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3页)
“杀俘不详啊,我赞成。”三叔公苍老的声音说道。
族长叹一口气,也点头赞同,“有没有人反对?“
众人左右相顾,没有人表示反对。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这样了。刚好咱们围墙还要修得更高更厚一点,还有围墙外的陷阱得再挖一挖。”
卸了甲,受了伤,还没吃饱,应该没有太多的力气来反抗了,就当是役夫来用吧。
想一想,族长怕李小寒心软,叮嘱道:“不准给他们用酒精,也不准给他们用三七。”
酒精、三七多精贵啊,还没多少存货,大蒜素……大蒜素便算了,毕竟原材料是蒜,还是不缺的。
“嗯。”李小寒应道。她自然明白族长的顾虑,酒精三七稀缺,自然得留着给族人使用。
至此,今日的的事大体算总结完了,接下来还有后面的安排。
“今晚继续派人守好夜,先歇一歇。”族长站起来说,“明日继续修城墙,挖陷阱。”
“那信和那边,要不要……”有人提起了带着族人躲进山里的李信和。
族长沉默了一下,“不用通知他们,咱们两边现在不联系,对他们是最安全的。让他们先在山里躲着吧,来来回回的折腾人。”
这个安排是最安全的,纵使大家再想念山里亲人,也不再说话。
前途仍然未定,明天无法估计,明天的明天,明天的明天的明天,谁也想不到来的是什么。
什么时候是安宁团聚之日?
或许只有等到王爷回来,他们定城才能重归安宁。
一行人灭了火盆,拿起火把,四处家去。
重重屋影,除了几处,一切渐渐归于黑暗和宁静,然而深夜里,不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也不知道又多少人梦中惊醒。
次日一早,天边尚是蒙蒙亮,平山村已经苏醒了。
祠堂里,早早起来的妇女,已经准备了丰盛饱腹的早饭——根据李小寒的建议,战时状态,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所以如今大家都吃上了大锅饭,就不每家费时费力自己煮了。
饭是刚刚煮好的就盛上来的干米饭,扎实,饱肚,这可是往日夏收秋收时,灶头当家人才舍得狠下心来煮的饱肚饭,如今是大盆大盆的端上来,想吃多少吃多少;
手指厚掌心大的腊肉,炒着新鲜的青菜,青碧碧油汪汪的的让人食欲大振;
还有昨晚大锅慢火炖上的马肉,炖了一夜已经肉烂骨软,虽然味道略带着酸,但是众人大口大口吃得爽快。
自从知道危险之后,李小寒便提议搞这个大食堂,又预防众人一下子油水太足反而拉肚子,如今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吃饭——这个时候还节省什么,吃饱饭才够力气保命呢。
相比平山村众人,俘虏们的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身上的铠甲衣物早被剥干净,连头上有铜的簪子都被摸光了,换上了村民不要了的烂衫短裤,在这秋日的早晨里冷出一身鸡皮疙瘩,然后喝了半碗稀得见人的杂粮粥,能动的都被赶出去干活。
与这样严苛的吃食待遇相反的,却是他们的伤口多被敷上了伤药,虽然一看就知道是常见的普通草药,但是也渐渐止住了血。
更有甚者,昨晚有几个发热的人,竟然喝上了大蒜素。
那可是京城都有名的神药大蒜素,往日他们这小兵们哪里敢奢望自己能用得上。
人都想活着的,看了看,好像平山村李氏一族人暂时还不想要他们的命,甚至还在救他们的命,稀粥就稀粥吧,干活便干活吧。
于是,这几十号能动的俘虏,零零散散的被分散在各处,在平山村人砍柴刀的威胁下,修围墙挖陷阱削尖竹。不要想偷懒,动作略慢了,立刻会被人拿着细竹枝狠抽。
算了,都是为了活着,忍了。
就这样,在紧赶慢赶中,昨日被撞坏的围墙被迅速修复好,被踩踏过的陷阱被重新清理干净布置好……然而,村人一直担心的敌人却没有再来。
人影都没有一个,平静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是什么情况?”
“谁知道什么情况?来得越晚越好,咱们准备得越充分,最好以后都不来了。”
“那倒是。”
没有说出口的,是生怕大军集结需要时间,来晚了。
只是,第二天,也没有人来,第三天,还是没有人来……
平山村人指挥着俘虏们,尸体已经埋了,连围墙外的壕沟都挖了一条,平山村就像一个缩在壳子里的乌龟。
至于敌人,没有人知道怎么一回事,族里已经就这件事讨论来讨论去,开了好几次会,设想了十几个可能,最有可能的便是——朝廷大军已经开始攻城了,懒得抽出人手来他们平山村。
这个猜测,让很多人悄悄松了一口气。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府城里有高墙精兵,有夫人世子呢,就让他们上吧。
“不管怎么样,咱们应该做的还是要做好。”族长皱着眉头说道,“把围墙外的那壕沟,再挖深一点,宽一点。”
“是!”
第四天,早晨,日光耀眼。
众人依然是一边挖壕沟修围墙筑工事,一边警惕着张望前方,深怕前方突然来了大队人马。
“看,前边是不是有人来了?”
突然地,一个眼神好的村民轻声说道。
正对着太阳,看不太清,但是是有几个黑影从转弯角走出来了。
“什么?来了?快,快,躲起来。”
一时间慌乱不已,好像等了许久的那个坏消息终于来,众人心跳得厉害。
不过也有镇定的人,临跑前还要扫一眼前方确认一下。
这一扫便扫出来问题。
“前边那几个来人,不像是士兵啊!”
“啊?那还有谁??”
现在平山村周围的村落谁不知道平山村危险得很,平山村也没空搭理人,亲戚都不来了,难道还有人来串门子?
“真的不像是士兵。”
三三两两的人附和说道,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是来的四人貌似身形不高,其中两个矮小的,好像是小孩子。
更重要的是,后面没有人跟着继续出来了。
人影渐渐走近,看得越来越清楚。
“好像李春喜周大丫家的大妹!”
“他家大妹不是嫁到刘家村里去了吗?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