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2页)

她又问:“你知不知道上哪里去买?”

因为那些东西,是要加工过的,不是从动物身上取来就能用的。

必是得在什么地方弄了,再在什么地方销售。

隔绝了女人,只有男人才知道。

“知道倒是知道。”宝金果然知道,却道,“可是……”

不可能是学士。

学士在车马店将就过好几次都没能在西郊的宅子过过夜。

少夫人的心真硬——这是平陌的话。

“娘子是有人了吗?”宝金小心地问。

云鹃叹气:“我哪敢问。”

她问:“学士和娘子在西郊到底怎么个情况呢?”

宝金道:“娘子从来不留学士的。”

两口子相对无言,忽然一起叹气。

云鹃把殷莳留的钱拿给宝金。

宝金道:“这么多。”

云鹃道:“娘子说,她身边没有妈妈,不方便。你看看有什么东西,都帮她置办上。”

宝金掂了掂,哎呀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二日,冯翊回西山之前,又去了宫里,专门去找赵禁城的。

“昨天回家才知道,前天大娘过来玩。”他道,“二妹招待得恐不合大娘心意,说大娘走的时候不太高兴。我替她给大娘赔个罪。”

“别理她,我家那个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赵禁城道,“你妹妹知书识礼的人,她们两个怎么玩得到一块去。别硬凑了。”

“憬途,怎么回到京城反跟我见外了?不必如此。”

得到了赵禁城的谅解,冯翊放心了。

他劝道:“其实,你结门好亲,让夫人带着大娘走动,比大娘这样自己到处撞要好得多。”

“京城女眷,抱团得很。外地官员家眷初到,常难融入。”

“憬途。”赵禁城却道,“我现在这样才是正好。”

冯翊想了想,道:“也是,你在这位子。”

赵禁城道:“你的婚事结的好。陛下都夸的。”

结亲有结亲的道理,不结亲有不结亲的道理。

冯翊劝他:“那也纳几个妾室,生个儿子吧。没儿子怎成。”

赵禁城道:“没事,大娘招赘了。”

冯翊便不劝了。

向北出来,正看见冯翊摇头。他走过来,冯翊没看到他,已经下台阶走了。

向北过来问:“说什么呢?憬途怎又进宫?今天陛下没唤他。”

赵禁城道:“大概是专门来找我的。”

说了大娘和冯洛仪的事,又道:“劝我生儿子。”

向北道:“该生生吧。”

赵禁城道:“不生。”

向北:“啧。不是我说你,你那女婿,唉,我也不说了。总该给大娘留个倚仗。”

赵禁城道:“她有倚仗。她功夫好,女婿打不过她。便以后我没了,她也不会挨骂挨打。女婿要是乱来,便把女婿打出去,还是能做到的。”

“我能给她的都给她了,若没了我她就过不好,我在地下也没办法。”

向北咋舌。

“是我想多了还是怎地。”向北道,“自大娘成亲,总觉得你待她不像从前了。”

赵禁城沉默许久。

“去年她为着嫁人与我闹死闹活,我忽然惊觉,她竟一点都不像她娘,倒像我娘。”赵禁城道,“撒泼的样子太像了。”

“所以生什么生。若生个出来,半点不像我,像那两个,有什么意思。”

向北知道“那两个”指的是赵禁城已经去世的爹娘。

他道:“他们人都没了,过去了,都过去了。”

赵禁城却道:“过不去。”

有些事,一辈子过不去的。

土生土长的乡下少年少女,原配夫妻。

十四成亲,十五生女。

十七岁他入选王府侍卫,成了家里最出息的儿子。

父亲爱大哥,母亲偏三弟。

大哥三弟都嫉妒他出息,唆使自己的妻子往婆母面煽风点火。一家子欺负他的妻子。

父亲觉得这个儿子本事大了不听掌控了,也默认了妻子儿媳们“教训”二儿媳。

他在王府里挣着俸禄,一个月能挣出一家人的挣不出的钱。和妻子聚少离多,攒着休息日,两三个月回家一趟团聚。

原以为靠着他,她在家里能最体面。谁知道最受欺负,从来不说。

他十九那年,因为一些机缘,成了王爷身边贴身的人。家里对他的妻子更变本加厉了。

那一回打得太狠,没有人知道她内出血了。她也只默默忍着,不吭声。

若不是他正好攒够假期回家,恐怕连她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家里人遮遮掩掩,他寻访四邻,到处打听才知道了真相。

打断了大哥的腿,削了三弟的手指。

他一个男人抱着女儿离开了村子,从此把女儿养在身边。

因做的绝,家里人惊惧,也不敢再来找他。

后来爹娘都去世了。

身边兄弟都劝他“过去了”。

怎过得去呢。

人在少年时,竟无力护住自己的妻子,怎过得去!

一辈子过不去的!

遥遥的,赵禁城的目光穿过广场,看到了侍讲学士沈缇沈跻云。

他正朝东宫去,该是去给太子上课。

沈跻云多大年纪?

“啊?”向北还真知道,“陛下提过,说小沈今年才及冠,实在年轻。”

那么去年,他也是十九岁。

十九岁,没有护住自己的妻子。

小沈学士,你又是何样感受?