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第10/11页)

希特勒又花了一些篇幅继续作这种不伦不类的对比,然后才谈到他的第二点:罗斯福想利用战争来逃避他做总统失败的后果。

国家社会党开始在德国执政与罗斯福当选总统是在同一年——他接受的国家在经济上凋敝不堪,我接管的国家则由于民主制度而面临着全面崩溃当德国在国家社会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恢复和文化艺术的复兴时,罗斯福总统却没有使他的国家得到丝毫的进步——这是不足为奇的,只要我们记住,他所号召支持他的那些人,或者不如说,把他叫来的那些人,都属于犹太分子,他们的利益只在瓦解而不在建立秩序——

罗斯福的「新政」立法是完全错误的。毫无疑问,继续执行这样的经济政策,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会把这位总统搞得焦头烂额,尽管他有如簧之舌也是枉然。他如果是在一个欧洲国家搞这一套,迟早要被控犯有故意浪费国家财富的罪名,给送上国家法庭;恐怕还难免被控犯有非法谋利罪而被送上民政法庭。

希特勒以为美国孤立主义者和一大部分实业界人士对罗斯福的「新政」也有这样的评价,至少是也有一部分这样的评价。他竭力想利用这一点。他哪里知道自从珍珠港事变以后,这些集团的人士和全体美国人民一样,都已一致支持他们的国家了。

美国有许多人,其中还包括身份很高的人(他继续说,暗指上边谈到的那些集团的人士),已经看出并完全认识到这个事实了。罗斯福已有渐成众矢之的之势。他设想解救的办法唯有一条,就是把公众的注意力从国内转移到对外政策方面——在这一点上,他周围的犹太人支持了他——犹太人的一切穷凶极恶的卑鄙手段都汇集到此人周围,他则伸出手来。

于是美国总统越来越致力于制造冲突——多少年来这个人只有一个希望: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爆发一场冲突。

希特勒接着又历数了罗斯福在这方面的活动。他从一九三七年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隔离演说」说起。「现在他(罗斯福)害怕,」希特勒大声叫道,「如果欧洲实现和平,他在扩军方面浪费的千百万美元就要被看作是明显的欺骗,因为事实上并没有人想进攻美国——因此他一定要挑惹别人进攻他的国家。」

这个纳粹独裁者由于德美关系终于破裂似乎感到欣慰,他还要让德国人民也同他一样感到欣慰。

我认为大家一定感到欣慰,现在总算有一个国家,为真理和正义遭到史无前例的无耻糟蹋而首先提出了抗议——日本政府在与这个人进行了多年的谈判以后,也终于再也不能容忍他的无耻欺骗了。这个事实使我们全体德国人民,我想还有全世界一切正直的人民,都深深感到满意——美国总统最后总该懂得——我这样说只是因为他智力有限——我们已看透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一个接一个地摧毁别的国家——

至于德国,它不需要罗斯福先生或丘吉尔先生,更不用说艾登先生,大发慈悲。它只要求它自己的权利!它将为自己赢得这种生存的权利,哪怕有一千个,一万个丘吉尔和罗斯福合谋反对它——因此我已安排好在今天把护照发给美国代办,以及下列——

讲到这里,国会议员们一跃而起,大声欢呼,元首的话淹没在一片疯狂的喧闹声中。

没有多久,下午两点半,里宾特洛甫以极其冷淡的态度接见了美国驻柏林代办利兰·毛里斯。他让毛里斯站着,听他宣读德国的宣战声明,随后给他一份抄件,就打发他走了。

(声明说)尽管从这次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方面在与美国的来往中一直严格遵守国际法的规定,美国政府对德国终于采取了明显的战争行为。这就在实际上造成了战争状态。为此,德国政府决定与美国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且宣布,在罗斯福总统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德国也同样认为自即日起已与美国处在战争状态。

这天上演的这出戏的最后一幕是签订德、意、日三国协议,协议宣布三国「在对美英联合作战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放下武器」、也不单独媾和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仅仅六个月以前,阿道夫·希特勒在一场在他看来胜利已经在握的战争中,面对的只是一个在围困之中的英国。可是现在,他出于有意的选择,使自己处于与世界上三个最大工业强国相对抗的斗争中。在这一场斗争中,归根到底,军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力量。这三个敌国的人力合在一起,也大大超过了三个轴心国家。在一九四一年岁末十二月这多事的一天,希特勒和他的陆海军将领们看来都没有头脑清醒地好好权衡一下这些事实。聪明的德国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在十二月十一日的日记中,竟没有把德国已对美国宣战的事情记载下来。他只提到那天晚上他听了一个海军上校所作的关于「日美海战的背景」的讲演。日记其余部分写的全是从俄国前线许多情况紧急的地方陆续传来的坏消息。这些消息,也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已无暇设想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他的力量日衰的部队可能还得和来自新世界的生力军交手的问题。

雷德尔海军元帅对希特勒的这一行动确实是欢迎的。第二天,十二月十二日,他和元首谈话,宽慰后者说,「由于日本的有效干预,大西洋的局势将会有所缓和」。他谈到兴高采烈时说道:

已经得到情报:有些(美国)军舰正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太平洋方面肯定需要更多的轻型军舰,特别是驱逐舰。运输船只会有大量需要,因此可以预料美国会从大西洋撤出商船。英国的航运任务将趋紧张。

希特勒在这样不顾前后作出孤注一掷的决定以后,现在却突然满腹狐疑起来,他有几个问题要向海军元帅提出。元帅「是否认为敌人在最近将来会采取步骤,占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甚至进攻达喀尔,以挽回在太平洋遭到挫折而丧失的威信」?雷德尔认为不会。

(他回答道)在未来几个月中,美国将把它的全部力量集中到太平洋。英国由于巨型军舰已遭到惨重损失,也不愿再作任何冒险。他们看来也没有运输能力执行这种占领任务或提供补给。希特勒要问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美国和英国有无可能暂时放弃东亚,以便首先击败德国和意大利?」海军元帅也请他不必担心。(他回答道)敌人不可能放弃东亚,即使是暂时放弃也不可能;英国如果这样做,将严重危及印度,同时,只要日本舰队占上风,美国也不可能从太平洋撤出舰队。雷德尔为了鼓舞元首情绪起见,又报告说:六艘「巨大的」潜水艇将「尽速」开往美国东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