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鬼吹灯全球上映!(第3/4页)

所以当徐铮看到王前昆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

徐铮是刚从王道影业出来就碰上了王前昆,他刚刚见了陈政道一面,确定了《催眠大师》的合作,在自己执导处女作之前就能拍完。

然后他顺便跟陈政道打听了一下王道的星辰大海计划,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虽然年初那次发布会推出了几名新导演,但据陈政道称,公司目前签约的导演足有50多人!

北电的,中戏的,上戏的,中传的,拍真人的,拍动画的,拍话剧歌舞剧的应有尽有,就这些导演每年的工资就是几百万。

当时徐铮就一阵头大,要想在这么多专业导演群体里脱颖而出,这简直太难了,而且王权再大的精力也不可能一个个都能顾得过来啊。

恰好王权当天不在公司,徐铮就暂时按下了加入王道,向王权靠拢的想法。

等他出了王道,看到一个跟自己同款的大光头,正寻思呢,有人模仿我的脸,咋还有人模仿我的头呢。

然后就听到别人喊他“昆爷”,徐铮这才恍然大悟,哎呦喂,这不是王权之父吗!

王前昆盯着徐铮的光头,感觉一阵喜感,正巧自己前阵子刚刚在电影频道看了他的《人在囧途》,再加上经常从王权口中听到对徐铮的夸奖,于是拉着他进了乾坤文化。

王道影业公司的风格比较简约,乾坤则稍显浮夸,布置的很有讲究,显然是找风水先生看过的。

王前昆开门见山,表达了对徐铮的欣赏,然后邀请他,想着搞一部类似人在囧途那样的公路喜剧片,让徐铮主演,最好再把保强也拉来。

徐铮的心脏立即噗通噗通直跳,然后问了一句,“那能不能让我导演啊?”

王前昆只思考了十秒钟,便道,“那有什么不行的。”

然后徐铮便道,“其实我手上就有一个项目,剧本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就是《人在囧途》那种类型。”

王前昆高兴道,“诶呦,那咱们爷俩得好好聊聊。”

……

在《变形金刚3》上映的第二周,这部电影又拿到了3.8亿票房,两周11天票房累计将近八个亿!看着票房趋势是肯定能破十亿了。

于是网友戏言,“现在压力给到鬼吹灯了。”

如果在内地《鬼吹灯》的票房连《变形金刚3》都打不过,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王权之前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是仰赖好莱坞这个平台,离了好莱坞电影天然的号召力,就现原形了?

王权的粉丝则反击,“我知道你们急,但你们先别急,左右不过再有五天就能上映了,到时候见真章。”

“怎么还没有午夜场的通知啊,难道这部电影没有午夜场了?”

“知不道啊,听过拍的挺恐怖的,小道消息,真的有鬼,如果真的有午夜场,恐怕看完电影都不敢一个人回家了。”

“靠,真的假的,国产片里还能有鬼?”

“少见多怪了,有些电影是有特权的。”

“嘿嘿,为了看国产片里的鬼,我肯定要第一时间去看!”

景恬看着网上关于《鬼吹灯》的评价,嘿嘿,想不到吧,我就是那个鬼!

她已经大学毕业了,最近还接到了王道影业的通知,让她确定护照能用,过段时间要出国宣传,没想到自己一个小配角都能有机会跟王权一起出国。

于是她赶紧问了娜札,不知道娜札有没有机会同行。

娜札此时不是很方便回复,等她从王权身上起开,看到景恬师姐的消息这才回复了一句。

然后她继续依偎在王权身边,“哥哥,景恬师姐也要出国宣传啊?”

“这部电影人家公司是占股的,属于投资人来着,”说着王权看向娜札,“要不给你开个公司,以后你也能投资你出演的电影。”

娜札摇摇头,“还是算了,怪麻烦的,而且花姐对我挺好的,给我安排的几个广告代言都是很硬的牌子。”

王权笑笑,“等这部电影上映后你接到的牌子肯定会更硬,我把你拍的可美了。”

“谁让人家底子好呢~”娜札厚着脸皮道。

王权笑得更开心了,不过他说等会儿要回公司加班。

这让娜札很心疼,哥哥太努力了,他不成功谁成功啊!

是的,王权太努力了,休息够了就跑到隔壁倪昵那里。

她也刚刚完成大学学业,然后就回到京城,新画面对她依然是藏着掖着,等《十三钗》上映了再推出来。

不过她告诉王权,“公司现在不太对劲,可能张总已经知道张导跟你有联系了。”

“那他知不知道你和我的联系啊~”

此时两人正联系在一起,倪昵风情地看着王权,“知道也不怕,大不了你养我啊。”

虽然养得起,不过王权还是希望倪昵能够在影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睡女明星来的更有成就感,而且内地真的很缺她这一款。

安抚好两个小老婆,第二天王权出席了《鬼吹灯》的全球首映礼,在京城大王道影城,虽然没有在大会堂办首映礼,不过电影频道将会进行直播。

除了主演阵容,包括王道、中影、乾坤、幂世在内的几家出品公司都派出了代表,还有邓抄、陈昆等王权预定的新片主演,还有一些跟王道有过合作的明星艺人,现场光王权睡过的都能凑两桌麻将了。

这也是《鬼吹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放映,所有人都期盼不已。

以前试映的时候和这个版本还是有不少出入的,最早的版本有138分钟,经过观众建议,把冗长的部分都忍痛删掉了,保证了故事的流畅性,有时候电影做减法也很重要。

不过那些删掉的王权认为也很棒的画面可以到时候发行蓝光光碟的时候再放出来,又能赚一波。

而且网上流传出来的试映口碑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制作,大手笔,震撼,炸裂等词汇,也不知道是真的看过,还是王道的营销。

韩三坪的心情也很忐忑,至今他也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制作花了多少钱,可千万别小家子,一定得是大大大片啊。

其实电影的投资确实没有特别大,王权想花大钱,但现在这个环境真的花不出去,演员片酬不高,工作人员。

前期制作花了1.8亿,后期制作是1.5亿,3.3亿的制作规模比一部赤壁多,但远不如两部赤壁(总6亿),华语片中号称三亿投资的还有《投名状》《满城尽带黄金甲》。

另外这部电影的营销成本也很高,在此时的华语片中算是顶格的,足有1.5亿,说一句铺天盖地一点都不夸张,你可以不看,但不允许你没听说过。

不过营销成本可以通过资源置换抵消,另外电影里面有广告植入,贴片广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最终成本核算下来差不多是3.6亿,内地10亿就能回本,海外以及版权收入都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