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四章 无私藕(第4/8页)
咸希尧缓缓地站起身来,只觉得手脚冰凉。
“这,这是什么?”咸希尧见得少,不由得指着它大叫起来。
崔三儿便是那日差点被他用菜刀削了头皮的混混,今日连面都没敢露。
紧接着,便有火焰组成的箭,从正面撞上了怪物身体中央,将它击得粉碎,重新成为碎石。
“咳,咸老板,这个时候来跟你说这事儿,原本是不合适的。可听崔三儿说,你屋里那个瘫子,原本是姓包的?”
可那些碎石仍在颤动,咯咯作响,要滚回到一处去。
站在中央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朝他走了两步,满脸的为难。
鲁鹰举着追日弓,依然在警戒。而在他们身边,还在传来更多的咯咯声。那些被夜行的佛像所踩碎,又还没有来得及修复的残墙碎石,此刻全都像有了生命一般,拼凑出了一个接一个勉强成型的人形。
他们到这里来做什么?是来吊唁阿澈的吗?
这些石怪迈开了腿,越过了三人头顶,走了起来。
咸希尧恼怒地抬头,便看见晃动的十几只火把下面,一张张明暗不定的人脸。自阿澈去了之后,他的脑子便浑浑噩噩的,花费了不少力气,才认出是竹溪镇上的诸位乡亲。
“糟糕,它们的目标是巡猎司!”
不晓得哪里来的一阵冷风卷过来,差点吹熄了他烧给阿澈的火盆。
鲁鹰转身便跑,咸希尧也跟了过去——不能让桃源图落在这些怪物手里!
院门忽然开了。
常青却站在原地不动。
“你啊,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像君子的家伙。”他低低笑着,“若说你偷了桃源图,倒不如说是我偷的,可信度还高一点……”
“常公子?”
明明是离火焰这么近的地方,他还是觉得身上一阵一阵的发寒。
“你们走吧,我不能接近桃源图。”
火盆里的火苗蹿了两下,他就以为是阿澈听到了,凑了过去,差点烧到了眉毛。
他面朝着还在一个接一个爬出来的石怪,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支外表普通的笔。
“你连在屋顶上,都坐得四平八稳,端正方直,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后来你晓得那酒不是我自酿的,是我偷拿的,便自罚抄写了三百遍的包家家训,还把我的份儿也一并抄上了……你还记不记得,记不记得?”
“让我来助你们一臂之力!”
咸希尧独自守着火盆,往里面烧着纸钱,想起来,就叨叨几句。
笔尖破空之处,顿生龙吟。
“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嫌这冰糖拌藕实在太甜,便带了厨下的桂花酒给你,那年的中秋节,是咱俩一起爬到屋顶上,赏的月?”
六
便是要不断地提醒后人,任凭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因为一己私欲,堕了这一颗冰雪般皎洁的心。
咸希尧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过,在那个夜晚,阿澈究竟是如何翻过了窗户,逃进了茫茫的雨幕当中。他甚至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少年喘息着转过头来,湿漉漉的黑发紧贴在前额,满眼的惊惶失措。
这么些年来,每到中秋节,就给阿澈做无私藕,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这道菜也是他们包家原先的规矩,是要将包河里的藕细细地切了丝,再用冰糖拌了,意思是“此藕无私,冰心可鉴”。
在突然消失之前,阿澈一路都在急急地奔跑,就像有人在身后紧追不舍。
但他还是做了无私藕。
可事后,人们并没有发现除他之外第二个人的痕迹。只有沿途掉落的,一些奇异的碎石。
丧事本来就办得简单,阿澈在竹溪镇几乎是个隐形人,没有什么人前来吊唁。只有咸希尧一人替他守灵。
那些碎石并不属于附近的山林,没有人知道它们从何而来。
第二夜就是中秋,月亮惨白得很,悬在阿澈的灵堂上方,把整个院落照得一片雪白。
咸希尧曾因此反复演练过沙盘,却百思不得其解。
十四年苦捱,终于一朝解脱。他怎忍心他再走得辛苦?
然而所有的疑问,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当他和鲁鹰赶到了巡猎司,三只石怪已经站在了院落之中。它们抓着屋檐的一角,一起用力,竟在吱嘎声中,生生掀开了屋顶。
他再也说不下去,一口气哽在喉咙里喘了半天,眼看是要憋出泪来,却又咬牙忍住了。不能哭,不能哭,阿澈平素最喜欢看他开心的样子,若他哭了,阿澈就舍不得走了。
随着这个动作,一阵阵的碎石从它们身上滚落,掉落在地。
“我知道你心里苦,阿澈,”他低声喃喃,“我知道你是冤枉的,所以不肯瞑目。”
咸希尧停下了脚步,死死地盯着那些碎石。
等他回过神来,阿澈已经落了气,可一双大眼还是睁着的,其中的光芒在一点点地消失。咸希尧只觉得一阵阵的茫然,下意识地伸手抚在阿澈脸上,想帮他合上眼睛。
鲁鹰在他身侧怒吼,更多的烈火组成的箭矢击中了石怪,似乎还有几名身着羿师制服的身影出现,但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只是蹲了下去,捡起了碎石,缓缓捏在了手中。
咸希尧便有一瞬间的恍神。
是它们做的。
阿澈便朝他笑了,那笑容是如此的天真,无忧无虑,就好像他还是他们当初相遇时,那个在包河旁边打马而过的少年郎。
是它们将阿澈追入了雨夜,是它们害得阿澈蒙冤十四年,死不瞑目。
十四年了,虽然阿澈不肯开口跟他说话,可咸希尧对他的动作已经异常熟悉了。“这是,要留给我?”
咸希尧捏紧了拳头,直到石块在他手中变得粉碎。
咸希尧把玉藕捧去给阿澈,他却摇了摇头,又朝他动了动下巴。
“什么鬼玩意儿!!敢跟老子抢桃源图!”
他之前听阿澈说起过,每个包家子弟,都有一节随身携带的玉藕,取的是“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这节藕所用的玉颇为特殊,是他自胎里便一起带来的。就算被逐出了包家,终生不得回乡,阿澈还是要带着它。
这位外表斯文,其实是个混世魔王的前县令挽起了袖子,一把抓住了石怪的一条后腿,沿着它的身体爬了上去,一路攀上了石怪的肩膀。
他缠绵病榻这许多年,早就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最后几日,完全靠一口气撑着。就是这口气,还老也不肯落下去。咸希尧想了想,觉得他是还在惦记着什么,便从枕头底下,将阿澈的那节玉藕摸了出来。
这一系列动作犹如行云流水,异常灵活,全都拜他年轻时候掏过的那些鸟蛋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