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如此卑劣地歪曲”(第10/10页)
仪式结束后,霍普金斯请舍伍德一家前往他在乔治镇的家。霍普金斯已经筋疲力尽,于是上床休息了。舍伍德坐在他身边。“该死!”霍普金斯说,他凹陷的眼中闪出一道光亮,“现在我们得独立工作了。我们真的要从此刻开始了。这些年来,一切都太容易了,因为我们知道有他在那里,我们有接近他的特权。我们所想的一切都是世界大事,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应该完成。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如果他认为其中有些价值,或者我们告诉他的某些东西引发了他自己的一系列思考,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他亲身将其实践。无论这些想法有多宏大,或是多理想主义,他都不会害怕。好吧——他现在不在那里了,我们不得不想办法自己开始做事情。”
显然,霍普金斯还有活下去的理由。
但是,他认为他本人和整个内阁都应该辞职。“杜鲁门周围应该是他自己的一班人马,而不是罗斯福的这班人,”他说,“如果我们还在他身边,就会总是看着他,他知道,我们在想:‘总统是不会这样做的!’”
(1)德国只从意大利抽调了一个师,并且是派往了西线——但这一调动与阿斯科纳会议毫无关系。
(2)由于某些原因,所有的电报中都说这一历史性会晤的地点是伯尔尼,而不是阿斯科纳。这也许是为了欺骗苏联人。许多历史学家为此而困惑不解。
(3)全称为“染料工业利益集团”,建立于1925年,曾经是德国最大的公司及世界最大的化学工业康采恩之一,总部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译注
(4)伯恩特少校由于“违抗命令”而被古德上校解职,但几分钟后,古德又恢复了他的职务,命令他留在集中营,同另外两名医生一起照顾伤员。
(5)原文误为两亿美元。根据后文,似应为两千万美元。——译注
(6)德国中部靠近魏玛的一个村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所在地。——译注
(7)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曾经进行过此类会谈。
(8)会晤一直没有进行。“我不知道是否是戈培尔的原因,他犹豫了,没有去请求希特勒见我。”施维林·冯·克罗西克最近写道。
(9)指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下文所述情节出自其代表作之一《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史》。——译注
(10)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实于1762年1月5日去世。——译注
(11)后来,在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巴顿当着盖伊将军的面,再次敦促艾森豪威尔攻占柏林。他说,四十八小时内即可成功。“好吧,但谁会希望如此?”艾森豪威尔问道。巴顿踌躇了一下,然后将双手搭在艾森豪威尔的肩上,说道:“我认为历史会回答你这个问题。”
(12)指克劳德·威卡德(Claude Wickard,1893—1967),时任美国农业部长。——译注
(13)Jesse Jones,1874—1956,民主党政治家、企业家,时任美国商务部长。——译注
(14)他暗指的是歌德的话:“必须努力争取,才能拥有父辈遗留给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