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页)
来到熊舍时,赵伟民正在用收音机播放着戏曲,小月拿着两根竹子有模有样地跟着戏曲的节奏跟唱,房间里的皎皎也学着小月的动作,一个劲儿绕圈圈。
“我六岁时拐离祖基,流落异乡遭人欺”
“我讨残羹宿巷尾,鞭痕条条无完皮”
……
赵伟民爱听戏,管它是川剧京剧还是黄梅调,收音机里放什么他就听什么。
戏曲和音乐不同,每一部戏都讲着一个故事,赵伟民最喜欢听故事,从前给小月讲的那些故事都是他听戏学会的。
时常跟着赵伟民听收音机,小月耳濡目染地也爱上了听戏,有时候还会跟着戏里的情节演出一段小故事,碰到熟悉的曲目还能唱出几句。
都说大熊猫喜静,不过程穗瞧着皎皎似乎对收音机里放的戏曲很感兴趣,不仅会跟着唱调哼叫,当小月用那两根竹子指向它时,它还会十分配合得原地打个滚。
“姐为你临寝忧弟无宿处,姐为你对食常叹弟饥肠。”
“姐为你终夜梦惊枕边湿,姐姐我魂系弟弟念故乡。”
……
今天收音机里播放的曲目是越剧《汉文皇后认弟》。
大概讲的是,汉文帝的窦皇后与失散多年的弟弟广平在宫廷相认,以及广平儿时被拐卖的不幸遭遇和姐弟俩之间深厚的感情,是越剧里很经典的话本。
“姐和弟,姐和弟”
“从此相聚无离伤,从此相聚无离伤”
……
唱到最后一句,小月和皎皎同时走向了中间的那道铁门。
这样的大团圆结尾,当小月准备将手搭在皎皎的手背上,与它来一场“姐弟相认”的戏码时,赵伟民及时咳嗽了两声,这才让小月把伸出的手又收了回来。
皎皎的性格温顺是一回事,可小月毕竟还小,要是不小心伤到她就不好了。
将那只手背在身后,小月吐了吐舌头,把刚才用来唱戏的两根竹子递给了皎皎。
“唱得不错啊!”
“是啊,这要是好好培养,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个角儿呢~”
“真不错,比我家那丫头聪明多了。”
饲养员们无不夸赞小月有天赋,听说小月今天就要走了,年龄最大的那名饲养员还特地给她准备了临别礼物。
那是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面装着的是动物园各个场馆的纪念玩具:
毛茸茸的老虎、耳朵像蒲扇一样大的大象、还有尾巴可以打开的孔雀……每一样玩具都做得很精致,有的在碰到肚子上的开关时还会发出动物的叫声。
熊猫馆的纪念玩具是一双大熊猫,分别代表着皎皎和阳阳,是一左一右共同抱着中间那一棵竹子的造型。
“这个在微笑的是皎皎,这……”
“不对不对,爷爷说错啦,”小月连忙纠正赵伟民道,“这个微笑的是阳阳,这个闭着眼睛的才是皎皎。”
那两只熊猫几乎长得一模一样,要不是小月研究得仔细,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当然,小月其实也是猜测的,她记得赵伟民曾经念过一首“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辞,于是便觉得那只贴在竹子上睡觉的大熊猫更像皎皎。
不过其实说谁是阳阳和皎皎都可以,因为虽然造型用的是熊猫,但其实设计之初并没有指代。
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玩具上的毛,小月有理有据地根据玩具的造型编着一段故事:“皎皎是姐姐,阳阳是弟弟。姐姐心疼弟弟,所以把竹子都让给弟弟吃了,弟弟吃完后就会笑得很开心。”
就像是刚才收音机里播放的《汉文皇后认弟》一样。
从蛇皮袋里又拿出两条“大蟒蛇”,程穗在把弄的时候,脑海里倏地闪过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姐姐?弟弟?
皎皎?阳阳?
它们俩会不会是有血缘关系?
当时听说皎皎的孩子总是夭折,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皎皎生了病,或者体质特殊,所以才会保不住孩子。
但没有人会往它们有血缘关系的方向猜想。
假如父母都健**下的儿子多是畸形或者死胎,除了外因使得基因突变之外,还有近亲繁殖的这个内因。
程穗不是理科生,所以也和大家一样被困在了“生病”的这个死循环里。
还是刚才小月的一番提醒,程穗才记起曾经读大学时在网上看过的一起真实案件:惠特克家族。
惠特克家族不与外界交流,三代都是近亲,导致家庭成员大多是样貌畸形,不仅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没了气息,一些成员在长大的过程中也多死于心脏病。
所以,如果皎皎和阳阳是亲姐弟的话……
扭头看向房间里正在吃竹子的皎皎,程穗大胆地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你们说,皎皎和阳阳有没有可能是亲姐弟?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或者同父同母?”
大家都说皎皎和阳阳长得很像,但既然都是大熊猫,又都是黑白配色,长得相像一点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可要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皎皎和阳阳要比其他大熊猫之间更相似。
之前来动物园的第一天不就有饲养员说过嘛,假如皎皎是男孩子的话,一定就是阳阳的那张脸。
而且当初发现阳阳母子的山也是在北边,碰巧皎皎也是在北边的山上被发现的,这么看来,它们有很大的几率会有血缘关系。
退一万步说,按照当初张望山所说的谶语,“皎皎留在南省会困苦一生”,那也不正对应着它留下来就只能和阳阳配对,而近亲繁殖的孩子极易畸形和夭折这样的科学现象吗?!
众人:……
程穗的猜测过于大胆了,让大家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过了好半天才有了质疑的声音。
“不会吧,这山里这么多大熊猫呢,难道就这么巧?”
“是啊,总不能因为它们俩长得像就说是亲姐弟吧。”
“要不给它们也滴血认亲一下?看看它们的血能不能融合在一起?”
程穗淡淡地说:“不用那么麻烦,给它们做个DNA检测就行了。”
这是判断有没有血缘关系最好的办法,只要做了检测就能知道亲缘多少。
一说DNA检测,大家的表情更震惊了:“你当这是说做就做的?人家拿得是大案要案才能送去检测的。”
“是啊,而且我只知道这个能给人做,大熊猫也可以吗?”
DNA检测技术在八几年就传来国内了,但仅限于用于重大案件的调查或是刑事案件的取证。
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人才太少、技术有限、设备老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项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缓慢,一直没能在民间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