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基础与原理作战行动(第5/13页)

取得最后胜利所依靠的魄力和勇气,必须建立在当地拥有基地的基础上。相信这个大家都已经明白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对俄国所取得的胜利,其有利条件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也会出现敌方基地防守严密难以攻克,或者攻击一方力量过于薄弱而无法迅速攻克的情况,如在旅顺口所发生的一系列交战。

如果当地基地适合设防,那么舰队就很少遭到攻击,除非进攻方在海上建立起优势。1760—1762年,英国从法国手中抢过马提尼克岛和瓜德罗普岛,之后的1794年和1810年,又再一次占领该地。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并未对这两个岛屿发起占领行动。部分原因是当时英国陆军正在美洲大陆作战,以及英国政府不愿意在这些岛上屯驻大量陆军分遣队,英国担心一旦海军失利,岛上的陆军就只有投降,如同在1779年的格林纳达那样。1778年,由于英国在巴巴多斯的基地趁法国还未完成防御准备就获得了增援,英国人夺取了圣卢西亚。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奇袭。在同样的情况下,西班牙人和法国人直到1782年在加勒比海拥有优势兵力前,都未曾试图夺取牙买加。随着罗德尼战役的失败,法国和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行动已经告吹,同盟被各个击破,法国舰队的失败,使得西班牙人孤木难支。

从最靠前的位置到攻击目标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战略要素。从古巴进攻向风群岛,如进攻马提尼克和圣卢西亚,两岛的特殊位置就像控制着加勒比海的大门。显而易见,这种进攻行动比从古巴进攻牙买加复杂得多。假如波多黎各岛上有一个港口可以防御敌人的大举进攻,那么这个港口作为进攻向风群岛的作战基地就会比古巴任何一个作战基地方便得多。我个人认为,圣托马斯就适于建立这种防御,它的位置也比波多黎各好。

当一支舰队因第一次前进而需要保护它的第一条作战线时,如果它的数量已经受到了损失,而它的敌人依然有很强的战斗力,那么它就不得不考虑第二条漫长的作战线。正如美国港口到古巴是第一条作战线,在敌人依然活跃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从古巴到向风海峡或者巴拿马地峡的交通线的安全。对第二条作战线的保护可能导致舰队数量降至与敌人相等的情况,而敌人还拥有在自己基地附近作战的优势。此时,舰船无法装载定量以外的补给,就需要补给站的支持,而补给站必须设在第一次装载前往的位置前方某一距离处。萨马纳湾或波多黎各便可成为这样的中间补给站,或称它们为前进补给站。它们相当于圣菲奥朗佐湾,或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罗亚尔港和基韦斯特,或是美国进攻圣地亚哥时的关塔那摩。这样的前进补给站的安全应该很好保证,试想只要密切监视敌人舰队的活动,就可防止其对前进补给站的突袭,而己方舰队已经在敌方舰队及其基地面前。如果有多个可供选择的点,就需要仔细甄别,不但要看到这些点的有利条件,也要考虑它们与舰队的可能运动以及第一作战线、第二作战线的相对关系。因为它们之间的交通需要有舰队加以保卫,而舰队应该尽量避免分散。

巴拿马地峡的防御对加勒比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想要有效地保护和控制地峡,不管是直接在地峡设防,还是仅仅消极防御,或者是派出舰队在地峡附近积极防御,都不如直接攻击敌人的前进基地,如马提尼克或圣卢西亚更为有效。假设这些岛屿是敌人的基地,一旦它们遭到联合远征舰队的进攻,便能将战场转移到地峡以外的地方,而且还能保护战场以西的交通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前进作战正面。哪怕这种进攻失败,也会产生上述战果。如果进攻成功,敌人的基地就会被夺走;如果敌人想要再夺回这个基地,势必发起军事行动,则还是会得到上述的保卫效果。

如果第一次占领的位置与敌人基地之间相隔着一块毫无障碍的水域[7],就该派一批运输船跟随舰队,尤其是运煤船。但是必须是所拥有的优势允许抽调一些军舰来运送煤炭,而不会损减参战的军舰数量时,该行动才是可取的。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之前,纳尔逊就是将每6艘舰只编成一队,轮流前往得土安补充淡水的。因而,纳尔逊在战斗之日只有27艘军舰,如果他能在海上补充淡水,军舰就不会分散,而他也将取得更大的战果。美国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就因在关塔那摩加煤而失去参战机会。

牢记,运输船队是一个战术弱点,而且它们不可避免地要拖慢战舰的速度。如果敌人所期待的增援部队不能在预计时间内到达,那么速度问题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攻击处于劣势的敌人舰队,运输船队的安全也不用太过担心。所以,在即将交战时,不必顾及运煤船和其他运输船只的安全。因为在这样的战争中,更多的是依靠双方各自舰队的实力。对于运输船而言,最好的防御就是攻击敌人,使其无法应付攻击,无暇攻击己方的运输船队。这是老一套的战术。1782年,法国远征牙买加,德格拉斯发现罗德尼在跟踪追击,就将运输船送到邻近的瓜德罗普岛各港,之后才投入战斗。

从新基地继续往前推进时,大可不必因距离太远而有所顾忌。短程的情况如同从古巴至牙买加,或者是敌人的舰队正在海上,此时,它就是目标。敌人的舰队仍在海上,则可能是正从被夺走的基地向远方基地撤退,或者是自知处于劣势,或者是遭到了决定性失败。这时,另一方迅速行动,切断敌方的退路。确信自己能以优势兵力赶超对方,就应该努力地实现。当然,你必须准确地掌握敌人的退却方向。要知道,敌人正在退往的基地和其舰队就是一支分成两个部分的力量,必须阻止二者会合。这时,各种拖延速度的借口都该抛掉。必须舍弃失去战斗力的战舰,或者令其与运煤船同行。虽然这会对追击的舰队产生不利,因为它正在远离自己的运煤船,而被追击的舰队正在接近自己的基地,这会给追击者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忧虑。这种忧虑是对司令官的考验和磨炼。在此情况下,以缺煤作为失败的借口者,都该遭到审判和处理。至于其他方面,则必须确定具有优势,才可进行冒险追击。追击的目的是为了胜利,而胜利通常和优势成正比,不论这种优势是固有的,还是争取而来的。纳尔逊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歼灭敌人,而唯有数量才能保证歼灭。”

如果这样的追击发生在战斗之后,那么逃跑的一方则就会因为失去战斗力而苦恼,要么被迫放弃失去战斗力的舰船,要么继续战斗。因此,战斗之后的追击必须毫不松懈,就如同在战斗中必须勇敢搏杀一样。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