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自由滑可以看到它(第3/3页)

A跳的进入弧线很漂亮,圆圆的。

Skid的横刀会给圆圆的弧线带来一个拐弯的钝角接短弧线,像是把这条流畅的线砍断了,临时让它拐了弯。

Edge不一样,它就是一条流畅到底的线条,纤细,轻盈。

如果起跳时是深刃,这条线的头部就可能会有一个小扇面,相应的起跳冰花也会多一点。

进入速度过快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这里变得稍稍粗了一点,像是拿着冰刀斜切了一丢丢。

丛澜这个跳跃用力过大,进入速度也过快,弧线跟她常有的差别很大。

起码在于谨看来,非常的大。

“4A的反面影响来了。”他说。

最好的办法是放弃4A。

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结果是于谨连夜加班抱着WINGS输出的烫手资料,给丛澜三天半赶出了新版的训练方案。

3A也在这几日里被重新确定。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也在帮着两人。

为了4A,为了3A,为了丛澜身上不断发生的奇迹。

谁不想看着有史以来最明亮的花滑之星,走到无人可及的高度呢?

世锦赛三连冠的时候,许多人就是这样。

四连冠那时,期待值更高了。

然后是平昌蝉联。

现在是京张三连冠,可同时,还有许许多多新的“妄想”。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现于人前的是刚结束的短节目里的3A,人们可以想象它是辛苦的,但无法想象出来到底是怎样的辛苦。

苦痛,摸索,进化。

这漫长又令人无比头皮发麻的过程,不知道有多少苦涩。

最后在镜头前凝结的,是不足一秒的腾空,和赛后混采区这里的一句“就只能改了”。

丛澜没有哭诉她费了多大的力气,言辞间也只是简单说一句4A真的很难,诚恳、苦笑,却又满是“我一定要跳出来”的坚定不移。

媒体们:“自由滑可以看到它,是吗?”

丛澜这次给出了肯定回答:“当然。”

她前几日的训练里就有4A,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起比赛的Jr们不用教练叮嘱,就自动站在挡板外,痴痴地望着里面的那道身影。

丛澜是众人的梦。

对现在的所有花滑运动员来讲,她都是那道指引大家前进的光。

所以,她的每个决定,每次的选择,影响都无比深远。

齐妍在今日的直播里说过一句:“身处孤高之地,便由不得自己了。她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要妥协的事情也太多,这个4A,丛澜真的顶着太大太大的压力。”

每次冬奥之后都不停赛,马不停蹄继续下一个赛季,是因为她喜欢花滑、喜欢比赛没错,但也有不想去做应酬的原因。

不断训练新的四周跳,是追求,也是身为花滑第一人的压力,还是她身为国家队一姐的压力。

如果于谨不是于谨,祁寻春不是祁寻春,张简方不是张简方,丛澜的4A不会被允许练习,唯独能被接受的是五个四周跳。

她身系千千万,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京张冬奥,稳定、维持,才应当是她的任务。

【如果明天的4A失败了,丛澜会放弃这个跳跃,转而磨练自己的4F,来拼全四周的自由滑吗?】

有人这样在网上询问。

褚晓彤见到了,她转发了这一条,回复:【不会,她会拼下一个成功的4A。】

丛澜太幸运了,褚晓彤感慨自己幸运的时候这样说。

花滑的环境但凡换了一点,丛澜就不是这样的丛澜。

黄曦梦跟齐妍说过她的羡慕,齐妍跟褚晓彤说过她的羡慕,她们所有人都羡慕现在的孩子们。

遗憾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环境,幻想若是自己晚生几年会有怎样的成绩,全三周跳吗?厉害的三周连跳吗?能出3A吗?说不定有一个四周跳呢?

丛澜走向4A的路,是无数道前辈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