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2/2页)
德嫔后面又生下十四以后,更是把感情的重心转移懂十四身上了,对于大儿子老四,那是十分注意避嫌的。
对于这辈子的老四,胤礽的感观还是比较复杂的。
虽说上辈子的事情,跟这辈子的老四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上辈子胤礽自己被废,主要原因也跟老四没什么关系。
可老四作为最终受益者,看到他就想到自己上辈子的不堪,以及自己子孙后代被老四以及老四后代子孙打压的结局,胤礽就对老四喜欢不起来。
胤礽也不是一个勉强自己的人,既然不喜欢,那就远着老四就可以了。
上辈子胤礽没有一个相处得好一些的兄弟,这辈子意外的跟老三比较合得来,就已经十分出乎胤礽的意料了。
反正胤礽以后也不打算去争皇位,跟其他兄弟的关系好不好,都不影响他自己过日子,他自然不想放低身份,去迁就其他人了。
长到十三岁大,胤禛其实也能够隐隐的感觉到太子并不喜欢自己。
为此他心里也是有点失落的,老大的性格比较鲁莽,跟自己不是同一条路的人,胤禛跟胤褆的关系也处得非常一般。
看着太子和老三两个人关系那么好,胤禛心里也是羡慕的。
可是往后面的兄弟看,老五养在皇太后那边,胤禛轻易见不到老五一面,即使见到了,两个人鸡同鸭讲的说了半天,也说不到一块去。
老七则是因为腿的缘故,更是深居浅出,不大喜欢跟其他人打交道。
老八性格到是不错,可也才九岁,两人岁数相差太大,胤禛也没花费更多的时间跟老八相处。
更何况老八性格虽然不错,但身后经常跟着老九老十两个小霸王。
对于老九和老十两个调皮捣蛋的人,胤禛还是不大看得上眼的。
这么细数一圈下来,胤禛只能够暂时一个人独来独往起来了。
因为这次大清帮助了蒙古的嗝尔嗝部落打败了准噶尔部落,救出了他们部族的人,嗝尔嗝部落的族长上书想要归附大清!
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康熙自然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毕竟能够有一个蒙古部落心甘情愿的归附,说明大清的强大,已经让那些部族有了归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