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飞机炸了,但好像又没炸(第2/4页)

“如今日子好起来了,不说花钱大手大脚吧,至少这种连裤裆裂开的旧衣服总是可以丢几件的。”

“也许再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别说米格15了,咱们国家甚至还能独立设计战斗机叻!”

“或许到时候……唔,歼7时间肯定是不可能了,那就歼八吧,说不定那时候的人们还会讨论歼八怎么样才能打下来爱抚娘娘呢。”

噗嗤——

听到王辉带着浓重口音的爱抚娘娘。

陈萍生终于一个没忍住,笑喷了出来。

长期从事政工事业的王辉见状,立马便知道陈萍生的心态已经好了很多。

于是他顺势一拍陈萍生的肩膀,说道:

“好了小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次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行了,别扭扭捏捏了,抓紧时间出发吧!”

……

而就在陈萍生半推半就的登上飞机的同一时间。

221基地。

当初徐云提出阻尼器概念的那座高塔旁。

此时此刻。

老郭、

孙俊人、

王老、

钱五师、

李觉……

基地内的主要领导和有资格接触诛仙剑项目的专家,尽数聚集到了这处空地上。

他们中有些人神色急躁,时不时便抬头看几眼高空。

有些表情淡定,双手从容的负在身后,不说话装高手。

还有些人则互相聊着天嗑着自己积攒了不少日子的瓜子,仿佛是来吃瓜看戏的。

不过从后两者撇向不远处操作台的频率来看,他们的内心显然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如今是221基地汇报会议结束后的第四天上午,而万众瞩目的诛仙平台已经在昨天下午正式组装完毕了。

所以今天一大早。

基地众多领导便聚集到了这里,观看诛仙平台的首次实验飞行。

这次实验飞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为了实验诛仙平台是否能够顺利飞行到预设高度,以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运行是否顺利。

二便是为了实验‘诛仙剑’导弹的具体命中效果了。

其中第二个目的是重点。

毕竟倘若啥都不实验光等着U2出现,零部件出现问题平台飞不起来还好说。

可一旦‘诛仙剑’导弹无法命中目标,被U2侥幸逃脱……

那么这就不是下一次能不能命中的问题了,而是很可能会牵扯到核武器的研发计划。

因此首飞实验是重要且必须的一个环节。

而在这些专家所在的区域数米开外。

保铮正带着几位操作员全神贯注的盯着操作台上的屏幕,不断在报出着各种数字:

“高度17234米!偏移量0.2%!主副舱压力比0.95!上应切力系数2.35!”

“高度18834米,偏移量0.3%!主副舱压力比0.94!上应切力系数2.35!”

“高度21006米,偏移量0.3%!主副舱压力比0.95!上应切力系数2.39!”

“高度……”

过了片刻。

保铮猛然抬起头,对王老说道:

“王指挥,诛仙平台的上升速率开始下降了!”

王老闻言脸色不变,平静的问道:

“现在的速度是多少?”

保铮再次看了眼操作台,旋即便抬起头道:

“4.21米每秒。”

王老轻轻点了点头:

“不急,和它耍耍。”

按照王老他们的预先设计。

飞艇大概到1.8万米后,就会开始受环境影响而降速。

届时便需要通过无线电指令开启飞艇的抛物舱,将压舱物开始向下抛投。

如今飞艇在两万多米的高度才出现首次降速,这已经比王老他们的预期好很多很多了。

不过考虑到高空环境因素。

王老还是准备再观察一下,说不定过段时间又会恢复了呢?

果不其然。

三十多秒后。

保铮一脸欣喜的抬起头,说道:

“王指挥,飞艇的时速恢复正常了!”

王老见状朝钱五师挑了挑眉毛,那意思很明显:

哥们儿牛X不?

钱五师则冷哼了一声,对着损友道:

“切,德性!有本事你把月壤摘下来啊!”

接着又过了十多分钟。

保铮再次举起了手:

“王指挥,飞艇时速降到了4.1米每秒,而且持续超过了一分钟!”

王老看了眼高度,2.4万米多点儿。

这个高度比预设的降速线要多了足足6千米,于是王老便带着一股满足感点了点头:

“很好,开始抛物吧。”

听到王老的这番指示,保铮立刻按下了某个按钮。

众所周知。

这年头由于科技水平问题,国内……或者别说国内了,哪怕是国际上都没有后世那种集成电路芯片。

因此整个飞艇的操控只能通过无线电传输完成,而且指令只有数种:

C波段开始抛物。

K波段主舱充氮气。

S波段主舱释放氮气至副舱。

X波段进行水平位移校准。

Ku波段松开导弹发射匣。

这几个波段信号被加密过,即便被某些敌特截获,破译出来的也只会是【24岁,是研究生,哼哼啊啊啊啊啊】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连老郭他们都不明白,遑论那些敌特或者海对面的人了。

在抛开压舱物后。

飞艇的速度很快恢复到了每秒五米左右,也就是一分钟三百多米。

就这样。

飞艇在操作台上的示数越来越高,在突破了三万米后继续开始向上拔升。

而到了这个高度。

在电磁概念上已经临近了电离层的下边界。

早先提及过。

电离层的分法比较特殊。

它并不是地理大气标准的区间,而是电磁学的一种划分方式。

电离层位于大气标准的中间层与增温层之间,这个区域开始有大气分子被太阳辐射电离成电子和离子,所以才叫电离层。

同时电离层这个概念出现的也很晚,直到1926年才被正式提出来。

当然了。

它的相关理论要略早一些。

例如奥利弗·黑维塞在1902年就提出了科诺尔里亥维赛层的理论,不过当时电离层的属性还没有正式被确定。

而电离层最特殊的一点便是……

它是无线电波的传播媒介。

也就是电磁波以某种角度射向电离层,被反射后传播到另一个区域。

也正因如此。

电离层下边界对于飞艇的无线电传输还是可能存在影响的,甚至可能会干扰信号对接。

其实别说现在了。

哪怕是后世的2023年,电离层正暴与电离层负暴也依旧会干涉到GPS定位。

有些时候倘若遇到高强度的太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