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3页)

但家里的困境初现,简梨最后糊里糊涂的选了理科,后来读了著名的天坑专业。

生化环材中的环境科学。

后来简梨花了很长一段功夫转行成功,去互联网公司当了产品经理。

重来一次,简梨决定选文科,虽然一时还没想好读哪个专业,但绝对不读理科了。

简梨郑重的在作文纸上写上了“选科”。

读文科,简梨知道自己未来很难以本职工作发大财了。

所以简梨给自己定下了五年计划。

她希望在千禧年到来之前,自己和父母都能积攒下第一桶金。

追逐梦想需要坚实的物质支撑。

从头再来一辈子,简梨不打算光是为钱财忙碌一生。

总要找点人生的价值吧?

虽然说起来理想化,但是她都重生了,她就想学点自己想学的。

简梨在本子上写自己的计划。

父母目前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不用过多操心。

简梨需要的,就是必要时的引导,并且将自己的小金库储备起来。

手里的三百多块能做的事情有限,可要想抓紧时间买房子,这点钱当启动资金都不够。

更何况简梨还要读书,根本抽不出时间。

简梨能想到的,就只有一样。

给杂志投稿。

简梨用自己的小金库买下了市面上所有的杂志。

总共二十多本。

其中四本是电影电视类,三本是画册,八本是文学类,还有其他几种比较小众的类型。

简梨拿出自己当产品经理时候的工作态度,分析了每一本杂志的风格和受众,最终选择了两本作为意向。

一本是以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杂志,其中很多小故事透着一股浓浓的鸡汤味,还有一些历史分析,包括什么红楼解析,水浒杂谈。甚至里面还有一些产品软文!

比如某某老太太跟子女关系不和,后来子女给她买了什么保健品,她才发现自己过去醉心于事业,忽略了家庭,最后阖家团圆包饺砸。

简梨一看就乐了。

这里头花了三百字详细形容那个保健品的名字和功效,一看就知道是软文。

所以这本杂志与其说是文学杂志,不如说是更多迎合了人们的喜好发展的泛文学杂志。

简梨大致一算,觉得很有搞头。

作为产品经理的她,写软文简直是一把好手。

尤其这本杂志的销量很好,封底上还写着投稿地址。

【本杂志稿费千字八十元起,稿件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简梨抄下这本杂志的投稿地址,准备先投个几篇练练手。

另外一本杂志就很小众了。

简梨上辈子听都没听过这本杂志的名字。

料想也是很快就倒闭了,压根没活到千禧年。

简梨之所以把这本杂志定为自己的备选,就是因为这本杂志其实很前卫。

它是一本热血漫画杂志。

说起漫画杂志,其实这几年最火的杂志就是《画书大王》。

简梨家现在还有很多本,这本杂志也是她看的最多的漫画杂志。

可随着《画书大王》在1995年闭刊,市面上也多了不少漫画杂志。

甚至还有不少杂志引入了国外和香港的漫画版权。

在《画书大王》闭刊之后,陆续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卡通王》《科普画王》《北京卡通》等一系列漫画期刊。

但这些漫画杂志都基本集中在中小学生中,内容也多是科普教育为主。类似日本《jump》那种定位的漫画,很少很少。

如果用国内的漫画阶段来划分,那么《画书大王》算是第一阶段,这些教科为主的漫画就是第二阶段。

而简梨手里这本,则已经先行到了第三阶段。

它以综合各个年龄段为主,其中的连载漫画,更有一丝热血少年漫画的味道。

简梨上辈子的一大爱好就是看漫画书。

上大学时候,她甚至还给漫画杂志投过稿子,那时候的纸媒尚有余温,她画出来的漫画也被录用过几次。

等到后来杂志不行了,简梨也成了社畜一枚,再也找不到在大学里优哉游哉画漫画的心情……

简梨翻看了一遍杂志,觉得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她画功一般,但胜在见过很多类型漫画,而且之前的漫画也被人称赞是有一点独特的风格。开一个长篇连载的漫画,对她而言故事性不是问题。

简梨在计划书上写下——文学杂志投稿

漫画投稿。

要开一本长篇漫画,需要的准备工作不少,人设剧情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

简梨忙的热火朝天,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她。

“妈,你怎么来了?”

窗外传来的声音苍老中带着和煦。

“我听长源说,小梨好像是吃错了药,身体不大好。我来看看她。”

简梨撇嘴。

她吃错药生病都是上半年的事了,她爸当时还带着她去找葛长源看过。

她奶奶倒好,这都过去大半年了,现在想着上门来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