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利字为先(第2/4页)
“闻酌她老婆?”冯二钟往下踹的脚一顿,不大相信,带着试探,“你还能跟他老婆扯上关系?不都说他老婆也很厉害吗?还说有个什么公司?”
跟闻酌相处这么久,冯二钟从来都没有听闻酌或者他手下人在外提过一句关于他媳妇的话。
乱七八糟的场合闻酌也不去,更不舍得把他媳妇带出来溜过。
藏的很好。
要不是偶然碰见过一次,他都有点怀疑传闻中的闻酌老婆是不是真的存在。
“是有!批发市场对面的商场就是他老婆建起来。”
“大卖场?”冯二钟也很吃惊,封建且保守的思想先入为主。
不用想就知道,那么大的一个商场肯定是闻酌花钱给她媳妇建的。
“对!”蒋翠抱着孩子,回答地很快。
冯二钟学别人的样子,摸了摸自己腕上的大金表,倒是没想到闻酌比他想的水还要深。
不简单。
“闻酌可是个不能得罪的,你以后就好好地哄着她媳妇,千万别得罪人家。”
“我明白。”
她答的乖顺,冯二钟倒又和颜悦色起来。
“赶紧起来做饭去,以后注意点时间。”
“是,是,我这就去。”蒋翠抱着女儿,艰难地从地上起来。
路过冯二钟,一刻也不敢停的跑去厨房。
客厅里的两儿子都被她婆婆管着,缩着头,不敢碰他爸的霉头。
蒋翠习以为常,在门口放下女儿,走进厨房就一通忙活。
最后等馒头放进锅里,玉米粥关到小火,她才靠着冰箱,碰了下脸,有了片刻的休息。
在外跑了一天,蒋翠已经不年轻了,浑身上下没有不累的。
但还是不敢松下心,毕竟家里还有一堆老小等着吃饭。
她透着厨房的小窗户向外看,黑沉沉的夜晚,压的人喘不上来气。
其实家里最开始是有保姆的,但是她公婆舍不得这个钱,也就作罢了。
她在冯家跟个保姆也没差了,还便宜不要钱。
这日子。
冯二钟在外有家,看完老人孩子就走,也没留下吃饭。
忙活一晚上,折腾出的一桌子饭菜,最后正儿八经在吃的也就是她闺女。
公婆和两个儿子基本没动几口,婆婆还一个劲儿说今晚菜咸,吃不下去。
可粥也没见他们喝,一看就是肚里有食的。
蒋翠又不瞎,但也没说破。
等人都下桌后,她看着女儿喝完粥,就又起身继续收拾。
身体累到一定程度,是真的吃不下去任何东西。
只想赶紧忙完,回床上躺会儿。
小女儿跟在她身边,怕她难过,小声开口。
“妈妈,你别伤心。奶奶给哥哥都吃过饭了,所以才吃不下去你做的饭。”
“妈妈知道。”蒋翠摸了摸她头发,“那你有没有吃奶奶给的饭呀?”
“没有。”女儿扑在她怀里,“奶奶买回来的大鸡腿,我想留着等你回来一起吃。可奶奶听完就骂我,还把我赶下了桌。”
蒋翠抱着女儿,脸色都变了。
冯家本来就是江市底下村里的,他公婆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不然,也不至于早早地把她大女儿给嫁了出去。
蒋翠知道,也理解。可现在毕竟不比往时,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冯二钟那么能挣钱,难道家里还能就缺了一个鸡腿不成?
她只觉得心寒。
“妈妈。”女儿搂着她脖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晚上被冯二钟给吓着了。
只一个劲儿地喊她,比往日还要腻歪许多。
“没事,没事。”蒋翠搂着她,沉默着不想提刚刚,只一遍一遍顺着她的头发,轻声开口,“明天妈妈给你买大鸡腿。”
女儿很懂事,连忙摇头:“奶奶会骂的。”
每次妈妈给她买了什么东西,奶奶都会骂她是讨债的,也会骂妈妈不会过日子,只会嚯嚯爸爸挣的钱,是一个不要脸的婆家贼。
她不想妈妈被骂的那么难听。
“不会。”她悄悄地告诉女儿,“妈妈现在也能挣钱了。”
她可以用自己的钱给女儿买任何想买的东西,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女儿年纪小,还很好哄,很快就欢呼起来,也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开口。
“那妈妈,我们以后是不是就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呀?不用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那种。”
她很怕被奶奶听见,声音放的很低很低,整个人都快要钻到蒋翠耳朵里。
小孩子总是很天真,把问题会想的很简单。
不喜欢的人一律都要远远地离开。
蒋翠从没往那个方向想过,每次隐隐有这样的念头,都会被自己给按下去。
毕竟所有人都在告诉她,离了她男人,她什么都不是。
按着前半辈子看,也确实如此。
她除了能照顾孩子、侍奉老人,一无是处。
可就在那个北风吹的很猛烈的夜晚,她的脑海里却浮现出来顾明月的身影,稳坐办公室中央,从容自信,游刃有余。
那么厉害的一个人都说自己很有能力,那她以后应该也能这样吧?
蒋翠再次记起了自己不断累计增长的营业额,背熟高石给她说的提点数,生平第一次有了敢想的底气。
迎着女儿满怀期待的目光,她想起来自己远嫁的大女儿,心都还会一抽抽地疼,沉默着点头。
“妈妈努力。”
小女儿当即就蹦起来,围着她转起了圈,笑容传遍了客厅。
蒋翠坐在凳子上,就这么看着小女儿,视线偶而环顾四周。
熟悉且压抑。
这就是她看似光鲜生活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已经过成习惯的生活和生活带来的窒息压迫,不断地撕扯着她。就像是被一把钝刀子,不断地自己身上划拉,试图割肉。
血少流,却很疼。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头,只是会想起顾明月,那样有本事的人。
换做是她,应该会做的比自己好太多。
敢想敢做,强大自信。
——
小年一过,临近春节就只剩下一周。
江市过年一直都有买新衣服的传统,他们商场挨着批发市场,算是赚够了客流量的便宜。
每天都在人挤人,最夸张的就是周末。
早起高石开门的时候,门口甚至就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寒冬腊月,很是紧俏。
也是因为前期蒋翠和沈因努力,最近两天,商场内也开始渐有了代金券的影子。
有的企业敢于尝鲜,年礼早早的发下来,让员工们都趁着年头里的休息日,抓紧买成过年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