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萧窈领萧霁离了琼芳园, 偏过头回看,只见他方才的窘迫之色已褪去,恢复了往常平和而沉静的模样。
她对此已有预料, 叹道:“难为你了。”
萧霁摇头:“有少卿指点, 又有阿姐前来解围, 算不得为难。”
萧窈捕捉到他话中字眼,倒也并不意外, 只笑问:“他是如何同你讲的?”
“少卿说, 以萧巍一贯爱出风头的性情, 若在学宫相遇, 应当不会轻易放过。”萧霁如是道, “叫我不必与他相争, 尽管退让, 哪怕是显得怯懦些也无妨……”
今日之事, 必然会在士族之中传来。
萧霁并不需要显得有多聪慧、有魄力,因为士族想要的并不是什么匡扶社稷的明主, 而是一个听话易操控的傀儡。
江夏王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无论萧巍此番来建邺拜会时姿态放得再怎么低,又允诺了多少好处,都无法遮掩这点。
以江夏王一贯喜怒无常的行事,谁也不敢确准,将来他为帝之后会不会毁约?更何况他还有这些年养下的亲兵, 劫掠流民, 手上沾了不知多少血,若真翻脸不认人, 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
不安定, 难以掌控。
今日事在士族之中传开,只会愈发加深这一印象。
“他说得不假, 你做得也很好。”萧窈微微颔首,“今后若是有什么不明白,又或是拿不准的事情,皆可拿去请教,他虽非那等和颜悦色之人,但见地总不出错。”
“是,”萧霁恳切道,“多谢阿姐。”
他并非蠢笨之人,自然能看出来,那位目下无尘的崔氏长公子肯费口舌指点自己这些,是看在谁的面子上。
正说着崔循,穿过一重门,倒是迎面见他向此处来。
崔循今日身着墨色衣衫,同色的大氅上以金线绣有莲纹,愈发衬得人如白玉。只是并不似以往那般从容不迫,步履间透着些行色匆匆的意味。
萧窈看了眼他的神色,向萧霁道:“你自去吧。”
萧霁应下,又向崔循问候了句,便不在此处打扰他二人。
萧窈轻咳了声:“原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哪值得你亲自走这一趟?”
今日虽为雅集,崔循却并没什么闲情逸致。
仆役急匆匆前来回禀,说是夫人在琼芳园与萧巍以三盏酒打赌时,他才召了学宫属官过来问话。
属官是个会察言观色的,觑着崔循的反应,立时请他先忙。
崔循也没客套,将人撂下,起身往琼芳园来。
他心中原存了些申饬劝诫的话,但见着萧窈后,却又说不出口。心下叹了口气,问道:“你若是输了,该如何?”
“我只看他那一箭,便知道并没旁人吹捧得那般厉害。比之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纨绔子弟,是要好些,但论及准头并不如我。”萧窈信得过自己的眼力,见崔循神色仍算不得好,便笑问道,“你不信我吗?”
她惯会强词夺理,口齿伶俐,从不落下风。
崔循颇有些无奈:“不必与他争一时意气。”
在崔循眼中,萧巍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实在无需在这种跳梁小丑身上多费心思。萧霁只需按他的吩咐去办,便足够了。
可萧窈就是看不惯萧巍那趾高气昂的德行。
也见不得萧霁独自站在那里,忍气吞声,遭人奚落。
“你既对四公子寄予厚望,便不该事事都想护着他,”崔循猜到她的心思,不以为然道,“苦其心志,并无什么不妥。”
萧窈倚栏而立,想了想自己出现在琼芳园时,萧霁那双仿佛骤然亮起来的眼,摇头道:“不是这样的。”
“若是力所不能及的事,我并不会贸然插手,将自己搭进去。可既然不过随手而为,为何不帮他一把呢?”萧窈认真道,“于大局而言并无任何影响,可于身处其中的人而言,却并非如此。”
她自己当年初来建邺,颇为狼狈,而今自然是能帮则帮。
但萧窈也知道,自己与崔循观念不同,倒也不曾想过非要令他认同自己,将心中所想说过也便罢了。
正要往尧祭酒处去,却只觉腕上一紧。
萧窈看向那只骨节分明的手,疑惑道:“是还有什么事吗?”
崔
循摩挲着腕骨,片刻后,又握着她冰凉的指尖:“陪我喝盏茶。”
这话并非问询,也没给她留回绝的余地。
萧窈只得先将领萧霁去见尧祭酒的事情抛之脑后,由他牵着自己的手,亦步亦趋跟上。
玄同堂空置许久,因知今日崔循要来,仆役们紧赶慢赶收拾一番。
燃着炭火,熏了兰香。
甫一进门便觉暖香扑面。
萧窈在一侧落座,看崔循亲自动手煮茶,只觉他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士族特有的风雅,赏心悦目。
叫人连呼吸都不自觉放轻些,唯恐惊扰。
但她犹豫再三,还是提醒道:“这时辰,学生们的试卷应当已经答完,你当真不去看吗?”
崔循道:“尧祭酒德高望重,由他在,出不了什么纰漏。”
萧窈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不过是对着崔循似风轻云淡又似凝重的态度,本能地想找些旁的事情岔开。
奈何崔循并没给她这个机会。
浅淡的茶香随水汽氤氲而出,萧窈在外时沾染的寒气也逐渐褪去,指尖绕着腰间的细带,叹道:“既有要事,还是不要不上不下吊着了。”
若在旁人面前,萧窈倒是能沉得住气,暗自琢磨一番。但到了崔循这里,却并不愿费神多想,只管催他就是。
崔循将茶盏推至她手边:“你待四公子这般尽心,可曾想过以后?”
萧窈眼皮一跳。
“我知你信得过他的品性,眼下来看,的确无不妥之处。”崔循平静道,“但人一旦尝到权势,能安守本心之人寥寥无几,届时又会如何?”
如今,萧霁会感念看中他、扶持他的人,可这份感念能维系多久?有朝一日,又会不会成为忌惮?
这些皆是不得不思虑的事。
崔循对此早有预想,只是恐萧窈犯了惜贫怜弱的毛病,天长日久相处下来,真将萧霁当做自己血脉相连的亲弟弟一般对待,便如偏袒晏游一般偏袒他。
崔循从不会如萧巍那等人一样气势汹汹,便是提及此事,也如琼芳园中士人谈论天气如何、学宫梅花开得如何,闲庭信步,漫不经心。
萧窈却还是从中品出几分危险的意味,双手交握,想说萧霁未必就是那样的人,纵有万一,也应是许久以后的事。但同时又清楚地意识到,崔循所言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