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邱’风送爽(第2/4页)
他刚到房间打开灯,门口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吓的他马上掏出手枪。
两短一长的敲门声,不是同志的暗号,但对这个节凑他并不陌生,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收起枪,来到门口。
等他开门之后,外面早已没了任何人。
只有一个盒子放在门口,老吴四处打量了眼,拿起盒子,匆匆关门。
回到屋内,刚一打开盒子他便愣了下,盒子最上方是个纸条,下面则是摆放整齐的金条,难怪刚才拿盒子的时候感觉那么重。
顾不得数金条,老吴立刻拿起纸条,上面还是报纸上剪下来的字。
内容不多,很简单:“夏日炎热,寥寥心意为同志们送点凉爽,邱小姐。”
果然是那位神秘的邱小姐送来的东西,但这次纸条上没有任何示警,纯粹是关怀的字句。
老吴看着纸条上的内容,很是激动。
但很快,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产生,邱小姐是怎么知道他们现在正缺钱的?
放下纸条,老吴仔细清点了下,足足二十根金条。
老吴收起金条,小心的将纸条贴身放好,带上手枪,提着盒子匆匆出门。
杨主任在家,今天了却了一桩心事,他很是高兴,正准确睡觉,熟悉的敲门声响起。
这是老吴的敲门暗号,杨主任立刻起身下床,快速来到门口。
“老吴,你怎么又来了?”
门外果然是老吴,他刚离开不久,突然又回来,让杨主任的心咯噔了下。
没有特殊情况,老吴不会违反纪律又跑回来。
“杨主任,您看这个。”
老吴顾不得解释,进去后立刻掏出纸条,注意到纸条沾有报纸剪下的字,杨主任心猛的一紧。
他马上接过纸条,仔细看向上面的内容。
这样的纸条他不陌生,之前就是这种纸条给他示警,让他躲开了一次危机。
杨主任离开原来的住处,便没有再回去过,但小苏曾经让人过去暗查,发现原来的家中的确有人进去过,还弄乱了很多东西。
这说明有人搜查过那里。
若不是邱小姐的示警,恐怕杨主任他们都已经遭遇了不测。
“这是什么意思?”
看清楚内容,杨主任很是疑惑,不是示警,也不是其他重要情报,说的是什么天热送凉爽,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和纸条一起送来的。”
老吴急忙打开盒子,露出里面黄灿灿的金条。
整整二十根金条,杨主任也愣住了,终于明白了字条上的意思,这种凉爽的感觉太舒服了,哪怕现在天热,他一样有种清风拂面的舒适感。
而且这笔钱对他们来说太及时了,有了这些钱,不仅可以买更多的药品,还能带上他们的货物,让这一船不白送,顺便来回赚到更多的钱,以后好给家里提供更大的帮助。
“这是邱小姐给我们的?”尽管知道了真相,杨主任还是忍不住问道。
“没错。”老吴快速点头。
“你见到他人没有?”杨主任立刻问道,这才是关键。
“没有,和上次一样,他敲了门送来东西就离开了。”
老吴遗憾摇头,当时他要是在门口就好了,这样就能见到这位神秘的邱小姐,可惜他没想到邱小姐突然会来。
“老吴,幸好你没有搬家。”
杨主任感叹道,之前他还为了老吴的安全着想,想让他更换住处,如果老吴真的搬走,那邱小姐岂不是找不到他们了?
这些钱,也就无法送到他们的身边。
“是啊,没有想到,邱小姐会突然送来这么多钱,但他怎么知道我们目前缺钱?”
老吴同样感慨,这笔钱,真的帮了他们的大忙。
“老吴,你说邱小姐会不会是我们自己的同志,某位暂时脱离了组织的同志?他不一定知道我们缺钱,但肯定知道组织缺钱,借你的手将这笔钱送给组织?”
杨主任突然问道,老吴怔了怔,杨主任的这个猜测,还真有可能。
这次的纸条上清楚的写着,给同志们送点凉爽,同志们这个称呼,多是他们自己对内的时候使用。
“他既然知道我的身份,为什么不重新回到组织?”
老吴问出他的疑惑,杨主任则摇了下头:“这个我也不清楚,或许他有别的考虑或者顾虑,但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是我们的同志。”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老吴默默点头,如果真是自己的同志,不管他在哪,为什么不现身,他们都一定要保护好这位同志。
“邱小姐的钱我们全部用来买药品,你明天去黑市把金条换成钱,然后再买些我们自己的货物,这一船我们尽快发货。”
杨主任快速说道,他还要通知小苏,找艘更大的船。
之前因为资金不足,他们想的是用小船运输,现在钱已经到位,而且还多出了不少,没必要再用小船单独送货。
不管邱小姐送钱的用意是什么,将这笔钱用在老家,准没有错。
他相信邱小姐若是知道的话,肯定也是支持。
“好,我明天就去采购。”
老吴点了点头,见到金条之后,他便有了这样的想法,只不过要来汇报给杨主任,让他来做出决定。
军事情报处,楚凌云正常上班。
昨天送了金条后,楚凌云直接离开了,并不知道老吴晚上又出去过。
更不清楚,他送的这些钱对老吴他们的意义有多大。
“组长,这是我的调查结果。”
楚原来到办公室,昨天他便去了邮局,查到了汇款单,邮局那有记录,这些很容易便能查到。
“这么多?”看到一摞的汇款单记录,楚凌云皱了皱眉。
“南京是国都,汇款业务很多,每天接到的汇款单就有两百左右,这是您说的四个城市发来的汇款单,还只是近三个月的记录,若是一年的话会更多。”
楚原苦笑道,当初看到这么多汇款单后他也愣了下,数量太多了。
楚凌云虽然只说了四个城市,但这四个全是重要城市,仅仅这四个城市过来的汇款单就足足占了所有汇款单的三分之一。
特别是上海,数量最多。
按照每天六十多张来计算的话,三个月就有六千张,数量确实不少。
“你带人核查全部汇款单,每月寄了一次的全部挑出来,然后核对他们的身份,把有正式工作的挑选出来。”
日谍给汉奸是每月汇款,日期不固定,汇款地不固定,但至少每月一次是固定的。
这样的话,又能筛查掉不少的人。
“是。”楚原带着所有汇款单离开,尽快完成组长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