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次不能熬了
王肃瞥了一眼杜预,这人原先看着还挺忠厚的,也不知是受到了何人的影响。
曹髦沉思了一下,或许确实该让裴秀想想办法。
曹髦便没有再说印刷的事情,他又跟王肃交代了几句,随即让王肃先回去休息,他看得出,王肃虽然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可为了办这手里的事情,可不知忙碌了多久。
而在历史上,王肃似乎就是在今年逝世的。
曹髦可不敢让王肃太过忙碌,若是将此人给熬走了,那就出大事了。
曹髦亲自安排了人送他回去,王肃能感受到皇帝对自己的那种重视,心里颇为感动。
在王肃离开之后,杜预却依旧没有离开,留在了此处。
曹髦心里便明白,他肯定是有什么要与自己说的。
果然,在送走了王肃之后,杜预这才开了口。
“陛下,河北与青徐的事情,不能再纵容了。”
“哦??”
曹髦有些惊讶,这两个地方不是很平静吗?怎么就纵容了?
杜预急忙拿出了奏表,递给了皇帝。
他认真的解释道:“胡将军与羊将军最初有些不和,上书争夺郡守,后来又开始争修水利,他们教唆刺史们,彼此对立,争锋愈发的明显!”
曹髦看着杜预的上表内容,顿时明白了缘由。
胡遵跟羊祜掐上了。
这不是说两个人打起来了,就是在明着搞攀比,非要比个高低。
曹髦记得,最初他们是因为几個郡守的问题而出现了摩擦,他们正好都想要一批人来担任郡守,后来曹髦分平给了他们。
而在诸多工程上,他们开始较劲,都想要在考核时压过对方。
曹髦看了几眼,摇着头。
“你说胡将军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朕并不惊讶,可羊将军绝对不是什么争强好胜的性格,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曹髦对羊祜还是很信任的,就以此人的性格,根本不会去跟胡遵作对。
杜预迟疑了一下,方才说道:“胡将军派人从河北接收了大量的流民”
曹髦抿了抿嘴。
哦,这下就能说得通了。
原先河北战乱,农民们流离失所,羊祜到达当地之后,就开始设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胡遵确实是能干得出这样抢人口之事的人。
若是麾下流民大规模逃亡青徐,那羊祜为了抢回来,没准会真的跟青徐比一比。
曹髦摇着头来,“这两个人啊,这些工程难道不都是需要徭役吗?徭役频发,百姓们迟早都要逃到淮南等地去!”
“勿要再批准他们的上书,派人去告诫他们,不许他们再征发徭役!”
杜预赶忙领命。
杜预又说起了荆州的事情。
曹髦对荆州是极为放心的,态度跟方才截然不同。
“王镇南这里,就不要加以限制了,王镇南对此很有经验,是不会搞出什么大乱子的,他的请求尽可能的批准,倘若需要庙堂派发物资的,也不要吝啬,全力相助!”
在说完这些事情后,曹髦再次问道:“你为什么会觉得裴秀会有办法呢?”
杜预此刻方才解释道:“陛下,裴公过去曾多次跟臣抱怨过陛下大开东观的事情。”
“他说陛下过于着急,让众人得到的太过容易,故而不曾起到该有的效果。”
“方才陛下说起这件事,臣就想起了裴公的言语来,故而提议让他来操办这件事。”
“哦”
曹髦点点头,脸色有些古怪。
合着你裴秀还在私下里对朕不敬啊。
曹髦看到杜预依旧站在自己的面前,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曹髦又问道:“元凯还有什么事情吗?”
杜预这才说道:“陛下,若是要治理当今的天下,贤才就不能遗落在荒野,杨综杨公,聪慧俊才,为人正直,是可用之才”
听到他的话,曹髦沉默了下来。
“且等裴秀将事情办成之后,再召见此人吧。”
杨综的才能是不错,可问题也很大,他跟嵇康等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对当下极为的悲观,用玄学来聊以慰藉,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对一切都采取悲观的态度来面对。
若是王肃的学问能起到作用,让他重新振奋起来,那或许还能继续重用。
杜预终于离开了。
他要说的事情都说完了
当王肃从皇宫离开,来到了自家府邸的时候,却发现早有一个人在等候着自己。
一共是三个人,此刻就站在了自家门口。
等到马车到来,那三人一同前来拜见。
“司徒公!”
为首的那个正是裴秀。
王肃有些惊讶,他跟裴秀没有太多的往来,而看裴秀身边的两个人,一老一少,看其穿着,王肃就能断定,这是俩匈奴人。
王肃不明白裴秀为什么会在这里等着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带上两个奇怪的匈奴人。
但王肃还是没有失礼。
他知道,当今的这些尚书们,尤其是年轻的那些,各个都是皇帝的心头肉,备受重视。
哪怕不是很亲近,也不能得罪他们。
王肃笑着开口问道:“裴尚书既然前来,为什么不进府,反而是站在门外呢?”
裴秀急忙回答道:“急着早些见到王公,故而在门外等待着您的车驾。”
王肃这才将他扶起来,随即看向了其余两个人。
裴秀介绍了他们的身份。
王肃恍然大悟,随即回礼。
“原来是左部帅,久仰大名。”
他将这一行人给请进了府内,王肃坐在上位,裴秀和刘豹分别坐在两侧,刘渊只能是站在父亲的身边,尚且不具备坐下来的资格。
裴秀跟王肃寒暄了几句,随即就将话题给转移到了刘豹的身上。
“这位刘君,是最先来拜访陛下的部族统帅,陛下特意给了他赏赐,让我来招待。”
“得知此人极为仰慕王公,就带着他前来拜见。”
王肃有些惊讶,“仰慕我?”
刘豹这才接过话来,“王公的学说,在并州很是流行,我在偏僻的地方,却经常听到您的名字,故而此番前来,特意请求裴尚书带着我来见您。”
王肃对此很是惊讶。
这年头,连匈奴人都开始治经了吗?
刘豹随即又说起了仰慕之情,大多都是吹捧。
可王肃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自己的学说甚至能传播到匈奴部族之中去,这倒也算是一种殊荣了。
裴秀找准了机会,插上了嘴,“王公啊,这位刘君可不同啊,他自幼好经典,也愿意积极配合礼部的诸多差事,陛下对此很是重视。”
“这是他的儿子渊,同样好学,别看他还年幼,却已经开始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