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占卜师、赠马人、西游僧(第2/5页)

“大设,”玄奘一边朝山上攀爬,一边道,“您刚才也听到了,阿术希望贫僧能将此物送到大唐。这本身就是波斯皇帝送给大唐皇帝的东西,您半途抢夺去,岂非让西突厥得罪了两大帝国?大设,为了这个不祥之物,为西突厥东西树敌,贫僧以为不智。”

这时莫贺咄爬到了山顶,笑呵呵地道:“法师,您在大唐虽然有名气,可实在是个糊涂和尚。我们西突厥跟萨珊波斯打了好几年的仗,早就跟他们树敌了。至于大唐嘛,这会儿正跟东突厥的颉利和突利打得热闹,他李世民敢打老子?哼,老子如今有了这王瓶,等召唤出魔鬼,他李世民不来找我,我倒要找他去!哈哈哈,走了,走了。法师,您念几遍往生咒,帮我祈祷祈祷……哎,不对,那玩意儿叫什么咒?”莫贺咄苦恼地挠着头皮,招呼着附离兵兴高采烈地走了。

玄奘回头望着燃烧不熄的煤田,长长一叹,随即手脚并用,爬上了山顶。到了山顶,才发现麴智盛、龙霜月支和泥孰竟然也走了,不知三人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莫贺咄已经到了山下,命附离兵将大卫王瓶捆在他的马背上,亲自驮着,一行人催马扬鞭,朝着山谷的方向奔去。

“大设!”玄奘急忙骑马追去。

莫贺咄回头看看,恼怒道:“这和尚讨厌。”

“大设,要不要小人射死他?”一名附离兵问。

莫贺咄更恼了:“这和尚如今闻名西域,你想让老子背负上杀僧的名声吗?走走走,不理他。”

一行人快马加鞭,在险峻的山路上奔驰。山路上积雪湿滑,但这帮突厥人控马之术很是熟练,速度丝毫不减,玄奘的马术却奇差无比,很快就被甩在了后面。双方一跑一追,转眼就出了天山峡谷。

过了新兴谷,就是火焰山下的商路,莫贺咄径直调转马头,向西而去,瞧来竟是要返回西突厥。玄奘急了,此时道路平坦,他催动战马,加快速度追去。莫贺咄的马背上驮着大卫王瓶,速度开始变慢,竟然被玄奘给追了上来。

莫贺咄对这个和尚也是苦恼无比,杀不能杀,逐又不走,只好拼命打马。正奔跑间,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支商队,这商队规模不小,足有一百余人,人人骑马,中间有十几辆大车。莫贺咄有些疑惑,眯着眼一看,心里便是一沉,这些骑士坐在马上身躯笔直,马匹行走之时下身颠簸,但腰部以上纹丝不动。

更惊人的是,这些人明明听见了身后的马蹄声,竟然谁都不回头看一眼,仿佛丝毫没有觉察。但莫贺咄何等眼力,早就发现这些人浑身戒备,手臂下垂,摸着马腹上的袋子,想来里面藏着武器。

“不要惹他们,绕过去,走!”莫贺咄低声命令。

附离兵们刚要兜马从侧面绕过,只见队伍中间一名青年男子轻轻一摆手,队伍齐刷刷分开,让出了一条道。显然是让他们先过。莫贺咄吃惊更甚,因为那青年男子是在队伍的中间,他这么一摆手,命令如何传达到队伍的最前面?

莫贺咄心里狐疑,这些人如果是战士,恐怕便是西域最强悍的军队之一了。莫要看只有一百余人,如果全副武装,实力之强,不下于一个小国的全国之兵。

他虽然自信自己的附离兵足以与之一拼,但此时大部队却没带在身边,自己身上又有大卫王瓶这个重宝,不敢招惹,当即默不作声,从道路中间奔过去。经过那名青年男子身边时,莫贺咄瞥了一眼,对方的相貌竟然是汉人,面色微黑,儒雅中透着冷厉,一看就是不凡之人。

“难道是大唐的军队?”莫贺咄心中一震,思忖着疾驰而去。

他刚走,玄奘便纵马到了。经过这群人时,玄奘一瞥眼就看见了这位青年男子,不禁一怔,失声道:“王大人?”

原来,这名汉人男子,竟然是大唐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

王玄策看见玄奘,也愣了一下:“法师,您这是……怎么追着一群突厥附离兵?”

“快快快,王大人,快帮贫僧拦住莫贺咄!”玄奘来不及解释,催促道。

王玄策恍然:“哦,那就是莫贺咄么?我说怎么会有附离兵呢!法师,您追他们作甚?”

“他抢走了大卫王瓶!”玄奘急忙道。

王玄策深感意外:“是吗?”

“他马背上的包裹里便是!”玄奘急不可耐。

王玄策倒笑了:“法师,您倒急个什么?他拿走便拿走吧!这里是突厥人的地盘,我怎么能来西域抢劫人家突厥的大设?”

玄奘瞠目结舌:“可这大卫王瓶……”

“我可没听说过什么瓶。”王玄策笑道,“法师想要什么瓶子?我这车上瓶瓶罐罐甚多,还有陛下给统叶护的茶叶呢,法师想喝,就送您一罐。”

玄奘顿时冷静了下来,看看前面的莫贺咄已经跑远,他知道,就算自己追上也无济于事,禁不住叹了口气,默默打量着王玄策。王玄策也微笑着与他对视。

“老瘦红马,鞍桥有铁。”玄奘忽然道。

王玄策一怔:“法师——”

“这句话想必王大人听说过吧?”玄奘跳下马来,淡淡地道。

王玄策哑然,随即苦笑,也跳下马来,招呼手下:“铺上坐毡。”

亲兵们急忙从车上搬下坐毡,铺在路旁的草地上。王玄策又命人摆了一张胡床,端上了吃食,请玄奘坐下。玄奘不说话,沉默地坐在他对面。

大漠黄昏,长河落日,火焰山的红光照耀着两人的脸,为这场对话涂上了一层血色。

“法师,您为何这么说?”王玄策问。

“因为有一种被操纵的感觉。”玄奘坦然道,“今年秋八月,贫僧离开长安西游时,曾经遇见了长安术士何弘达,他为贫僧卜得一卦,说贫僧西游时,骑着一匹老瘦红马,那马的鞍桥上有铁。”

“何弘达乃长安奇人,他的占卜神乎其神,想来是应验了吧?”王玄策问。

“是的。”玄奘道,“贫僧当初被困在瓜州,无法离开国境,有胡人石磐陀愿意送贫僧离开。他带来了一个胡人老翁,那老翁牵着一匹老瘦红马,说这马来往伊吾十五次,熟悉道路,愿意赠给贫僧。那红马的鞍桥上箍着一块铁。”

“何氏占卜,名不虚传。”王玄策鼓掌笑道。

玄奘也笑了笑,道:“贫僧虽然对占卜所知不多,却也知道,所谓占卜,上察天机,下察人事,中察世事变迁,从而体悟到未来的征兆。天机渺不可测,未来变幻无常,原本就难以测度,只需估测出大概,就是惊人的预言,贫僧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何弘达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那马鞍上的一块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