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别说小学了,中学都传阅疯了,你还不知道?”
“一份报纸有什么好看的,肯定又是将大道理写练习题的,没意思。”
“不是不是,《新希望》里面主要内容都是用图画来展现的,除了好玩的成语释义还有很多漫画形式的寓言故事,甚至侦探故事呢!”
“啊?真的假的?”
“骗你干什么……”
自从周日《新希望》正式发刊以后,学校周围的报亭就一直有这种类似的对话。
程梓墨放学时候,从报亭路过听到这个声音,情不自禁扬起了下巴。
他知道这是于舒婉创刊的新报纸,在报纸主页面的最上面,醒目的标注着主编于舒婉的名字。
除了被报刊内容吸引,在学生们中间口口相传以外,因为主编是于舒婉的缘故,很多从前在《大河文摘》少儿栏目的受众也在听闻以后试着买了《新希望》。
至于之前在报社内部争议比较大的故事栏目,目前在中学生间是最受欢迎的,不过年纪小点的也有喜欢的,只是这部分人群更喜欢稍微童趣一些的版块。
《新希望》发售后四十八小时,报亭那边统计的购买量已经达到了上千份,甚至还有很多人选择了持续订阅这份新报刊,他们还在发刊前联系了学校,跟学校合作,学校那边统计出来的结果也是很受欢迎。
往后一周的时间里,《新希望》的订阅量持续增加,知道第二刊发出去之后,订阅量已经达到了将近五千份,在小县城里,这种订阅量对于《大河文摘》而言显然不算多,可对于一份刚刚发出的新报刊而言,成绩是史无前例的。
因为第一刊实验的成分比较大,大家一开始还都有些忐忑,直到第二刊发出去以后,眼瞧着订阅量还是持续攀升,报社的大家这才集体送了口气。
庆功宴安排在第二砍发表后的第三天。
“根据小孙这两天的调查统计,咱们的报刊订阅的已经可以确定稳定在了五千份,而且每天都在持续上升,破万我觉得只是时间问题!”
例会上,庞茹萍高兴的跟大家伙儿讲这两天的结果。
几个月来的努力得到了正向反馈,所有流过的汗水没有白费,庞茹萍讲完以后,会议室里爆发出了一阵狂欢。
于舒婉看着眼前所有人兴奋的面孔,不自觉眼眶有些热,“这是咱们大家伙儿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可以尽情享受这份快乐,所以我决定……”
庞茹萍清了清嗓子,在旁边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于舒婉顿了顿,笑着道:“我决定这周五下午给大家多放半天假,同时,这个月除了工资以外,多发两份的津贴补偿!”
“!!天啊!”
何静最先惊呼出声,她瞪圆了眼睛,反应过来以后,懒散的眼神里忽然焕发出了光芒,她好像看到了仙女下凡似的捧着脸,“舒婉!你、你说真的!!津贴补偿这事儿总社能答应吗?!”
于舒婉自信的点点头:“这个你们不用管,我来负责跟总社商量,毕竟咱们辛苦了这么久,而且咱们的发行量也这么的好,完全可以去跟总社谈条件,你们放心,我既然说到了就会做到!”
《新希望》报刊可不仅仅只发这两刊,于舒婉准备将这份报纸持续做下去,那也就是说,会有持续的大量收益,只要订阅量足够,别说报社了,就算是县政府那边也会多少给予补偿的。
就算总社那边不提,于舒婉也会主动去替给这些同事们发放福利的,她既然坐到了主编这个位置上,就坚决不会让打工人流汗又流泪,而且她相信,只有待遇的提升,才能让员工心情更加舒畅,这样工作的时候也会更有冲劲儿,说不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伴随着于舒婉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爆发出了比刚才更强烈的欢呼声。
“舒婉!!”
杂乱的欢呼声中,何静的声音最是激动。
何静从前是对于舒婉没什么好感,但是对于于舒婉的能力,却从没有质疑过,不管是现在的主编,还是曾经的少儿栏目编辑,她都清楚于舒婉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了,她好像是一颗从天下落下来的小太阳,在她身边,总能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无限能量。
尤其是刚才说要发双份津贴那一刻!
何静缺钱,她在冯卓家住的并不怎么愉快,宁美玲知道她跟冯卓没戏以后,态度也越发的不好,除了收房租以外,还经常喊她做家务活儿。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静一直心里憋着一股子气,想着等攒够了钱就搬出去!
小太阳于舒婉却不知道何静的想法,她打了个哈欠,懒散的坐回了椅子上。
“困了?”庞茹萍高兴之余,关心的问。
“有一点,最近天气一热,我越来越容易困了,要不然咱们干脆给总社提议,咱们报社都举家办公算了……”
庞茹萍:“……”
“咳咳,舒婉,举家办公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你还是再考虑考虑。”
“也是。”
于舒婉遗憾的抿抿嘴,现在通讯设备还不够发达,不过每天来上上班也能提高体力,就是天一热实在是容易困……
于舒婉又打了个哈欠,睁开眼就看见来自何静那股强烈炽热的眼神。
“……怎么了?”于舒婉好奇的问。
何静跟她不太对付,何静总是觉得她吸引了孙栋梁的注意力,但其实她压根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而且何静好像对她的关注度一直都很强烈。
“没事没事。”何静连忙解释:“我就是突然觉得……舒婉,我太爱你了!”
“……谢谢。”于舒婉失笑,微微点了点头。
何静为人其实除了一直喜欢在同事里面找对象以外,其实并没什么大的毛病,而且在工作上面,也一直比较认真,这也是于舒婉最后选择也带了她到新报刊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也有当时人手不足的缘故。
“庆功宴定在明天中午,社长那边帮忙联系了国营饭店,订了三桌,到时候大家记得都去。”
于舒婉交代完以后,庞茹萍又连忙补充,“咳咳,为了防止到时候座位不过,大家最多带一名家属哈,咱们于主编替咱们争取了这么多的福利,大家就别在意这多个人吃一顿饭了。”
“明白明白!”
“知道了!我肯定不会让咱们报社丢脸!”
“就是啊,我们都懂!”
这年头说要去吃席,不少人都会拖家带口的过去蹭顿饭吃,何况这还是国营饭店的饭,如果到时候四桌坐不下还要挤出来人,大庭广众的肯定要闹笑话,不过好在于舒婉=在工资方面给大家争取到的比较多,大家也都不会在意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