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军令军政(第2/2页)

众人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听杜中宵说了,好似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却说不清楚。这一点很正常,这两项以前的朝代都曾有过,只是没有这么详细而已。

说到底,杜中宵提出这两项,就是让战争不再是军队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初步有了总体战的概念。平时补充兵员,其实还好说,动员其实主要是针对战争的时候。不只是紧急补充兵员,还有民间力量转为战争力量,从经济到商业,为战争服务。

宋朝国力天下首屈一指,却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军事力量,是一大憾事。历史上屡次战败,民间的战争实力没有发挥出来,便就因为战败,虚耗一空。动员体系,就是要把民间力量利用起来。

赏功的用意,重点不在于战时军功直接发钱消耗太多钱财,而是要用赏功,让战时取得的军功深入到民间。从而提高军队的地位,将士的地位。

这两项,是军队向地方的渗透,都是以前所不注意,但却对军事实力影响深远的。

听杜中宵讲完,几位大臣纷纷点头。虽然不知道杜中宵到底讲的是什么,却觉得好厉害。

杜中宵道:“其中最要紧的,是枢密院管军令,三衙管军政,两者的分工。不能徒具形式,而是要真正分下去,把军队管起来。如此做,枢密院和三衙都要大改,补入大量将领官员,不再似从前了。”

赵祯对张方平道:“补入将领官员,必然要多花钱,朝廷可否支撑?”

张方平道:“依现在看来,若是补入的不多,还是能支撑的。”

赵祯道:“照着河曲路军改,不只是枢密院和三衙要补入许多官员,军队中的将领也要增加。如此一来,每年多发的钱粮不在少数,中书要早做估计。”

杜中宵道:“以后可以由枢密院和三衙分别向中书提出每年花费,中书拨来就是。若有不足,或者临时事务,别寻拨款,少许多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