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约架,观战,以和为贵(第2/3页)

杨蜜:“张导?哪个张导啊?”

刘艺妃:“就国师啊~”

杨蜜:“……”

这下子连杨蜜也不动了。

刘艺妃脸上露出一抹小得意,这属于一逼两吃,杨蜜现在的表情跟之前景恬的几乎一模一样。

杨蜜看向王权,“这是你做主决定的吧?”

王权冤枉:“这个可真的不关我的事,是易谋导演想邀请茜茜,他的男主角知名度不高,所以想着女主角找个能抗票房的。”

这是张易谋离开新画面后的首战,虽然王权说了,预算没上限,票房没要求,但张导当然也希望好好表现一下,给新东家留个好印象。

好嘛,她演张易谋新片女主角,自己只能拍电视剧!还是再没逼格的偶像剧!

杨蜜气归气,但她化怨气为动力,很快就和王权双双上天了。

随后王权又跟刘艺妃聊起了《钱学森》这部戏的事情。

这部戏五月开机,刘艺妃戏份少,六月进组,一个月完活儿,然后七八月份进组《西虹市首富》,今年比较勤奋,要拍两部戏呢。

刘艺妃道,“过几天我要开始宣传《跑山人一家》了,然后要先去蒋老师的嘉兴老家,再去米国,体验两个月的生活。”

现在刘艺妃拍戏态度非常虔诚认真,毕竟也不指着这玩意儿赚钱,自己男人的财富是多少演员赚一辈子都达不到九牛一毛的。

所以当拍戏不以赚钱为目的后,开心和成就感就成了她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的动力。

王权提醒:“你最好再把嗓子练一练,蒋老师可是我国著名声乐家。”

“我也是专业歌手啊!”儿歌天后愤愤不平道,不过她还是道,“放心吧,如意会帮我的,她可是科班出身。”

说起这个,刘艺妃又道,“对了,你说要给我们《西虹市首富》准备一首歌,歌呢?”

杨蜜叹息道,“诶,不愧是正牌女友,又给人家写歌了,什么青梅竹马,是真的比不了哟。”

王权看向杨蜜,“这歌可不是给她一个人写的,这是一首群唱的歌,你也有份。”

“啊,蜜蜜也要唱啊?”刘艺妃意外。

“什么意思,瞧不起我啊!”杨蜜气愤,“信不信我现在给你唱《爱的供养》!”

刘艺妃求饶道,“蜜姐,收了神通吧!”

王权问刘艺妃,“这首歌你都打算找谁啊?”

刘艺妃回道,“肯定有如意啊,还有张靓影,郁可维,张晗韵这几个超女。”

王权点点头,“人还是少,湾湾那边我打算再联系一下张韶含和王心玲,再加上蜜蜜就差不多了。”

杨蜜一阵头大,听到姚贝那、张靓影、张韶含这些人,她直接脱口而出,“一首歌而已,我不唱行不行。”

王权:“那不行,我有预感,这部电影,这首歌都会大火的,你不唱损失太大了,这样吧,到时候你就唱一句词就行。”

听到王权这么说,杨蜜这才满意答应,一句词自己还是能唱好的,自己可是有好几首热门单曲的人。

舒坦了之后王权带着茜茜准备回家,小瑜儿已经提前被江书影送回去了。

第二天王权去了个公司一趟,然后就被白雪堵住了。

她一副心情低落的样子,“班长,我辜负你了!”

王权让她跟自己进办公室聊。

“你对《白兔糖》的票房不满意?”

“当然不满意啊!”白雪叹气,“500万制作成本,才1000万出头的票房,而且还是在有胡戨和张紫枫的前提下。”

如果不算陈政道和杨庆这两个王权亲传弟子外,公司打造新人导演的星辰大海计划,郭番是第一个,她是第二个。

但人家郭番一出手就是票房过亿,虽然成本也更高,但人家盈利了啊,为公司赚了2000多万!

王权宽慰起她来,“我看过《白兔糖》了,拍的还是不错的,豆瓣评分都快赶上我的《富二代》了。”

“评分高有什么用,没票房啊,人家胡戨人气那么高,现在都被我害的成了票房毒药。”

王权哈哈一笑,“人气高没错,但那都是电视剧的人气,不能有效转化为票房号召力,这很正常。”

“你意思是我选角出了问题?”白雪开始反思。

“那倒也没,胡戨蛮适合这个角色的,可能还是霓虹故事在华夏的水土不服吧,票房上看虽然小亏,但还有大白兔奶糖的植入广告费呢,再加上其他版权运作一下肯定会盈利的,起码霓虹市场还能收割一波呢。”

“但愿吧,这毕竟是他们的故事,希望能捧场。”

“哎呀,你就放心吧,薛老师找了李连节,票房也没比你高多少,这么一想是不是就好受多了,接下来公司会帮这部电影运作一下冲奖的事,你呢就好好筹备下一部电影,第一部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未来可期啊。”

听着王权鼓励的话语,白雪感动不已,唯有好好给班长干活,赚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白雪出去后,王权苦笑摇头,算上《十二公民》,这是王道第二部票房数字上亏本的电影了。

不过这才正常嘛,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还没好到随便拍个偏文艺的电影都能赚钱的地步。

之后王权跟黄建辛碰了一下头,询问了一下最近提交的项目。

新人导演里,除了前阵子通过的《西虹市首富》和路杨的《绣春刀》外就没了。

“不过霍建启导演有新的动作,你来看看。”

王权期待道,“霍导终于做好准备了!”

10年的那部《人间烟火》让霍建启收获无数荣誉,也达到了个人创作的新高峰,然后他就停下来了一年,思考拍点什么。

现在他总算想好了。

“藏宝图?”王权看着封面上的三个字玩笑道,“霍导是看我鬼吹灯拍的不错,想要跟风吗?”

黄建辛笑道,“这是莫言写的一部中篇小说,99年曾发表在《钟山》上的,算是莫言比较能拍的作品。”

王权红着脸狡辩道,“哎呀,我能不知道这是莫言老师的小说吗,他的作品我都看过。”

不过他的代表作如《蛙》《檀香刑》《丰乳肥臀》确实不太好拍,改编难度和过审难度同样高。

霍导之前就曾改编过莫言的《白沟秋千架》,电影名叫《暖》,这次又盯上了莫言。

“看来霍导也想挑战一下自我啊。”王权翻了几页就看出这篇剧本摆脱了他之前偏文艺和自我表达的风格,有点商业类型片的味道了。

王权打算把剧本拿回去看看,最后再做决定。

随后王权又关心了几部新片的拍摄进度情况,12年上映的所有电影除了《万箭穿心》还剩一点收尾工作外都已经完成了拍摄,大部分也都完成了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