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压死大魏的最后一根稻草(第2/3页)
守将满脸的不可思议。“你胡说什么?关羽不是在洛阳么?他不是在那虎牢关抵御张文远吗?他怎么会率关家军到这里。”
的确…洛阳距此千里是有的!
何况,即便是杀来长安,也要经过潼关、武关…
这一路上,曹魏遍布暗哨!
话说回来,曹彰、曹真溃败的消息,他们郿坞倒是听说了不少,可从未有一条消息报送——关羽率关家军杀来了!
这不合理啊!
等等…
守将猛地回过味儿来,“他们…他们是从哪杀来的?长安呢?他们不应该先攻长安么?”
没错,郿坞在长安以西,若关家军是从潼关杀过来的,那…那也该先打长安才对!
这正是郿坞存在的意义,与长安城形成犄角,随时驰援…
可现在…
“汉中…难道是汉中?难道是秦岭?不…是子午谷?”守将方才回过神儿来…
守军已是焦急的说,“真的是关羽…是关家军,将军快去看看吧!”
这时,守将愕然,带着几个守军仓皇奔上城头,看着磨刀霍霍的关家军正蜂拥着朝这里攻来…
他甚至能看清楚敌军为首将军的那柄大刀。
不是青龙偃月刀,却比青龙偃月刀看起来更加锋锐——
至于那为首将军,因为没有那标志性的长髯,似乎不是关羽,可当他抬头的一刻,这守将竟是双腿一软,整个瘫软倒地。
这灭神一般的眼神,却不是关羽?还能有谁?
一时间,他吓得嘴巴半张,口角流涎,他结巴起来:“关羽…关羽来了…”
守军在一旁问道:“将军,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啊?”
这守将一屁股坐下,歪着嘴,失魂落魄的说,“我们这里只有几百人?长安也不过三千人?守?拿什么去守?开城…开城,投降吧,投降吧——”
面对着这天降神兵一般的关羽与关家军…
自知强弱悬殊的守将只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投降!
——投降!
…
…
鹿头山脚,落凤坡下,蛮族军帐中诸葛亮被带进了一处营帐,这里显然是临时作为关押之处的,室内除了一个火盆,别无他物。
室外则是伫立着一排蛮军兵士。
夜风吹拂,那火苗忽明忽暗,程昱正在其中悠然的烤着火,抬头看到诸葛亮,抿嘴一笑。
“不意在此又遇到诸葛先生…看来,你、我作为汉、魏使者,这胜负之术就要在这帐中揭晓了!”
诸葛亮慢慢走过去,将手凑在火上烤着,淡然道:“就这帐篷外,又一口大锅支起了…”
程昱像是也听到了动静,“看来,你、我中有一人,走出这营帐,就要迈入那沸水中!”
因为程昱是当先被关入这关押的帐篷,他仿佛已经有了些许预兆。
他疑惑:“我想不通,为何蛮王不用我提出的那立于不败之地的万全之策!难道,你还能提出什么更吸引他的方法么?”
诸葛亮回答:“假意答应我,然后率军退出这危险之地,以我为质换取成都,好精彩的算计,好精彩的图谋…”
不等诸葛亮把话说完。
程昱仿似破防了一般,“那为何?蛮王没有用我的计策?反倒又听信了你的巧舌如簧!你究竟是如何蛊惑的他?”
“这还用蛊惑么?”诸葛亮淡淡的说。
他其实想告诉程昱的是,他把自己的一颗真心毫无保留的取出来,去对待蛮王,去对待蛮人,蛮人又如何会体会不到呢?
真诚就是必杀技啊——
在真诚这一环,这才是他诸葛亮面对程昱时的完胜啊——
但最终,诸葛亮没有这么说。
或许是他想让程昱输的不那么惨;
或许是心头原本的善念与仁慈…
诸葛亮“呼”的一声,长吁出一口气来,他轻声道:“根本不需要蛊惑,因为,蛮族的公主本来就没死,她好端端的回来了,她将一切的真相都告诉了蛮王!”
啊…啊…
程昱一怔,他只觉得他的双腿一个踉跄,整个跌坐在地上,帐篷里忽然静了下来,程昱几乎是屏住呼吸的状态,只听得火盆里轻微的噼啵声,这…无疑,对程昱下达了最终的判决!
不…
这是对大魏下达的最终判决啊!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说话。
程昱却是仰天大笑,“不可能,绝不可能…噢,诸葛孔明,你是在唬我?你是在诱导我发言…门外那些蛮人便是在监听你、我之言…是不是?是不是?哈哈…险些,我要着了你的道了!”
这时…
只见蛮族将军兀突骨带兵进来,他朝着程昱,声音沉重。
“逆魏好生不要脸,暗遣刺客,谋杀我蛮族公主,还将此事嫁祸给成都,哼…左右,将这逆魏使者拉出去,推入油锅!”
这…
如果说方才诸葛亮的话,程昱还能选择性的不听不信。
那么现在…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
但仅仅是经过了极其短暂的惊愕后,他的神色再度变的坦然,他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没有粮食的时候晒人肉干!没有钱的时候,替魏王挖掘墓穴,堪称中原鬼见仇。
呵呵,成王败寇,不就是死嘛——
他最不怕的就是死了!
这时的程昱已是坦然的站起,他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诸葛亮也缓缓站起来,与程昱平静对视。
程昱说,“你赢了,你如愿了!南蛮入侵的危机…消除了!你诸葛孔明不愧那卧龙之名,你真厉害啊!”
诸葛亮摇头,“并非是我厉害,而是真相从来不该被埋没,善恶终有报…你不是输给了我,而是输给了这世间的公理与正义!你入那沸腾的油锅,我也不会如愿…真正如愿的是那万万千千被你晒成肉脯的百姓,是那无数被你掏空家世的冢骨…是你这一辈子的助纣为虐——”
这话脱口。
“哈哈…”程昱笑了,仰天大笑,“好一个助纣为虐,能在临死之前,听到你卧龙诸葛这么一番话,我也算是值得了!想想你口中,我这些年做的恶,我还真是死不足惜啊!”
诸葛亮缓缓退后,让开了这条通往门外与地狱的路。
他的声音却还在继续。“我主刘玄德教授儿子时,总是会提出这么两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或许,这便是他看的更远,更深刻,看到了这份善、恶的终章…看到了善、恶最后的下场!”
程昱笑:“孔明,汝言汝主,我也要说说吾主!我回报你一句话,魏王是雄才之主,他不拘一格用人才,他手下不乏作奸犯科者,但这些人正是大魏扬帆起航的根基!魏王,他即便做了恶,即便他不承认,可他会改,他是个知错、改错、不认错的枭雄…而我效忠于他,即便是恶,即便是小人行径,可我们却都是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