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恋曲1990(第4/5页)

吉祥、如意也乐,吉祥道:“我们有自己的事要做嘛。小六,肯定是小六还是不行,表现的让爸爸不满意,所以又带出去深造一些。”

如意打了个响指道:“不能再同意了,肯定是小六表现不好。要不把他送来,我们教教他?”

“去去去!嘚瑟去吧你们!”

……

四九城。

转眼就是十二月下旬了,京城大雪。

李园也一夜间变回了亲王府……

地暖烧的屋内暖意如春,花房里一盆盆鲜花盛开,菜房里的黄瓜都结蒂了,过年肯定能吃到新鲜的。

这是李母和几个嫂子冬日最喜欢待的地方。

又暖和,又亲切。

三十一号这天,李源和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又陪着老母亲看电视,就坐在老母亲沙发边的地毯上。

老太太看到一条年终总结新闻后,惊奇道:“老幺,电视上说今年有三百万人去粤东打工,三百万人啊,那得多少人过去,住的下吗?有粮食吃么?”

这算是改开后的第一波打工潮。

李源笑道:“够吃。”

李母啧啧道:“乖乖哟,前些年城里粮食不够吃,还把人到处撵,不让农村人进城哩。这才几年,一下子进去三百万还够吃!”

李父看问题还是深刻些:“未必都能安排的了吧?光放进去,找活干还得靠运气。人又多又杂,我看南边怕是要乱的很。”

李源笑了笑,道:“是啊,乱的一塌糊涂。火车站简直不能多看,啥都抢。”

大嫂子问家里最大的官儿:“大雪,你们也不管管?”

秦大雪摇头道:“不是我分管的范围,没权力插手。”

心里叹息一声,这件事李源其实和她讨论过,对上面来说,如果三百万人里有二百八十万人都能安稳踏实的打工工作,剩下二十万成了不稳定的那一小块,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局面。

如果大张旗鼓的去抓去判去杀,那敢出来打工的人,就不多了。

只能以正常的警力,去尽力维系治安情况。

但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李池问李源道:“治国上着学,你就带出去跑?”

李源笑道:“从古代起,就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西方的大学也都有这种模式,允许大学生在读完一定书后,停下来休学一年,去走一走,看一看。英文叫gap year,间隔年的意思。”

二嫂子笑道:“听起来挺好。”

李源道:“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西方那边也只有一部分人这样做。但出事的也不少,有的孩子跑去原始森林里,结果被食人族抓起来给吃了。”

一家子人惊笑,好多去劝治国,千万别去招惹吃人的。

李源对李母道:“妈,我明年冬天再回来看您。”

李母慈爱的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道:“去吧去吧,我还能活好多年呢,有日子。”

李源笑道:“往后我多在这边住。”

李母又不同意了:“那边那么一大家子哩,可不能丢开太长时间了。你把日子过好,我看着也好,啊?”

李源笑道:“成。”

李池同幺弟道:“你少操这边的心,也不看看家里现在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秦家庄那边老乡们,冬天屋子里冷飕飕的,睡觉前都是往药水瓶子里灌热水,滚到被窝里暖上才能睡的着。早上起来露在外面的鼻子都能冻透了。现在我们都住这,冷不着,风吹不着,还不用打水扫雪倒尿盆子。样样都好,还有啥不放心的?你去忙你的吧。”

李源点头笑道:“成。”

估计是感觉气氛有些失落,治国就换了一个台,对李母道:“奶奶,快,唱歌了!”

李母一看电视,果然高兴起来,跟着哼唱起来:“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漫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治国陪着奶奶唱,到副歌部分,李母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李源也跟着母亲一起唱:“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秦大雪看着丈夫、儿子陪着老人唱的欢快,也是展颜一笑。

……

入夜。

西路院。

夫妻恩爱之后,李源照旧给妻子做起了推拿按摩。

秦大雪的肤色白里透红,这两年李源在大陆住的时间占一大半,她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宋芸她们常夸她越活越年轻,不像话的很。

夫妻俩都享受完彼此的全套服务后,夜色已经深了,却又都没什么睡意。

秦大雪静静的倚在李源怀中,享受这一刻的静谧。

屋外大雪纷飞,还有些风声,屋内温暖安静。

“想吃香蕉么?”

“滚!”

“我是说真香蕉……”

“那也不吃,牙都刷了。”

李源便不提此事,乐呵的说了个笑话:“嘉道理家族的唯一男孙十八岁办成年礼,斐力从小就喜欢小七,所以老罗兰和米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说服汤圆请动了小七去陪斐力跳第一支舞。结果当天小七的四个哥哥一直用眼睛死死盯着斐力,斐力跳了一半,已经是面色苍白,快跳不动了。最后还是他妈妈贝蒂,请求娄晓娥她们赶开了小思、富贵和吉祥、如意,斐力才算把舞跳完了。”

秦大雪吃吃笑了好一阵后,无语道:“还真把小七捂在家里一辈子啊?”

李源摇头道:“什么时候小七主动往家里领人了,她自己认可的,那就行。我们不添加任何门槛。”

秦大雪想起来了,笑道:“前几天我去海子里时,还有人专门问我,嘉道理家族和李家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因为这件事么?”

李源笑道:“不单是这个。还有汤圆在收购港岛电讯时,嘉道理家族鼎力支持。”

秦大雪又唏嘘起来:“八十亿美元啊,这个消息传回来后,好多人都淡定不了了。有些人还说起了风凉话,说港岛都快成李家的港岛了,还真不能小看这种声音。好在古办传出消息来,老人家问话,那港岛到底是成为英国人的港岛好,还是成为中国人的港岛好?港岛制度五十年不变,在这个前提下,当然是中国人掌控这些民生建设更有利。”

李源乐道:“那些人不会是想让李家捐出来吧?”

秦大雪呵呵了声,道:“至少捐给中资一部分股权。”

李源连话都不想说了,真他么脸大。

秦大雪宽慰道:“明白道理的还是占多数。赵君勋就明确表示支持,说李家能够收购这些资产,是给国家减轻了极大的负担。不然等英资将这些产业对外出售,如果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想下场,那个时候大陆即使外汇再艰难,也不得不挤出相当多一部分外汇,去拿下这些产业的一大部分股权。现在李家拿下了,是好事。这个说法得到了古老的画圈,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