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一张白纸,三根画笔(第2/2页)

这种现象,中断是很突然,当然,他们无法感知到弗朗机人在吕宋受到的打击,只知道有些弗朗基的船只,去了亚洲之后就没有再回来,而有几年,弗朗机人心事重重,彼此低声议论着什么不吉利的话题,见到本地人靠近,就警觉地止住了话头——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在麻林地附近收买奴隶的频率,并且提高了价格,一副很缺人手的样子。

有些聪明的麻林地官僚,产生了疑心,有些人则财迷心窍,到处去捕奴赚钱,直到买活军横空出世,那艘满载着黑人的归乡之船,打通航路,从远洋回到家乡,真相这才浮出水面——弗朗机人在吕宋遭受了重大失败。

而最可怕的是,华夏的主人买活军(他们已经完全遗忘敏廷了,影响触及不到麻林地的地方,就犹如不存在),对于黑奴,采用非常宽大的政策,竟还让他们有回到家乡来的机会!

这个政策,震惊了很多人,给了当时还是年轻人的德伊本,很深的震动,让他第一次开始思考种族、民族和故乡,也让很多人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因为他们发现,卖为黑奴,不再是针对仇人和被掠夺者的终极方案了。

那些被卖掉的黑奴,有机会回到家乡,而且还学会了一身的本领——并且,对于把他们卖掉的人,当然怀着刻骨的痛恨。贩卖奴隶的危险系数大为上升,这让很多胆小的人感到害怕。

而更让他们沮丧的是,很快的,市场也萎缩了起来,弗朗机人的船不太够用了,他们这一次伤到元气之后,用了足足二十年才慢慢地恢复过来,而在这二十年间,麻林地早就逐渐地被买活军给染了色,德伊本去买活军那里留学之后,没费多少劲就成为了麻林地的国王:买活军的船,来的频率比弗朗基商船高(弗朗基商船并非每艘都会在麻林地补给),而且给的东西又好,还经常运回来浑身本领的黑人。

这些人毫无疑问全都支持德伊本,他们有些留在了麻林地,成为了德伊本的股肱重臣,有些则去开拓类似于香美城的据点了,如果说,东非有谁对谢六姐,对买活军最忠心的话,那么,除了这批人和他们的后代,不会再有别人了。

——当然,汉吏不算在内,不过,这些买活军吏目一般都是来出差的,过几年得回去,他们倒很少有在非洲扎根的念头,倒是这两年来,有数千汉人乘船跑到这里来种田,但根据谢黑檀等人的观察,这些新移民对谢六姐未必有他们虔诚。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这些汉人村落,眼下不在他们的关心之中。

这帮人聚在一起,商议着弗朗机人的新动作时,利益自然完全是统一的,只是观点则有所不同,徐明月认为,应该培养麻林地发展城防,把守住中非在非洲的第一个口岸,如同桥头堡垒一样:只要麻林地还能在弗朗机人的炮火之下挺住,所有买地的船只在东非就还有个落脚点,之后一步步往南方去打也好,把生意做到麻林地,再从麻林地辗转集散也罢,都有个回旋的余地。

她这一次带德伊本来见谢黑檀,就是想和谢黑檀探讨练兵计划的:火器、小砲,买活军可以给,但运兵来帮着把守麻林地这就别想了,买地缺人,而且很缺,给物资还算是可以,给人那真是抠抠搜搜就没有爽快过。

“你是老水兵了,也算是半个造船专家,不然香美城也开不起船坊。”

她也很直接,问谢黑檀,“对这个计划,你怎么看?能成么?”

谢黑檀今晚听了这么多消息,情绪上已经历经千帆了,但听到这番话,他仿佛还是立刻回到了在买活军海军服役的那段日子,几乎是本能地朗声答道,“克服万难也要成!只要是六姐的交代,我必舍命而为!”

“城主有担当!”徐明月看着也很振奋,两人的距离,似乎一下就被这海军味儿很浓的对答给拉近了不少——他们本来也都是老海军出身,老战友合作,很容易就感到投缘。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伊本、德依娜两人的表情了——包括章量、老褚,也都有类似的神色,大家交换着眼神,彼此有会于心,只是汉人大多都选择了闭口不言,还是选择把话让本地人自己说了出来。

“这计划,风险很大!”

心直口快的德依娜直接开了口,“按道理,加强麻林地城防,受益的是我父亲,我们本不该说什么,但尊敬的船长,我不得不提醒你,再好的火器也要看是谁在使用——我就这么说吧,小砲来了,或许反而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坏,你想要掌控亚非交通关口,但我怕最后会引发叛乱!”

“归根结底,一句话,麻林地的士兵和百姓不值得信任,谁给的价钱高,他们就跟着谁走,什么民族、什么尊严,对他们都是狗屁!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把上好的武器,交给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