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断案(第5/5页)
封苋也将其他几个城池的事一一报上,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水道已经从代邑修到了河西一地,再加之如今中洲大河及各大分支被全部疏通。
东女的水源除了河西,科斯,红沙荒漠三地,都暂时没有紧缺的风险。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麦子才分心问道:“封大人,这次北派,可带上封荷?”
听到陛下问起她的女儿,封苋脸上挂起了淡淡的微笑,“家父如今在书院任教,臣将小荷送去寄读了,便未带上。”
听到封荷有去处,麦子这才放心。
“陛下,这些人怎么处理?”
眼看议事到了尾端,封苋赶忙开口问道,生怕陛下将这活又丢到了她手上。
麦子沉思了一会儿,“就带去梵华楼吧。”
左右那儿的人都差不多走完了,那殿子大,应该塞得下这么多人。
等众位怀揣异心的人跟随着兵卫来到梵华楼后,便目瞪口呆地看见了里面的景象。
宫墙上处处爬满苕藤,院前架着一口铁锅,从宫墙到门槛之间,绕了一根麻绳。
上面挂着大小不一的衣物,下面躺着一个年岁不大的少年,嘴里嘟嘟囔囔着什么。
见到有人进来了,眼里的神色一闪。
立即跳了起来,结果就看到了一堆香气袭人的男人,数双眼睛盯着他。
言书一脸怨视地盯着这些人,看到领头的人正是阿亚朵,他突然明白了什么,脸上绷出一个笑意。
趾高气昂地走到这些人的面前,大声道:“院子里的菜都是爷种的,你们不许偷拿。”
阿亚朵只管将这些人带到此处,便没有再管,带着卫兵们前去戍守城门。
只留余下的二十人面面相觑。
在周国得到池大人提点的关宸率先发问道:
“小兄弟,这是什么意思?”
言书高昂着头,轻瞥了一眼说话的这个男子,和陈少楼身上的气度有些相像,一点也没有骨气。
虽是如此想,言书还是将这个残酷的事实告知了众人:
“在这里,只有住的地方,要吃要穿自己想办法去。”
听到此话,这些人各自交换了个眼神,便当做无事发生一般,各自在殿中找了个床榻歇息。
言书只得看着他们安之如素,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周国的那三人,甚至还效仿言书,在院子里面分开了一片土地,开始松起土来。
金国的那五位也十分齐心,仔细将身上的金银细软全部都贴身装好,走起路来都能听到叮当作响的声音。
只有齐国,可能是因为人多,分成了几个派系,颇有些水火不容的姿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
言书在里面格格不入,如同闯进了大灰狼窝的白兔。
关宸此时又凑到了言书的面前,虚心请教道:“言小兄弟,这个种子,你是从哪儿寻的?”
言书有些闷闷不乐,看着这些人不经意地靠近,分明没什么变化,可言书总觉得这些人的耳朵几乎都要竖起来了。
得到答复后,关宸便带着另外两人前去找种子的门路。
齐金两国的人便一窝蜂的上来,开始打听着言书的来历过往。
其中不乏会做人情的,立马将言书捧得飘飘然。
“那你本来是去养马的?结果没看上,才留下来了。”
人群里,一个直剌剌的话语突然刺痛了言书的薄弱处。
这个原本热衷跟他们谈天说地的小少爷,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脸不虞地回到了自己的寝殿处。
十几道锐利的目光同时刺向了说话的此人,片刻间,这些人又恢复了刚刚的模样。
“唉,为何他们就有陛下考校的机会?我们连见都只是远远看了一眼。”
虽然是抱怨,不少人都升起了一样的心声,连面也见不到,又怎么完成皇帝吩咐给他们的任务。
也有些人打起了言书的主意,若是能把言书策反,日后说不定能靠言书走出这处破烂的寝殿。
等关宸三人拿着千辛万苦换来的种子回来后,感受到院里四处投射来的视线,顿感心力交猝。
原来这就是身处大宅院的感觉,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娘这些年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自麦子将这些人一窝蜂地赶进了梵华堂,便将他们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