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崇祯哭(第2/2页)
崇祯刚刚四处筹措搜罗了三万两银子,用于救济福王世子等逃亡宗室,现在也是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只好说:“河南到处饥荒,别处亦都是要紧。朕先措发一万两,即着钦遣官带去。”
大家都知道一万两银子对河南的情况,何止是杯水车薪,简直是打发叫花子。但崇祯的抠门,又是人所共知的,没人敢在福王被杀、崇祯暴怒的这个点上,同皇帝顶嘴,便扯开不提了。
陈新甲跟着又为杨嗣昌辩护了几句,将责任推卸到河南巡抚李仙风等人身上。但他们正说到一半,就有太监拿着新的黄纸奏疏,送到了崇祯的案边。
崇祯将奏疏轻轻翻开,粗略瞄了一眼,整个人便开始颤抖了起来。他,突然像当头顶打个炸雷,浑身一震,面色如土,大声叫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
随即放声大哭,声达殿外。
所有的大臣、太监都不明所以,在他的面前跪了一片。
皇上痛哭说道:“我做梦也不曾想到!不曾想到!”
接着又连声问道:“杨嗣昌,杨嗣昌,你在哪里?”
奏疏被皇帝一把摔到了地上,陈新甲小心翼翼瞄了奏疏一眼,赫然看到上面所写的内容,竟然是襄阳为张献忠奇袭所攻取,而杨嗣昌因此心忧成疾、药石无医!
“襄、洛据天下形胜之地,而襄阳位居上游,对东南有高屋建瓴之势。宪王为仁宗爱子,徙封于襄,作国家上游屏藩,颇有深意。襄阳失陷,陪都必为震动!”
“朕为天下讨贼,不意在一月之内,福王和襄王都死于贼手。这是上天厌弃我家,翦灭我朱家子孙,不然贼何能如此猖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