小世子,做的也是商人生意……
可容昭网络了太多人,那些与她利益牵扯的人,全都想要保她啊!
徐尚书深吸一口气,回了徐家。
一切只等徐铭志回来与容昭在朝堂之上当面对质,只要容昭露出一点破绽,他就是磕头都要求皇帝审那些护卫!
容昭能瞒着,她那些护卫,真的能咬牙死扛着不承认吗?
徐尚书不信。
与此同时,安庆王府。
那十几个护卫站在容昭面前,神情严肃。
容昭:“我今日找你们是关于大理寺审问一事……”
护卫领头之人上前,态度恭敬:“世子放心,便是打死我们,我们也不会承认。”
其余十几人纷纷点头。
从成为容昭护卫开始,容昭非常照顾他们,而且,不单单是照顾他们,还照顾了他们的家人,给他们全家工作,让他们孩子上学……
这种大恩大德,是要卖命的。
做护卫到现在,唯一一次卖命机会就是现在了。
然而容昭笑着摇摇头,“不是,我今日找你们是想告诉你们,我不会让人对你们上刑的,最多就如这几日一样,将你们叫去问问,你们且安心,我带你们做了那危险之事,就一定会保你们安全!”
她的声音温和,却笃定而有力。
霎时间,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红了眼睛。
如此危急关头,世子竟然还惦记着他们的心情,安抚他们,有如此主子,便是真的上刑……他们也无惧。
养着他们及他们家人,需要他们时,怎能退缩?
-
永明帝宣徐铭志的五日后,他回到了京城。
五日,还受着伤,这家伙也是不要命赶回来的,显然心中憋着火,对容昭恨之入骨。
而这几日,都以为报纸上一定会有容昭为自己解释,贬低徐家的内容。
然而并没有。
只公事公办的态度报道——知府徐铭志被歹人阉了,怀疑安庆王世子容昭下手,皇上宣徐知府入京。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
另外就是后面的故事还在更新,内容和前面几个故事差不多,还是姓徐宠妾灭妻,最终妻子极惨的故事。
每当大家觉得这个妻子已经够惨了,下一个故事更惨。
每当大家觉得这个徐大人已经够恶心了,下一个更加恶心。
百姓们简直被一创再创。
徐铭志入京已经是傍晚,马车在路过某条街时,两侧的二楼与店内,纷纷有百姓以及带着帷帽的女子扔出烂菜叶和臭鸡蛋。
别人都是走花路,风光一场,徐铭志却是被人扔了臭鸡蛋,马车一片狼藉。
据说,徐知府直接气晕了过去,差点没醒来。
第二日入宫,徐知府也是被抬进去的。
徐铭志当时的模样,谁看了都要说一声可怜,甚至有许多人官员想到他的遭遇……竟然隐隐开始支持他。
容昭也在现场。
她穿着一袭青衣,因为没有当官,所以不是官服,徐铭志穿了官服,连续的奔波加身体的伤,他整个人瘦了好几圈,官服穿在身上空荡荡的,看起来狼狈又可怜。
眼下青黑,似乎是撑着一口气,整个人都虚弱无力。
但当他看向容昭时,眼神淬了毒,像是要与容昭同归于尽。
这模样,怎么看都是徐铭志更可怜。
上首,永明帝冷着脸。
不管是不是容昭下手,朝廷命官被人袭击都是往他脸上扇,永明帝是一定要彻查这件事的。
永明帝缓缓开口:“徐铭志,你且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徐铭志抬手,勉强行了个礼,身体坐在担架上都摇摇晃晃,谁见了都要同情一下。
——这是不是他故意的,难说。
反正效果确实达到了。
徐铭志声音沙哑虚弱:“那日,我正在家中……”
他将整个过程都叙述了出来,甚至没有隐瞒自己正与小妾祝氏在一处,十分真实。
他也确实没有说谎,每一个字都极为真切。
听完,许多人看向容昭,眼神晦涩。
下手太果断且狠了。
永明帝又看向容昭:“容昭,你说?”
容昭抬手,弯腰行礼,仪态万千,有翩翩公子之态,说话不急不缓:“我不知徐知府说的是真是假,但我那六日都在京中,且有人证。”
她的仪态和态度,很难让人将她与徐铭志口中星夜上门的人联系在一起。
徐铭志想说话。
容昭看向他,轻声道:“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徐知府为什么坚信是我,我只想问问,我为什么要害你?”
徐铭志死死盯着容昭,身体动了动,像是想要扑上去撕咬容昭。
但是,最终他忍了下来。
他扭头面朝永明帝,声音虚弱:“因为臣的妻子容香惜,容世子,我不知道容氏给你说了什么,让你以为她在我府上受尽委屈,让你如此狠辣报复。”
容昭反问:“旁的不提,我五姐没在你府上受委屈?”
徐铭志面露委屈:“臣这些年忙着治理变州,打理正事,忽略了后宅,导致后宅妻妾相斗,这确实是臣的错,臣认罚!”
这话没问题……
但是——
百官们突然神情古怪。
前些日子的报纸上,某位徐大人宠妾灭妻,把妻子害死了,这次妻子的娘家很是硬气,要给女儿做主,告到了官府。
那徐大人被传唤时,开头就辩驳说他忙着正事,有些忽略后宅巴拉巴拉……
和现在徐铭志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百官们心情复杂。
徐铭志还在继续:“我那妻子脾气有些蛮横,这些年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就经常拿府里小妾发脾气,我忙于正事,只能时常宽解,但似乎没什么用……”
百官们:“……”
他们想起看过的内容了,因为与前文对比太过不要脸,所以记忆深刻。
下一句是:我一直很尊重妻子,所以X娘没有身孕,我也没有庶子,免得她不高兴。
徐铭志:“我一直很尊重五娘,所以五娘没有身孕,我也没让妾室先有子,生下庶子,免得她不高兴……”
徐尚书当即心里咯噔一下。
徐铭志之前养伤,后来一直在赶路,回京也是看病、说正事,没人去管报纸上杜撰的内容,也没心情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