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5页)
“你现在只是忙,还不算派上大用场。这个事情呢,因为还不确定,所以暂时不能说,反正,你好好工作吧。”柴巧英说着,看了看手表,道:“我也进去收拾东西,咱们一块儿走。”
等沈文也回来收拾好了包,几个人就关上灯,锁好门,一起下楼了。
到了楼下,柴巧英又重重拍了拍沈文的肩膀,道:“回宿舍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人只要可以吃饭睡觉,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是,我知道了。”沈文用力点点头。
她看上去已经比之前好多了,眼睛虽然还是肿起来的,可眼神恢复了光亮,她又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沈文了。
虽然还是有些畏畏缩缩,但看得出来,她是带着希望的。
夏青棠也说:“沈干事,有什么事,你可以尽管跟我说,我说不定可以帮上忙的。”
“是啊,有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你就不要客气,我也能帮上忙的。”成双民也说。
沈文笑了一下,道:“谢谢大家,我还真有个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方。”
夏青棠说:“你说。”
“夏干事,下礼拜一过来的时候,可以帮我带一点儿卫生纸吗?我本来打算明天休息出去买的,但现在也不敢出去了,只能请你帮我买。”沈文说。
“好啊,没问题,你要买几包?”
“买两包就行了,后面又要发了,绝对够用的。”
厂里每个月都会给女同志发卫生纸,不过一般来说肯定不够用,所以还需要自己去买一些。
夏青棠便说:“好,礼拜一早上我把卫生纸带给你。明天你还够用吗?不够的话,我办公桌里还有不少,你可以先拿去用。”
“明天够用的,谢谢你了,你还想得这么周到。”沈文道。
“都是女同志,这点事情哪能想不周到呢?”夏青棠笑着说:“你快回宿舍休息一下吧,好好睡一觉,明天会舒服很多的。”
“好,那我往这边走了,谢谢你们。”沈文又是深深一个鞠躬,然后转身走了。
柴巧英说:“我们也去车队那边吧。”
“柴主任,车子倒是在的,但司机不一定在吧。”成双民说:“这个时间,也早就下班回去了。”
“小黄就住在厂里宿舍,他一般下了班不会那么早离开车队的,会在那边跟别人玩一会儿。”柴巧英笑着说:“跟我过去吧,准没错的。”
两个人便跟着柴巧英去了车队,果然,车库里传来了说话的声音,还能闻到一股烟味儿,听动静像是在打牌。
柴巧英是个很给面子的人,她也不进去,而是站在外面空地上喊道:“小黄在吗?我是柴巧英,你能开车送我们回家吗?”
车库里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一个长得很斯文的男青年慌慌张张从里面跑了出来。
他有些紧张地把两只手在裤子上擦了擦,然后赶紧说:“柴主任,你们今天加班了呀?”
“是的,加班了,班车早就开走了,只能请你送我们回家了,又要辛苦你了呀。”柴巧英笑呵呵道。
“没事儿,这算什么辛苦啊?这可是加班,会有加班费的,我能多赚一点钱,高兴都来不及呢。”小黄说:“那你们在外面等着吧,我进去把车子开出来。”
“好。”
夏青棠之前没有加过班,所以还是第一次坐厂里的小汽车回家,不过她也知道办公室的干事员们如果因为加班错过了班车,是可以让空闲的小汽车送回家的,油票是厂里出,还会额外给司机师傅付一份加班费。
因此,大家对加班这件事并不抵触,司机要是遇到了也会很高兴。
反正打牌也是消磨时间,还不如开车出去赚个几毛钱呢。
小汽车很快就开出来了,是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身擦洗得很干净,看上去一尘不染。
等车子在几人身边停下,夏青棠就打开了后面的车门,笑着说:“柴主任和成副主任,请上车吧。”
柴巧英笑着说:“还会给领导开车门,这么机灵呀。”
“难得遇到,也让我表现一下嘛。”夏青棠等他们俩坐上了车后座,就关上车门,然后自己坐到副驾驶位上去了。
小黄说:“都坐好了吧?柴主任跟成副主任的住处我知道,夏干事你住哪里啊?我看看要怎么走。”
“我住在中心路的省委大院儿。”夏青棠说。
小黄愣了一下,道:“夏干事家里是省委的呀?”
“我爱人之前在省委上班。”
“现在不在了吗?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去下面锻炼了呀?”小黄随口道。
“不是,他读大学去了,脱产四年。”
“真厉害呀。”小黄笑呵呵道:“夏干事果然不是寻常人。那行,咱们就出发了。还是先送柴主任,最后一个送夏干事,这样行吧?”
成双民说:“我最后,先送小夏,她是女同志,让她早一点回家吧,我最后一个回去没关系的。”
夏青棠说:“不好吧,你是领导,应该领导先回去。”
再说她也不着急,毕竟他们家做不做晚饭都一样,回去晚了可以吃食堂。
“就让小成最后一个吧,你是女同志,早点回家比较好,听我的。”柴巧英一锤定音。
“好嘞,那出发了。”小黄发动了车子,一口气开了出去。
别看小黄年纪不算大,但他可是部队回来的,在部队的时候就是开车子的,因为技术很好,坐在车里稳稳当当的。
因为车速均匀稳当,柴巧英开始慢悠悠地跟成双民聊起了家常,询问他家小孩的情况。
夏青棠之前完全不清楚成双民的家庭情况,今天听他们俩人聊天,才知道成双民原来是在乡下结的婚,而且早就生了一儿一女了。
像他这样在乡下跟当地人结婚的知青也不在少数,毕竟年纪越来越大,他们也不知道还要在乡下待多少年,最终只能在当地找一个互相看对眼的。
当然了,不少人在乡下结了婚,但只摆酒不登记,所以法律上根本没有婚姻关系,这两年知青一窝蜂地回城,很多人其实是抛妻弃子回来的。
回城后,就说自己没有结婚,等有了工作,就在城里再找一个城里的媳妇儿。
得过上两三年,乡下的媳妇儿才会意识到不对劲,城里的汉子不再写信回去了,也没了音讯。
可有些人压根不知道对方在城里住在什么地方,也不清楚工作单位,就算来了城里也根本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