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自由滑满分的P(第2/4页)

无技术错落,标准点冰4T,pre在合理范围,落冰姿势顺畅,滑出轻盈连贯。

像是看见了曾经的丛澜。

像是看到了未来的女单。

慕清晖这一搏,为的是GPF,也是她的璀璨未来。

她要告诉世界,女单跳标准四周,是完全可以的,不必偷鸡摸狗,不必费尽心机,在赛场趋于公平的过程里,标准与正确才是真正的选择。

孙娅然说:“干干净净。”

与这个地方形成鲜明对比的干净。

短节目第四逆流而上,截至丛澜出现,慕清晖暂列第一。

不出意外的话,她将会是总分第二的成绩。

·

丛澜绕场一周回去,上一位选手已经在KC区等到了她的分数。

广播里念着别扭的日语数字,她随意抬头瞥了一眼,恰好看到了翻转出来的最终排名。

加上短节目的分数,第一位的是慕清晖。

单诗兰在第四,她自由滑分数不是很高,可能有失误。

在赛场这么久,知道队友的BV构成和技术实力,看到得分时粗略估计一下,也差不多能猜出来对方的实际表现。

丛澜扭头,在听于谨嘱咐的同时,把左手朝他伸了过去。

于谨本想给右手的,见方向不对,赶忙换了左手跟丛澜交握。

丛澜松开后双手向下抓住了挡板顶端。

于谨微微探身向前,视线盯着丛澜脑袋上那朵漂亮的茉莉花:“正常发挥就好,相信你的赛场直觉,等你。”

丛澜的脑袋点了点,那朵花的花瓣也就晃了晃。

她在呼喊声中转身向后滑去,冰刀切开了一层层冰面,就像一朵巨大的茉莉花在缓缓盛开。

孙娅然:“我们的骄傲,我们的神。”

卓铮:“……”

这句话记下了。

孙娅然看丛澜就跟看自家闺女似的,眼神别提多欣慰了。

“自由滑曲目《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科幻茉莉,即将上演。”

【是茉莉女王!】

【不是说好叫杀神茉莉的吗】

【啊?什么时候说好的】

耳熟能详的小调与恢弘大气的科幻元素结合,这是丛澜的自由滑第二次出现在人前。

较上一次更和谐了。

这个曲子没有出单独的BGM,只有冰迷们从官方视频里扒下来的配乐,最好的一版是纯欣赏,没有现场欢呼与解说的声音,但里面有接连的冰刀声,并非瑕疵,反而为其增添了一份独特风格。

COC结束后两日,播放量直接上了当日热榜。

狂欢的冰迷们,因为要给fs取昵称,打得不可开交。

前奏响起时,现场有许多来自中国的观众们泛起了无数回忆。

Noah也在欧体里说道:“我之前去查了,原来前面这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歌曲旋律,我很喜欢,知道了以后更喜欢了。它的意思是,北京欢迎你。我们都知道,2022年的2月份,一场冬季奥运会将再次盛开在北京,我感觉到了宿命的轮回。”

他的解释令一些外国冰迷知晓了丛澜fs里的一个设计。

这也是为什么,在花滑允许人声音乐成为赛用配乐之前,大家都选择被世人熟知的歌剧、舞剧、古典乐等等。

传唱度够高,内含的故事有着千千万的受众,天然地就可以为选手打开她们与观众之间的隔阂。

故而,哪怕是现在,每年也都有选手再次选择这些“古老”又“烂大街”的配乐。

以前丛澜需要借助这些来赢得裁判好感,让观众迅速认识自己,用频繁被人选择甚至已经有许多经典赛场的曲目,展示自己的滑表,凸显自己的风格。

但现在不用了。

她已经转变了身份,从为了渴求他人的认可,到让世界认识属于我们的文化。

不单单是丛澜,许许多多运动员都在这样做。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是这个意思。

当4Lo进入跳跃前的滑行路线时,许多人提起了心。

Noah惊呼:“她要跳4Lo!”

很好分辨的,进入姿势在六种跳跃里独树一帜,它的特别甚至仅次于A跳。

Noah惊呼的原因,是他以为丛澜会降低难度,起码不跳4Lo了。

昨天闹得那么大,他肯定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此事,毕竟圈内吃瓜人士,怎会错过这么热闹的消息?

随后林安安做的一系列安排,Noah也直接跑去了现场,还转发了那两个直播链接。

冰迷说他看热闹不嫌事大,Noah耸耸肩,不多回复。

可他当时真的很失落。

因为不管后续发展如何,丛澜应该会削减难度,来确保这场比赛的完整胜利,以及她的侧面抗议。

无可否认,丛澜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施加含义,这是一柄双刃剑,但Noah相信她会把它用好。

上午OP的时候,Noah也没见丛澜多练4Lo,只是跳了两次,一成一败,后者摔冰的动静非常大。

Noah:“yes!成了!我非常喜欢丛澜的一点是,她比赛至今的所有节目,很少会出现为了跳跃的成功率砍掉滑入滑出的衔接,许多运动员,特别是男单和女单,他们砍掉了消耗体力的难度步伐,导致节目非常空洞、简单、难看。”

他说着说着给自己搞激动了:“是的!步伐也有难度之说!不是跳跃才有难度的!”

步伐当然有难度,不然ISU就不必规定编排步伐的限制种类选择了。

双足压步没有转三难,捻转步有自己的难度,连续转三进出跳跃则是另一种衔接的高度。

6.0制时代,对衔接步伐的要求没有现今这么高,部分冰迷入坑去看以前的比赛,会发现好像编排也不是特别满。

当时还有人觉得,女单满场的燕式很丑,很无聊。

Noah:“她总是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极致的难度平衡,而且一直在突破,哪怕这个目标是她自己的纪录。”

怎么会有人在今日还用4Lo啊?

怎么会有人能滑出这样大气的科幻感?

Noah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他想说这个自由滑很宽阔浩瀚,又想说他也看到了很多小小的东西。

浩渺,又具体。

比COC时演绎得更好了。

因为这半个月的时间,丛澜再次进行了学习。

不是花滑方面的,是历史里的《茉莉花》,是航空航天的纪录片,是登月新闻的播报,是航天工作者简洁又深奥的演说。

还有,她抽空跑去山里看星星。

如果自己就不明白这些,那要怎么去做,才能表演出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东西呢?

同样的,若是自己都没有感悟,又怎么能用一首曲子的时间,去让观众产生感想?

丛澜很喜欢跟《朱鹮》的创编团队交流,近距离的分享和问答,手机上的聊天框,还有她搜到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