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6页)
那一批渡江以后最早的战士,或战死沙场,捐身埋骨,或屈馋庙堂,含冤归去,或被迫归田,郁郁而终,或渐次凋零,埋葬在岁月中。
当时的他们,也曾在黄河之岸,北望中都千万里,如见不可逾越的关山。
但他们的心中并无畏惧,只有欲拔剑对天一战的万般豪情,直到最后战友接连倒下,金兵连年侵边,却是举世茫茫唯剩我,独自飘零于尘海烟光,不复戎装。
李庭芝恨不得痛打自己几下,他怎么就不记得要带上这些前辈的灵位一起进入大都呢,这才过去了一百年啊,人们就只记得抗元,不怎么记得抗金了。
谁都可以忘,只有他作为岳家军的四代目,最不应该遗忘。
李庭芝找出了一大堆空白牌位,准备挑灯战夜,补刻一下岳家军一代、二代的前辈。
当然,他也知道,这世间有一个人无论何时,行于何地,绝不会遗忘他们。
那就是师祖。
夜色深沉,凄凉的月影如春絮缓缓飘落,嵯峨的浓雾环合,笼罩了长廊尽头。
岳飞坐在庭中,铺开纸笔,独对一盏风中飘摇的孤灯,一笔一画地记录着那些名字,那些当年岳家军中,死沙场,死庙堂,死幽狱,或马革裹尸,或焚身成灰,或尸骨无存的那些名字。
一生抗金,出生入死,终究未见到大军打入金朝中都的那一天。
“岳云、张宪、王贵、梁兴、牛皋、王经、董先……”
每写一个名字,眼前都依稀有画面浮现,那是往昔相处的一幕幕,他与这些逝去的人,他的孩子、友人、战友与同袍。
岳飞想到了那些岁月,唇角似乎泛起了一丝渺远的笑意,落笔也不再布满了血与火,而是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像是添笔润入了层云深处,一丝轻细缓缓渗出的月光。
在这个位面,与你们经历过这段人生的不是我。
可我,亦是久别归来人。
视频那头,刘裕将镜头聚焦在纸上,尚且还活着的岳云等人都凑过来看,各自泪眼朦胧。
岳飞写完了自己的将领,又写了几百个熟悉的战士姓名,岳家军巅峰时逾十万之众,他当然不可能清晰地记得每一个人。
刘裕为了配合他,和刘穆之等人一道加班加点,连夜从各种记载书册、奏折报表中找出了若干岳家军战士的姓名,拼拼凑凑,告诉了岳飞。
第二日,晨光熹微,天将破晓的时候,岳飞终于将绵延数百张纸的名字写完,一张接一张,投入烈火中。
青烟袅袅升起,垂直地飘到天上,被阳光照耀着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条音讯带给九天之上的灵魂。
他轻声说:“贼已平,虏已灭,王师已定中原,你们可以安息了。”
……
忽必烈即将在全天下面前,进行公开审判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了四面八方。
听到消息的人,无不瞠目结舌。
这什么操作,我们真没见过!
自古以来,天子便是天日之表,皇极位正,至高无上,现在百姓们不仅要以下犯上,以卑僭尊,居然还可以进行审判。
只要是刘宋帝国境内的子民,不问种族、性别、年龄、背景,提交了足够的证据之后,就能够控诉忽必烈任何罪名!
对此,怀着什么样想法的人都有。
有人充满了切肤之痛,悲愤泪水长流,连夜赶往大都要参加公审大会;
有人纯当新鲜事看,收拾行囊准备去凑波热闹;
有人感叹「刑不上君王」,忽必烈好歹是个皇帝,至少得给个体面死法吧,这么搞真是礼义崩坏;
还有人一听说这是岳飞的提议,觉得发现了一个讨好新王的绝佳机会,当即运作了起来。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莫衷一是。
就连天幕上的观众都感慨纷纷。
岳飞特别注意到了「明世祖郑成功」的一条消息,说是公审大会即将召开,大都皇城的客栈和饭馆必定紧俏,让他赶紧进行价格调控,不能让某些人趁机哄抬高价,赚这些万里赶来的百姓们钱。
岳飞:“……”
不愧是郑延平,思路就是非同一般,总能转到财政方面!
他立刻就安排了帝国目前的财政大臣苏刘义去做这件事。
苏刘义十分有经济头脑,不仅控制了食宿价格,还考虑到开会当天耗时甚久,观众们少数也有数十万之众,必然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
当即就把手底下的兵统统动员了起来,每人都推上了餐饮小推车,在召开公审大会的当日,四处进行售卖。
他这个售卖是不设定价的,看心情给,有需求的贫苦百姓可以随意取用,至于比较富庶的……不会吧,你不会真的这么不要脸,吃了东西都不给钱吧?
苏刘义一波操作,直接赚麻了,在百姓群体中收获了异常良好的口碑,还被饥肠辘辘的富户们大为感激,个个都给了他远超出进货成本的钱。
可想而知,被他这么一搞,公审大会当日几乎是全员手持食物,甚至还有人当场嗑瓜子,咔咔咔的,这气氛完全严肃不起来!
众人反正都已经参与过一次改朝换代大典,深受当时的气氛感染,心头的恨意也消散了些许,几乎都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冷眼旁观忽必烈倒霉。
最终,忽必烈屠城、侵略、灭国、嗜利、远征、杀伤文武、吸髓子民、掀起内乱、残害忠良、同室操戈(没错,上都那批被改造过的汉化蒙元贵族也过来投诉了)……
等二十八项大罪并罚,共同列为了「此非人类」之罪,处以极刑。
一代以夏变夷的英主,又或者是暴君,就这样在滔滔烈焰中,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忽必烈死后,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天下走向了大同。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很快,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大宋所有领袖面前,那就是,到底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如今的刘宋帝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
南至素可泰,与暹罗交壤,北抵下通古斯卡河,占据了过半的西伯利亚高原,东临黄海,辖制高丽等地,西方与四大汗国相接。
地盘大了就很难管理,而且,人口构成也十分复杂。
人口中有南方人,有已经和南方隔离了百年之久的北方汉人,有蒙古人,有亡国后统统被蒙元纳入管辖、现在又全部归宋的辽人,金人,西夏党项人。
有因为和西域往来频繁,所以频繁出现在国境各地的中亚人,有西亚人,回回人,各式各样的色目人。
有广袤无比的北境土地上,原本就存在的大量原住民和本土白人。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加起来差不多有近百个不同的精神文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