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百一十 虽然刀枪不入但倒霉……(第2/3页)

而且被电居然只是浑身一麻,这电动狼牙棒似乎也不怎么样嘛!

这么一想,朱棣对电动狼牙棒就有些兴趣缺缺,恰好此时说到郑和纪念日。

615年纪念日??

后世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朱棣酸了,他的万寿节肯定没人记得,说不定大明建国的日子都没人记得。

郑和察觉到朱棣频频扫来的目光,心中愈发忐忑。

“三保,朕也想出海看看。”

郑和:“??”嗯?

【朱酒酒伤得并不深,至少在郑和眼里只是皮肉伤罢了。

但是朱酒酒却喊得撕心裂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猪叫声。吓得郑和直接捂住她的嘴:公主,你小点声,再这么叫下去船上的人都听见了。

而且这才是洗伤口而已,还没上药呢。

郑和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下手太重了,同时心里对朱酒酒的那点怀疑消失得一干二净。

因为朱酒酒哭得太真情实意了,如果不是娇生惯养长大,没经历过刀剑无眼的姑娘,是不会为了这点伤哭成这样的。

他哪里知道和平年代的现代人很少受伤,这样大的伤口绝对要跑医院缝针。而且医院见是年轻女孩,会选用美容缝合,不用拆线,留疤小。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医院缝针要打麻药,过程根本不会疼!

朱酒酒疼得实在受不了,趁着郑和转身之际,火速下单一盒布洛芬。

布洛芬可以解热、镇痛、消炎,她这情况吃正好合适,不仅能止痛还能消炎。

受伤之后如果处理不得当,很容易感染发炎进而引起发热,古代很多人受了伤没挺过来就是这个原因。

可不能轻视,朱酒酒趁着郑和出去换水,签收拿出药,手忙脚乱的单手拆快递,抠出一颗布洛芬直接咽下去。

剩下的直接塞枕头底下。

如果不是网上没有麻药卖,朱酒酒都想给自己来一支麻药剂。

该死的陈祖义砍身上不好吗?为什么要对她没有防护的手臂下手。身上穿了防弹背心,觉得自己刀枪不入的朱酒酒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永乐时期

朱棣眼前一亮:“去热、消炎、镇痛的布洛芬!还有麻药!”想要!

军中将士受重伤后,大多数都会高热,一旦发高热就是听天由命的事了,能挺过来就能活,挺不过来就是一死。

没想到后世竟然有去热消炎同时还有镇痛效果的神药!

还有麻药,缝合伤口时居然感觉不到痛,太神奇了。

凡刀斧斫磕跌堕等伤,有破皮伤肉者,军医都会用桑白皮线缝合,再用封口药涂抹,然后用散血膏敷贴,牵住所封药,不令开落,这在军中很常见。

但是过程很痛苦就是了,不少人撑不住会活活疼死过去。

若是缝合过程中有麻药,缝合后再用上布洛芬这样的神药,那军中伤亡率不就可以大大降低了吗?

朱棣满眼都是布洛芬和麻药,完全不想纠结书中他的“小女儿”如何离经叛道,如何大逆不道了。

如果能把这两样神药给他,他不介意她离经叛道啊!

等听到刀枪不入的防弹背心时,朱棣坐不住了,他兴奋地来回踱步,“不亏是朕的女儿!果然行事周全、胆识过人,就是太倒霉了点。”

都刀枪不入了还能被砍到薄弱之处,啧,这运气也太差了。

这么倒霉是不是应该给全身都用上刀枪不入的防弹衣呢?他的宝贝女儿。

洪武时期

朱元璋可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牛人,他也是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布洛芬和麻药的重要性。

更不要说刀枪不入的防弹衣了。

这全是无价之宝啊!

朱元璋心动了,他余光瞥了眼还跪着的朱棣,“老四!”

“唉,”朱棣跪得挺不走心的,他心神全在天幕说的神药和防弹衣上,听到朱元璋喊他头也不转地应了一声。

气得朱元璋想拿鞋底抽他,但为了买书,暂时忍了,“天幕这回的书恐怕会涉及不少海上能用到的东西,防护、药品都不会少,你可得盯仔细了,都买下来。”

“这可是大明的未来。”

朱棣顺杆子往上爬,麻溜地起身,“是,父皇,为了大明的将来,儿臣定当肝脑涂地。”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父子两好得跟没有之前的不悦一样。

朱允炆眼皮抽了抽,“……”

朱樉不爽地瞥了一眼朱棣,马屁精!

大秦

阴嫚对布洛芬印象深刻,上回天幕说起女子月事时就提过,书中也提到过布洛芬和月事带一样很重要,是来月事不能缺少的东西。

原来布洛芬是用来止痛的啊!

可这世上有太多比来月事还疼的伤,比如战场上的刀伤、箭伤、伤经断骨,还有被称为鬼门关的女子生产。

若是大秦也有布洛芬就好了。

难得有一本属于她的书,阴嫚来回看了很多遍,虽不至于倒背如流,但具体哪一章说了些什么,她还是记得的。

阴嫚仔细回想书上关于布洛芬的描述,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声,书上只提到了它的名字,其他的什么也没提,连功效都没有。

虽然布洛芬和麻药很好,但秦始皇最中意的还是刀枪不入的防弹衣。

经常遇刺的他真的很需要啊!

蠢蠢欲动.JPG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瞪大眼睛:“刀枪不入?还有这种好东西?”

刘彻不像经常遇刺的秦始皇,也不像经常上战场的李世民、朱棣等人,故而他听到刀枪不入,惊讶比惊喜多。

“仲卿,这世上当真有刀枪不入的衣服?”怎么听着这么不可靠呢?

卫青仔细想了想,道:“陛下可记得之前在天幕上看到过的海陆空三军演练和阅兵。”

那么震撼的场面刘彻当然记得,他颔首道:“怎么了吗?”

霍去病也在怀疑防弹衣的存在,闻言恍然大悟:“舅舅的意思是那些士兵都没穿铠甲,很有可能他们衣服里面穿了防弹衣!”

刘彻皱眉:“可是他们是演练,又不是真上战场,不穿铠甲也正常吧?”

霍去病没大没小惯了,直接道:“陛下没打过仗有所不知,铠甲、皮甲又沉又重,将士们训练也是要穿铠甲、皮甲的,否则真到了战场再穿会不习惯的。”

同理,后世的将士不可能因为是演练而不穿铠甲。

那只能是穿了,而他们没看见,或者不认识。

所以刀枪不入的防弹衣是真的?

那得多轻薄才能穿在里面并且还看不出?嫌弃铠甲又沉又重的霍去病对防弹衣非常好奇。

唐太宗时期

侯君集无比羡慕:“这哪里还用出海冒险,有这些东西,直接带领军队杀过去不好吗?”给他五千,哦不,三千水军,和以上那些东西,他能绕世界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