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功成!逼宫太后!流血!(第2/6页)

阿尔伯特亲王道:“直接放弃长江航道行使权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延迟五年进入长江航道。”

巴厦礼爵士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这个结果苏曳是否会满意。

“他会满意的。”阿尔伯特亲王道:“其实,这个才是他的底线。”

巴厦礼爵士道:“法兰西肯定会跟随我们的外交政策,但是美国和俄国如果坚持要进入长江航道呢?”

阿尔伯特亲王道:“你是想要让我们对俄国和美国施压?”

“不,我没有这个意思。”巴厦礼爵士道:“我们大英帝国没有这个义务,我们毕竟不是清国的保姆。”

巴厦礼就算这样想,也不能说出来。

阿尔伯特亲王道:“我们英法两国舰队是绝对主力,我们撤走之后,美俄两国如果想要继续强闯长江航道,如果要开战,那也就随他们去吧。”

“当然了,你说服了我是不够的,关键是首相和国会。”

巴厦礼爵士道:“您觉得首相和国会,会同意吗?”

阿尔伯特亲王道:“我会去和首相谈,但国会……大概率会同意的。”

四千万两银子的采购,换取延迟五年进入长江航道,对于大英帝国所有人而言,都会觉得是一笔无比划算的生意。

国会的这些议员,是最最见利忘义的一群人。

几乎是当天晚上,阿尔伯特亲王主动约谈了首相。

两个人谈了很久很久。

不过里面关于长江航道的内容很少,大量的交谈是关于大英帝国和清国的外交路线。

或者更加直接地说,是否要扶持清国?

未来清国会不会成为大英帝国的霸权威胁?

如何一边扶持,一边压制,一边控制清国等等等等。

大约谈到了凌晨三点才结束。

接下来在最短时间内,国会对这个议案进行了投票。

是否同意暂缓对清国长江航道的行驶权,时限为五年时间,换取清国在未来八年时间内向大英帝国采购四千万两的相关舰船、武器、设备,以及人员费用等等。

然后,国会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

对于这些议员而言,长江在哪里?长江航道有什么用?

暂时延缓五年时间,换取四千万两银子的采购,这个生意不做是傻子吗?

这可是整整一千万英镑左右啊,能够让多少人发大财?能够带来多少的就业?

而且在很多人眼中,帮助清国培养一支海军,这不是最佳的渗透机会吗?

这一次,巴厦礼拿到的就是非常完整的命令了。

不仅仅是英国王室的,还有首相,以及国会的签章。

这一桩大事,终究还是成功了。

接下来,巴厦礼没有任何耽搁,几乎用最快速度离开伦敦,坐上返回上海的军舰。

……

1862年3月28日。

九江钢铁厂正式落成,投产。

无数人都为之热烈盈眶。

整整四五年的建设,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这个钢铁厂终于建成了。

比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整整早了三十一年,规模也大了50%以上,而投资额大概也只有汉阳铁厂的70%不到。

见到钢水倾泻而下的那一刻,哪怕苏曳感慨万千。

钢铁厂,是工业化的标志。

九江经济实验区其他工厂更有噱头,也更加赚钱,但他最最看重的就是这钢铁厂。

而且投产之后,黄包车和自行车就不需要万里迢迢进口钢铁了。

很多人看到苏曳对钢铁厂的设计产能时候吓了一大跳,未来全部投产后,年产钢铁总额超过25万吨。

这个产能是不是太大了啊,只怕根本消化不完啊。

只有苏曳知道,一旦工业化开启之后,这点产能算个屁啊,远远不够的。

未来的制造局,造船厂,铁炉全部都是钢铁需求大户。

这点产能才哪到哪啊。

……

次日,苏曳前往南昌。

胡林翼病重,已经时日不多了。

而且就这他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多。

见到苏曳进来,病榻上的胡林翼挣扎着想要向苏曳行礼。

“不用了,不用了。”苏曳坐了下来。

胡林翼望着苏曳好一会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从何说起。

“是我对不住胡公。”苏曳道。

这些年算是苏曳一直压住了胡林翼,使得他始终无法得到晋升。

原本的江西巡抚被苏曳抢了,而苏曳下台之后,沈葆桢又接替了上去。

湘军的李续宾后来者居上,成为了安徽巡抚,甚至不太算是湘军的李鸿章成为了江苏巡抚,唯独他胡林翼,这个曾经湘军的二把手,依旧是江西布政使。

因为湘军需要一个大员在南昌,占领除九江之外的所有地盘。

如今苏曳一跃进入了中枢,而胡林翼依旧困守在南昌。

“没什么。”胡林翼道:“不过苏相,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情。”

苏曳道:“胡公请讲。”

胡林翼道:“就算湘军接下来有什么让苏相不高兴的地方,未来还请苏相留下一丝情面。”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道:“好。”

接着,胡林翼问道:“九江钢铁厂落成典礼,曾涤生去了吗?”

苏曳摇头道:“没有。”

曾国藩的这个举动,算得上是非常无礼了。

原因是之前政事堂专门斥责了曾国藩,说他忤逆朝廷意志,私自停止了安庆之战,命令他继续攻打安庆。

历史上,湘军此时早已经把安庆攻打下来了。

但是上次苏曳率军北上,中枢有分裂危机的时候,曾国藩就停止了安庆之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

而且这段时间,他和洋人之间的交易与日俱增,扩军的速度比起以前更快。

“唉!”胡林翼一声叹息。

苏曳道:“胡公也不用多想,虽然你一直是湘军的一份子,但到了关键时刻,你是你,曾国藩是曾国藩。”

胡林翼道:“苏相。”

苏曳道:“您说。”

胡林翼道:“要不然临死之前,我再向您提一个具体一点的要求?”

苏曳道:“好。”

胡林翼道:“您去和曾国藩谈一谈?”

苏曳道:“其实,我一直在九江等着他来。”

胡林翼道:“是我冒昧了。”

……

苏曳终究还是去了扬州。

两个人乘坐在瘦西湖游船之上,泛舟而谈。

“曾公,最近一两年,发逆大量地招揽了捻军,单纯军队数量越来越多了。”苏曳道。

曾国藩道:“所以,我这边一直在招兵,一直在购买武器,只不过财政困难,有些难以为继,还请中枢早日将亏欠的军饷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