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革里眼(第2/2页)
李来亨含笑不语,马守应则接口说:“若非我和老革的老朋友郝摇旗出言相劝,说你已准备好了几万石的粮食兵甲,用来迎接我们,一锤定音,我们五人心中可能也是七上八下的,不敢就这么来蕲水会盟嘞。”
“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多虑多虑,两位老叔是多虑了。”李来亨微笑道:“革左五营也有近两万人马,兵强马壮,丁启睿一个文人岂是你们的对手?老叔们攻城拔寨,兵粮皆可取于朝廷之手,我只是小辈,怎么敢约束诸位呢?”
贺锦看李来亨语含不满,便劝和道:“兄弟们担心的是,咱们从未同少虎帅共过事,万一处不好,或者出点纰漏怎么收场?”
刘希尧也说:“咱们想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要多听闯军的意见。你们比我们更了解河南和湖广的情况,只要听闯军的意见,我想就出不了什么差错,即便出了纰漏,也有闯军遮风挡雨。”
蔺养成实力最弱、资历最浅,在投奔问题上也是顾虑最少的一个。他甚至连会不会有纰漏都不考虑,打定主意先抱住李来亨的大腿,直接说:“反正一切还是仰仗少虎帅的安排。”
他们的想法和态度都在李来亨的意料之中,有蔺养成积极通报革左五营的内情,李来亨便打定主意,分化贺一龙、马守应和贺锦、刘希尧的关系。
贺一龙和马守应那是李自成都搞不定的人物,而贺锦虽然倾向闯军,但他资望太高,李来亨也感到自己即便吞掉贺锦所部,也消化不动。
最好的办法还是将贺一龙、马守应、贺锦这最强的三个豪帅送去河南,交给李自成处置。蔺养成自不必说,他的投效态度让李来亨特别满意,又是湖广本地人,完全可以大用。
至于刘希尧,他的实力态度都处在贺锦和蔺养成之间,李来亨还没有考虑好是把刘希尧送去河南,还是留下来自己消化掉。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应对左良玉、丁启睿和张献忠,革左五营现阶段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起码要等到自己借用革左的兵力巩固湖广以后,再去做下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