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旋涡(第5/6页)
即使法国人失去凡尔登,法国人付出的代价也并不高;即使德国人夺取了凡尔登,德国人也没有赢得多少。凡尔登是一条死路。法金汉继续转移部队和大炮去东线。
对法国人来说,凡尔登战役这场噩梦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另一场截然不同的噩梦刚开始,那就是索姆河战役。
背景:德国的犹太人
德国犹太人有漫长的历史,但当大战进行到一半时发生了巨变。德国犹太人在1916年之前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不懈追求的历史:他们希望被德国人接受;希望能融入德国社会;希望官方和民间能承认犹太人是像基督徒一样的好公民,从而获得公平的待遇。1916年之后,许多犹太人放弃了这样的希望。
在大战中,有10万德国犹太人参军。但是,大战给德国犹太人带来的变化,远不及德国政府改变对待犹太军人态度带来的变化大。具体说,德国战争部在10月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每个军队单位有多少犹太人,有多少犹太人被征召,有多少犹太人退伍,有多少犹太人不合格。
这次人口普查,使犹太人社会感到震惊。所有的犹太人都在问:为什么?大战开始时,许多犹太自愿者在积极报名参军,有钱的犹太人买下了数百万马克的国债,犹太工业家和科学家为提高德国的战争实力做出巨大贡献。为什么挑选犹太人进行调查?许多犹太人的回答是: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毫无价值,希望德国人给予信任是愚蠢的。
我们可以说,德国在大战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反犹太主义文化。但是,这种说法解释不了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区别。那时整个西方世界充满了反犹太主义,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抱有一个公开的偏见:犹太人与众不同,犹太人给社会带来问题。德国并不是反犹太主义最盛行的国家。俄国最盛行反犹太主义,俄国禁止犹太人成为国民,把犹太人视为安全威胁,在大战开始后给予犹太人不公道的待遇。法国对待犹太人比俄国稍好一些。相比之下,英国是宽容犹太人的模范。但是,总体上看,各国都歧视犹太人,只是歧视程度有所不同。在大战期间,几乎所有国家都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暴行。
德国政府的虚伪导致德国犹太人的情况特别复杂。早在1812年,拿破仑战争的高潮期,普鲁士国王就颁布解放法令,给予犹太人公民待遇。这个法令在比较小的范围里获得实施。犹太人不允许担任军官,不允许担任政府官员,不允许担任法官。德国人有一个理由,基督国家的基督公民不应该接受犹太人的命令。
1869年,处于统一战争期间的德国颁布一项法律,规定政府任命与宗教无关。表明上看,这个法律意味着,犹太人能从事任何职业,合格的犹太人能参军。实际上,这个法律毫无效力。无论犹太人申请什么职位,总有理由选择别人。德意志帝国成立后,犹太人的状况更差,排斥犹太人成为非官方的政策。
普鲁士的犹太问题最具典型意义,因为容克贵族认为国家是他们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容克,他肯定是一个局外人。在19世纪最后10年中,柏林发生许多迫害运动,占德国人口三分之一的天主教徒受到迫害,追求民主的社会民主党人受到迫害,波兰人受到迫害。毫无疑问,普鲁士也迫害犹太人。所有这些社会人群被有计划地排除在外。一个上进的年轻人,就因为他有一个社会民主党人的亲戚,他几乎就不可能有任何获得提升的机会。
犹太人在他们能从事的领域里都非常成功:手工艺、工业、银行、科学、新闻、艺术。每一代犹太人都比前一代更繁荣。在普鲁士,每万人中有500个犹太学生进入大学;与犹太人相比,这个数字在新教徒中是58人,在天主教中是33人。有一些犹太人成为富人,还有人变得非常杰出。但是,他们的成功招来麻烦。当经济出现下滑或在国际上遇到不顺利的事情,犹太人便变成社会的替罪羊。
从1885年至1914年间,没有一个犹太人获得普鲁士军队任命(情况在天主教的巴伐利亚有所不同,他们有一支不同的军队)。问题就是出在容克贵族的心态上。在大战前的军备竞赛中,德国大幅扩张军队建制,让每个军官职位都由有地产的贵族来担任是不可能的,德国没有那么多有地产的贵族。必须允许其他人来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才开始勉强允许中产阶级的后代担任军官职位,但是有附加条件,这些人的家庭背景必须受人尊敬,都是无懈可击的路德教徒。但是,犹太人此时仍然不被接受。在犹太人申请军队职位的时候,虽然他们都受过较好的教育,其他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人,法律也说宗教因素不在考虑之内,但是,他们仍然年年被拒绝。
这种排除犹太人在位的方式成为德国犹太人的特殊问题,特别是那些已经赢得社会普遍承认的人。后来,犹太人放弃参加正规部队,转而申请参加后备役部队。普鲁士的后备役军人有非常好的声望。他们有机会进入社会中最好的阶层,能成为高级公务员。更重要的是,成为后备役军人,就意味着被社会接受了。
犹太人的领袖们,曾经抱怨过,申诉过,利用各种影响力希望改变现状。议会中自由派人士支持犹太人,议会也曾讨论过犹太人的问题。但是,历届战争大臣拒绝承认问题。当有公然歧视犹太人的案例出现时,战争大臣则命令调查(简单询问地方军官是否违反法律),调查结果永远是犹太候选人不合格。
德皇威廉在大战前曾称犹太人是“我国的祸根”。1914年8月,他改变了说法。他宣布德国进入一个新历史阶段,所有德国人必须联合起来保卫国家不受敌人侵犯。此时,德国有60万犹太人,占德国人口的百分之一,这些犹太人毫无例外地参加战争。甚至连犹太人复国运动者也认为战争能解放波兰的犹太人,并教训一下俄国人。犹太领袖们说,这是一个等待已久的时刻。有理由对未来抱有信心。犹太人终于能担任军官了,尽管官职从来不超过上尉。
德国的保守分子从一开始就对这个新历史阶段不满。为了实现只有德意志人的德国统一,他们总是想把那些非德意志人排除在外。他们警告说,大战引发的变化将使德国变成一个非德意志国家。在大战初期,德国不许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出书,不许他们公开表述,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压制反犹太主义。犹太人受到鼓舞。但是,这个新历史阶段的寿命很短。随着战争越拖越长,生存变得越发困难,胜利的希望也逐渐凋谢,德国人开始寻找替罪羊。他们说,资本主义是德国困境的罪魁祸首,而所有的资本家都是犹太人。他们还说,社会主义是罪魁祸首,而犹太人都是社会主义分子。他们说,犹太奸商吸干了德国的血液,犹太自由分子用民主思想污染德国青年,那些自私自利的犹太人正在把德国变成波兰犹太人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