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2/4页)

就连潘院士都认不全所有的院士呢。

就像高中初中的各个年段,人数少点的两三百,多点的八九百,可大部分人又认识多少呢?

一般也就仅限于自己班级(同高校或者同领域的院士院士),至多周围两三个班级(有交集的方向)罢了。

除此以外。

顶多就是段花段草、或者成绩排在全年段二三十名、名气跨越了领域的那些人而已。

当然了。

不认识归不认识,这并不妨碍对方是个牛叉至极的大佬。

从翁同的介绍上就不难看出,对方的能力必然很强,否则绝无可能被委以那般重任。

无论是二里头、陶寺还是殷墟,都是国内堪称瑰宝级的历史遗迹。

介绍完张子昂的身份后,翁同又摊平手掌向着潘院士,对张子昂说道:

“老张,这位就不需要我多费口舌了吧?”

张子昂笑着点了点头,主动对潘院士伸出手:

“那是当然,前几天的那场发布会结束后,想必国内不认识潘院士的人已经不多了。”

潘院士的年龄和张子昂差不多大,不过由于工作条件的缘故,二人外表看起来完全是两个年龄段的人,潘院士见状连忙伸手与他一握:

“张院士,久仰久仰。”

客套完毕后。

张子昂并没有急着打听重力梯度仪在哪里——早在今天之前他就被告知,这台设备关系到了部分国防机密,设备的运输不会随潘院士他们走常规途径。

因此心中尽管好奇无比,张子昂明面上还是只能装作一片平静。

接着他招呼几位随行的助理接过潘院士等人的行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奔向了停车场,上了两辆等候在此的商务车。

……

两个小时后。

车子通过一处哨卡,驶入了一处政务大院内。

大院外头的牌匾赫然是……

华夏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下车后。

张子昂将几位助理留在车内看管着行李,自己则带着翁同、童怀军、潘院士、徐云和陆朝阳五人走进了建筑主楼。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对的上“考古”二字的画风。

考古研究中心所在的这座建筑,整体设计上显得非常的低调:

外头是寻常的红砖,高度也就五六层的样子,每个屋子外头都挂着空调外机,地面也是普普通通的大理石。

刚一进大厅还能见到侧面墙壁上有一根白色的下水管道从楼上笔直垂下,这会儿正在哗啦啦的下着水……

再往里走几步后,视野方才开阔了不少,也总算出现了一些文物局该有的元素:

大厅的正中央放着一个玻璃橱窗,橱窗内摆放着五尊小鼎,看起来应该是复制品。

每尊小鼎前头还立着一块小牌子,介绍着它们的出土遗迹和背景故事。

橱窗的右边则挂着个牌匾,上书四个字:

万世师表。

徐云:

“……?”

话说这四个字和考古中心有啥关系么?

挂教育局还差不多吧?

不过旋即徐云又想到了自己书房里挂着的那块日更五万,整个人便释然了不少……

当然了。

整座建筑虽然看起来很像某些小县城的老破小筒子楼,不过该有的设备还是不缺的,比如说……

电梯。

因此很快。

张子昂便带着众人找到了一处电梯口,进入后按了个数字五。

过了片刻。

电梯停到了五层。

五层的考古中心装饰依旧非常朴素,每个科室都是普通的黑色防盗门+两扇窗户的结构,代表科室的门牌也都是普普通通的白底黑字。

不知为何。

走在过道上的时候。

徐云忽然想到了自己高中毕业那年去教务楼取档案时的场景,当时的建筑格局就好像和这差不多……

两分钟后。

张子昂带着众人抵达了一处会议室外,上前敲了敲门。

屋内很快响起了一道声音:

“请进吧。”

张子昂转头看了看潘院士等人,做了个我要进去了……咳咳,推门进去了的眼神,接着便推开了屋门。

这同样是一间很普通的会议室,面积大概有一百平米左右,大白的墙面,布局色泽很单调。

会议室尽头的墙面嵌着一块LED屏幕,屏幕前……也就是会议室的中心区域处,放着一张可以容纳二十人左右的长方形深色桌子——就是各种都市剧或者官场剧里常见的那种会议桌。

此时此刻。

这张桌子的座位上正坐着十来个人,年纪从三十来岁到六七十岁不等,气质也各不相同。

有一眼就能看出是坐办公室的公务员。

也有肤色黝黑、明显就是和张子昂一样天天下工地的土木老哥。

还有穿着格子衫发际线稀疏的程序猿……

其中位于上首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带着一副金丝眼镜,一看就是走体制内的人物。

在张子昂等人入屋的同时。

众人也纷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摆出了一副欢迎的架势。

上首的男子更是主动走出座位,快步来到了潘院士面前。

他先是和翁同与童怀军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便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潘院士身上:

“潘院士,您好,我是GWY的姜成谷,目前在某某某部门工作。”

“这次奉上头的指示,将由我来负责永陵挖掘的总务事宜。”

姜成谷嘴中报出了一个部门的名称,潘院士的眼中飞快的闪过了一缕思色。

姜成谷供职的这个部门配置不算很高,只有处级。

单纯从级别上看。

无论是对GWY还是燕京这个范围内,都不算什么大衙门。

不过这个部门的地位却很特殊,执行的乃是更高层的直接意志,影响力远超过它明面上的级别。

那个意志的高度,甚至要比潘院士最初认为的还要更高一点……

当然了。

见贯了大佬的潘院士,倒也不至于就此露怯。

他先是客气的与姜成谷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接着便被姜成谷给引荐给了屋内众人。

“这位是金陵大学的常务副校长,詹柏文詹院士……”

“这位是中建一局的赵经理,主要负责设备的入场……”

“这位是昌萍区的代表王秘书……”(昌萍不是错字哈,写平字的话会变成英文字母或者星号,今后统一用昌萍指代原先地名)

“这位是明十三陵景区的郑主任……”

“这位是信息所的马工程师,马工之前也参加过科院发布会的网络安全维护,这次他的团队将会为我们提供算法上的支持。”

“这位三位分别是来自宣传口的黄女士、来自人日的徐编辑,新华社的刘女士,他们主要负责舆论端的宣传和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