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页)
她舍不得妈妈,但是又知道,妈妈去上学是好事,非常非常好的事,所有人都为此感到高兴,所以她也应该高兴。
她只是有一点点难过,要是有动画片里那样的任意门就好了,打开门就能到妈妈身边。
薛皎欣喜女儿的聪慧,又心疼她的过于早熟。
找到躲起来偷偷掉眼泪的小宝宝,薛皎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
她亲亲女儿沾着泪水的小脸蛋,小姑娘抹着眼泪,哭唧唧地跟妈妈解释,她没有不想让妈妈去读书,她会很快很快长大,也考到妈妈的学校去。
“书上说,爱一个人,是希望她/他变得更好。”
她爱妈妈,她永远不会成为束缚妈妈的绳索。
“宝宝,对不起……”薛皎抱着女儿,心痛又自责,她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太多。
薛珍小手给妈妈擦着眼泪,“妈妈不要跟我说对不起,我好高兴,能当妈妈的女儿。”
[平安喜乐:小天女这样的女儿,真是当娘亲的福报,不过我家闺女也挺贴心的。]
[青山常在:待生母倒是至孝,可对生父却冷情了些。]
[莲花童子:我记得,就是你说哪吒不好,你是个坏爹!]
[青山常在:小儿无知,只以喜恶论好坏。]
[赵哪吒:你凭什么说我们大哥!我们大哥才不无知,你那么厉害,你天幕考试都拿满分了吗?]
[来年我必高中:怎能单以成绩来论高低?青山先生是你们这些小儿的长辈,你们如此讲话,实在无礼。]
[昵称最多九个字我试: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年。]
[我太想进步了:掏出纸笔快速记录我‘九哥’语录。]
[怎么还有人会为齐王叫屈啊,齐王私生子都生了,恐怕早把小天女抛到了脑后,你们倒是先替她委屈上了。]
[那个‘青山常在’该不会就是齐王梁桓吧?]
[甲京城第一俊:感觉不太像,齐王讲话没那么老气横秋的。]
[吃瓜群众:关注一下重点!齐王的私生子已经出生了吗?消息保真吗?]
[是私生女,不是私生子。]
[已经是明媒正娶的齐王妃,就不算私生女了吧。]
[逢考必过:我记得天幕上有人说过,齐王找人把过脉,说怀的是男胎。]
[有吗?我怎么没看到你记错了吧!]
[逢考必过:不可能,我过目不忘。]
[真的吗?这么厉害?]
[真有这种人啊?!]
[考的都会蒙的都对:不然呢?你们以为他为什么逢考必过,又不是像我一样。]
[咸鱼不翻身:我也看到了,所以是大夫把错脉了吗?]
[这就不知道了,反正是生了个女儿,齐王嫌弃小天女这个女儿,百般筹谋换了个新王妃,结果又生了个女儿,不知道他后不后悔。]
[齐王哪里嫌弃小天女了?他不是对小天女挺好的,小天女自己都说了。]
[穿罗裙当状元:因为女儿在学堂成绩比侄子更好,为了侄子就不让女儿去读书,这还不算嫌弃女儿吗?]
[那不然呢?小天女毕竟是个女儿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又不能考科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幕让盲者都能睁眼看世界,却治不好真正的心盲之人。
[鹤枝雪:女学开的遍地都是,依旧有食古不化之人坚持女儿家不应该读书,女儿读书无用,真的无用吗?]
[早起上学堂:对!谁说女儿家不能读书,我现在是我们家识字最多的人,我阿爹去做工,我阿娘卖绣品,都乐意带着我,我能识字,会算数,给报酬的时候别想再骗我阿爹阿娘!]
[天女娘娘福佑:我学了识字,能帮村人写信读信,挣得一两个鸡子,一把小米,已万般欢喜。]
[三丫:我是大姐夫家出钱送我读的女学,大姐夫家的伯伯说,天底下叫三丫的女娃娃那么多,我能抢到这个昵称,是我足够聪慧,让我好好学,看能学出个什么名堂。]
[三丫:我在学堂里回回都能考第一,大姐说,因为我,婆婆都不再刁难她了,我没怎么给家里挣到钱,但是能让大姐过得好一点就够了。]
[俱欢颜:我也送家中小女入了那女学,在下家中尚有余粮,倒无需小女养家,小女性子怯懦,入学后,倒是开朗许多,吾甚喜。]
[吃瓜群众:好好好,大家都很好,祝大家越来越好,所以有没有人继续跟我讲一下齐王的瓜,真的很急。]
[你还想听什么?]
[哪有好人:我倒是知道一点,听说齐太妃面见太后,要求将齐王王爵转给大房被太后拒绝,如今齐太妃逼迫齐王同意,让大房的那个孩子兼祧两房。]
[啥?兼祧两房?齐王不能生了吗?]
[齐王也就二十多岁吧,正值壮年,虽然……虽然前头生了两个女儿,也不是没可能生儿子,齐太妃怎么这么着急。]
[我知道!齐王病倒了,听说已经好些时日起不来床,可能齐太妃是怕他病死吧。]
[老子要打十个:齐王病死,岂不是正如了齐太妃的意,她不是就想让大房的孙儿继承齐王王爵吗?]
[养家糊口:这还看不明白,以陛下对齐王府的厌恶程度,齐王前脚死,后脚这亲王爵就得被削或被夺,齐王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功劳在身上的,齐王府大房的那个小娃娃,他懂什么呀,还不是任人捏圆搓扁。]
[啧啧,这些贵人家里,也跟咱老百姓没啥两样嘛。]
[二牛想娶媳妇:那不一样,俺娘可不会盼着俺死。]
[吃瓜群众:刺激,瓜多来,好吃爱吃。]
[齐王是被他娘给气病的吗?]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是看天女娘娘跟顾郎君谈恋爱气的。]
[小喜娘:他凭啥生气,他不是又娶了别的女人生孩子了。]
[还真是!据说齐王看见天女娘娘和顾郎君牵手,一口血就吐出来了。]
尚京,城郊。
关斐看着天幕上的字,开心地拍着桌大笑:“活该!气死最好!”
侍女丹心进来汇报,先说工作,庄子上的各种事,然后才说到其她。
“蒋小姐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大夫说这几日行事正好,天热,又有疫病流言,蒋府不敢停灵太久,我们才好行动把人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